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心系选民 不负重托 ——记武汉市新洲区人大代表程维玺
2014年第11期 —— 代表天地 作者:◆ 文•图/江志勤 徐保国

    初见程维玺,魁梧的身材,古铜色的脸庞,略显稀疏的头发,走起路来一阵风。身为武汉市新洲区人大代表,辛冲镇党委委员、虎山村党支部书记,程维玺可是个大忙人,虽然身兼多职,但他努力扮好每一个角色,忠实履行职责,每一个职务都做到出类拔萃。

                              带领村民奔富路

  虎山村位于新洲区南辛冲岗上,地势较高,土质瘠薄,是名副其实的黄土岗。计划经济时代不用说,农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即使是土地承包到各家各户,农民的生活虽有改善,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与周边村差一截,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1987年,20多岁的程维玺当选为村支书后,立志要改变村里的面貌,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舍弃传统的棉花、小麦等作物种植,引导农民种植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还请来区里的蔬菜专家,推广良种良法,科学种植,经过几年的摸索,农民因地制宜,瞄准市场,种菜的效益逐年提高。

  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程维玺还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虎山村现有养鸡场4个,养猪场2个,原来的粗放型鱼塘改造为精养鱼池,面积达100余亩,这些养殖项目让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

  辛冲镇是我省有名的建筑之乡。程维玺利用这一优势,组织村里的剩余劳力到建筑工地打工。有木工、泥工手艺的青壮年夫妇,一天打工能挣500元左右,打工一年,一对夫妻可存款10万元。如今的打工收入,成为虎山村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前几年,虎山村各自然村之间的路都是黄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难行。程维玺协调村里有实力的企业家捐一点,上级扶持一点,村里拿一点,在新洲率先修好各自然村之间的水泥路,方便了群众出行。

  现在,虎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80余户人家,有小轿车50余辆,60余户农民在集镇上购置了商品房,40余户农民存款过百万。

  虎山村还在全镇带头开展乡村环境整治。重点治乱、治脏、治污水,村里配备了一辆垃圾清运车,固定一名保洁员,修建了一座污水处理池,形成了长效保洁机制。村里还安装了路灯,很多村民说,他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程维玺还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村里每年都要开展“致富能手”、“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村里建起了图书室,每年都要购置一批新书充实进来,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秧歌队、广场舞、篮球、羽毛球赛等文娱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近十年来,由于文化生活的丰富,虎山村没有刑事犯罪。

  虎山村的各项工作走在辛冲镇前列,村党支部每年被区、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程维玺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2008年,程维玺当选为辛冲镇党委委员。

                              克难攻坚争一流

  当选镇党委委员后,程维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按照镇委的分工,程维玺分管城管、水利、电力等工作,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众所周知,城管工作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做好不容易,稍一松劲就掉下来,工作的弦常要绷紧。程维玺从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入手,充分调动城管人员的积极性。城管工作不分节假日,甚至节假日更忙。程维玺大部分节假日都在路上、街上。有时外出办事、开会,在车上看到路边或街上有垃圾,他都要停下车来,把垃圾处理掉才走。正是凭着这种实干加苦干的精神,辛冲镇的城管工作走在全市同类街镇的前列。在全市70多个同类街镇中,20124次排名第一、一次第二,领回奖金100多万元,20131次排名第一,6次进入前十名,是全区名次最好的镇。

  查违控违工作,既是硬骨头,又是得罪人的工作。辛冲镇的建筑老板多,有的拆违对象或是老板的亲戚朋友,或是街坊叔伯,这些老板通过各种方式与程维玺打招呼,但他坚持原则,不为所动,一律顶回。程维玺说,只要有一处违章建筑拆不了,这项工作就开展不下去了。辛冲镇的查违控违工作,在程维玺的力推下,走在全区前列。

  程维玺不是国家干部,在镇上工作,镇里每年补助8000元。他开私家车工作,每年要自掏1万多元的油钱。程维玺说,我工作不是为了能有多少收入,而是为了体现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只要组织需要,我就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像一件事,成一件事,不辜负组织的希望。

                           尽职尽责献良策

  作为连续三届的区人大代表,程维玺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多次被评为区优秀人大代表。从他当选区人大代表的那天起,就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责任,时刻做有心人,依法尽心尽职地履行代表的职责。至今,他提出或领衔提出议案和建议共计40余件,内容大多涉及的是“三农”工作。

  辛冲镇夹在举水、沙河两条河流之间,沙河是辛冲镇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近十几年来,沙河上游的来水呈减少的趋势,一遇旱天,农民的吃水也出现困难,更不说灌溉用水。作为镇里分管水利工作的负责人,程维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曾经带领农民筑坝拦水,但耗工耗时,不是长久之计。经过认真的思考,程维玺认为只有建一座橡胶坝才能解决一河两岸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经过实地勘察,他认为在四合庄大桥下游附近修筑橡胶坝较为合适。考虑成熟后,他在2009年的区人大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在沙河修筑橡胶坝解决两岸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建议》,区政府高度重视,市水务局积极支持,市区两级共投资1000多万元,在沙河四合庄段修筑一座橡胶坝,受益地域80平方公里,辛冲、旧街农民直接受益。

  程维玺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现在还是一个农民,对农民有天然感情,只要是关乎“三农”的事,我会竭尽全力奔走呼吁。辛冲镇易旱易涝,上世纪70年代修建了一条万米石渠,贯穿该镇南北,全长10余公里,排灌耕地面积2万余亩,惠及17个村,2万余人受益。但是近年来,石渠淤塞严重,渠内杂草丛生,部分渠道破损,制约了效能的正常发挥。20126月的一场暴雨,山洪暴发,石渠不堪重负,渗漏严重,淹没了沿线的农田、鱼池,给农民造成较大损失,万米石渠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程维玺通过走访、调研,在年底召开的区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推进万米石渠整治的建议》。区政府对这一建议十分重视, 2013年,组织水务部门制定整治方案,由市、区、镇三级共同出资对万米石渠进行全线整治,并于当年竣工。

当代表以来,无论工作多忙,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视察、培训等活动,他从不缺席,并通过这些活动与其他代表互相学习、交流体会,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正是由于他的认真和执着,他所提交的《关于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关于重视和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于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建筑业》等10多件建议,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得到解决。这更加激发了程维玺的履职动力,他说:“只要想起父老乡亲的期盼,我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