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为代表委员“抢”话筒点赞
2014年第5期 —— 民主实践 作者:◆ 文/代仁德

       在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争相“抢”话筒发言的热烈场景,为两会增添了民主活力。为何“抢”?这其实是一种强烈“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态度。

  遗憾的是,每年两会上,也总有一些代表委员习惯于当“好好先生”,“举举手、鼓鼓掌、画画圈”乃至“0议案、0提案”作罢。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抢”话筒建言献策,焦虑与兴奋叠加,反思与前瞻并存,乃至激辩、争论、质询频现两会,他们正从过去那种“学习领导讲话精神”的角色定位向着民意代表的身份转变,他们正在告别单一、沉闷和拘谨,变得多元、活跃和开放。这无疑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一个可喜的音符。

  受人民之托,办人民之事。“抢”是一种“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坐不住”的责任与担当!短短会期,有诸多大事要事需要讨论。比如公平正义怎么保障、收入分配机制怎么改革、环境恶化怎么扭转、食品安全怎么监管……哪一项不关乎百姓利益、国计民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代表委员们更是疾感“一分钟也不能等”,乃至没“抢”到发言机会的纷纷要求延长时间,民意诉求有话要说,他们不惧怕敏感话题,敢于仗义执言,为民请命。这实为民众之福。

  当前,在改革攻坚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更多“抢”话筒的代表委员高扬理想与梦想,凝聚共识与智慧。庄子有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民意如水,国犹舟也,欲行大舟,先蓄厚水,这是物理之自然,也是政理使然。在两会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不问身份,不分贫富,可以直言,可以“开炮”,“抢”通了民意表达的渠道,搭建了利益协调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解决矛盾的契机,将党的意志与国家未来、民生福祉,达成目标的一致与利益的契合。

  事实上,两会是中国独特的民主政治形式,也是宪法架构下的中国式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公众的民主政治感受力已经更为敏锐。尤其是多元社会和互联网力量的倒逼之下,代表委员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公众审视之下,一言一行都要接受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监督。两会会场的每一张入场券都不太好拿、椅子都不太好坐,进入会场,绝非政治待遇,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参政议政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两会越来越民主、开放、宽容,“抢”不能“白抢”,要“抢”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抢”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制高点上,这才是顺应人民期待、回应时代要求的作为和担当。

      (据人民网)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