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和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在现有措施收效有限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技术的规模应用是治理环境的有效手段,成效也开始显现。我国已建立起由有线宽带和无线网络组成的完备的通信体系,为环境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建议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统筹多方资源和力量,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监、控、管、改”环境信息化治理体系。一是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水平。水利、海洋、气象、统计等部门要推动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各类污染源头的自动监测、数据采集、提前预警等功能,及时、准确、全面获取第一手信息。二是加快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严格控制企业能耗,打造绿色产业群。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要调动社会力量加大信息化产品研发与推广力度、鼓励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降低能耗。三是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环境污染治理与整改的闭环管理。要加强信息整合,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对监控搜集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建立“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多源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实时追踪污染的发展变化及整改效果,并发送到相关主管部门,确保每一项污染源均得到有效整改。四是运用信息化方式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环境治理意识。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依托手机报、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产品加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宣传和推广,建议在中、小学增设环保课程,让群众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孙晓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