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堰村是郧县南化塘镇最偏远贫穷的村之一,这里山高人稀,交通不便,村民步行到镇上需要3个多小时。为了这里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她默默地留在这里,一留就是35年,宁静封闭的小山村因为一位教师的执著与坚守,引来了全社会关注的目光。2012年,慕名前来采访的中央电视台记者被她的精神和事迹感动落泪。她就是被称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的郧县人大代表——邹桂芬。
传授知识的光明使者
35年前,一次偶然的选择让邹桂芬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结下了深深的缘。弹指一挥间,桃李满天下。35载风风雨雨,连邹桂芬自己都不记得送走了多少批孩子,她教过的学生中有的上了大学留在城里,有的读了高中成了村的致富能人,还有的和她一样在三尺讲台挥洒着爱心和汗水……
35年来,她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创新进取的拼搏精神,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尽最大努力让山里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学质量。近几年,小学要开英语、计算机课,这可难住了邹老师。“你都是50多岁快退休的人,身体还这么差,算了吧。”丈夫劝她说。“不,呆一天,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因为自己不会而耽误了孩子。”邹桂芬暗下决心。英语从26个字母开始,计算机从打字开始,买磁带、买碟子,打电话问镇上的教师,有时候一个单词的读音要听十几遍磁带,一个发音口型要对镜子练习几十遍。一个月下来,邹老师瘦了;一学期下来,邹老师的发音熟练了。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学会了英语和计算机的邹老师不光教会了孩子,还帮助了乡邻。她把网上的致富信息免费告诉给乡邻,有位学生家长通过邹老师知道了“蜷菜”和春芽在城里非常俏,开始自己采了卖,后来供不应求,干脆办起了山货收购部,生意红红火火。
播撒爱心的冬日暖阳
村小学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校舍摇摇欲坠,邹老师硬是把丈夫“请”来免费维修校舍,砌墙、上瓦,一个暑假,校舍焕然一新,也更加坚固了。看着孩子们能在宽敞安全的教室里上课,邹老师心里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罗堰小学位置偏僻,山高坡陡,背靠大山,面向滔河,学生往返路上的安全成了她最大的担心,护送学生过河成了她35年每天的必修课。有一年秋天的下午,当她刚把最后一位学生送到河边时,上游轰隆一声巨响,洪水涌了下来,邹老师喊了一声“同学们快上山”,然后抱起这位同学一个箭步跨过桥墩,跳到岸上,洪水擦过脚跟奔涌而过。邹桂芬清点了一下岸上的学生,6个,一个也不少。几十年如一日,邹桂芬陪学生风里来雨里去,背学生爬高山趟河水,渐渐地落下了严重的风湿关节炎,天气一变,疼痛难忍。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大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缺乏沟通,缺少关心,内心非常苦闷。邹老师就把他们留在学校与自己同吃同住,不仅在生活上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孩子,还经常与孩子们聊天,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引导。为了能让孩子们能经常与家长联系,她还自己掏钱安了一部电话,让孩子们定期和家长谈心、汇报学习情况,家里放心了,孩子们也乐了……
“只有全身心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爱之愈深,教育效果也愈好。”邹桂芬始终坚持“关注关爱每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成绩都有进步,把爱作为打开儿童心灵、理解教育奥妙的钥匙”。而利用课余时间免费辅导后进生、缺课生则成了邹老师的日常工作。一天,当她为生病的后进生补完课准备回家时,突然感觉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上。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已躺在卫生室的病床上。闻讯赶来的家长围着邹老师深切地说:“邹老师,我们把孩子领回家,你安心养几天病吧,你丈夫不在家,我们几位家长轮流来照看你。”上一年级的孤儿小芳用小手紧紧握住邹老师粗糙的大手说:“奶奶,您在这里好好休息几天吧,早上我一定好好背书,晚上我一边背书一边给您做伴。”真诚的话语,让邹桂芬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艰苦的生活、繁重的教学任务,让邹老师不知道多少次晕倒在讲台上、跌倒在山路上。“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她的事迹传开后,许多资教生深受感动,表示要和她一样继续为山里的孩子奉献毕生的精力。
为民代言的优秀代表
邹桂芬常说:“我是选民选出来的,这是他们对我无比的信任和殷切的期望,我不能辜负他们,我要替他们呼吁,为他们代言,实现他们心中的愿望!”作为一名县、乡人大代表,邹桂芬始终牢记自己担负着的神圣职责。工作之余,她走村串户,和乡亲们话家常,唠孩子、谈心事、问困难,多方收集乡亲们的所思所想,尽己所能为乡亲们提供些帮助、解决点困难。一次走访中,她了解到9岁的小女孩英英因为父母离异,家庭困难,有辍学的打算,就耐心地劝说英英的爷爷和爸爸,一定要坚持让英英读书。看到他们家徒四壁,邹桂芬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如果你们有困难,以后英英就住在学校里,让她跟我一起住一起吃,你们有空多去看看她就行了。”在邹桂芬的帮助下,英英顺利念完了小学。
罗堰村贫穷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交通不便,打通通往镇上的14.3公里的路是她和乡亲们多年的心愿。作为人大代表,邹桂芬深知难度很大,但她却从未放弃,和其他代表一起连续多年向各部门呼吁。2011年,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罗堰村通向外界的路终于修通了。这条承载了罗堰人几百年梦想的通村公路为村民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在去年的县人大会议上,邹桂芬又提出了《关于打通南化罗堰至陕西赵川断头路的建议》,引起县政府和交通局的重视,在不久的将来另一条改变村民生活和命运的幸福路将变成现实。在担任乡人大代表的几年时间里,邹桂芬还积极向镇人大、镇政府提出改变罗堰小学的校容校貌、教学环境,以及选拔培养优秀年轻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的建议,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罗堰小学的教学环境、师资水平正在逐步改善。
三十五载沧海桑田,三十五载雪雨风霜,三十五载苦辣酸甜。邹桂芬带着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著,对深山孩子的呵护和关爱,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教育之花!正是有了无数像她这样执著的乡村老师,山里的孩子才走出了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