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网络招聘:谨防“馅饼”骗局
2013年第5期 —— 立法经纬 作者:◆ 文•图/小非
近年来,网络招聘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以提供就业信息为平台的网站。这些网站方便快捷,不仅提供众多招聘信息,还降低了很多单位的门槛,求职者利用网络就能为自己寻找到更多机会。时下,网络求职成为互联网上一个就业热点。然而,网络招聘有“馅饼”也有陷阱。网络招聘由于没有相关部门的把关,应聘者稍有不慎,就会遭遇骗术。近期通过网络招聘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网络招聘骗局的背后,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同时求职者自身也应擦亮眼睛,理性求职。 网络招聘 骗局多多 案例一:轻信网络招聘掉进传销陷阱 小胡今年18岁,家住湖南省湘乡市翻江镇。2011年5月,小胡在网上看到河南省某公司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诚招挖掘机驾驶员,月薪1200元到6500元。”2011年5月16日,有挖掘机驾驶证的小胡坐上了开往河南的火车。第二天,小胡刚下火车就被几名“公司员工”带上了一辆小车。车子绕到偏僻的郊区,在一栋民宅前停了下来。一进屋,里面的人热情地跟小胡打招呼。当时小胡并没多想,但随后发生的一幕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那一刻,大门突然被人踹开,走进来一个男的,好像电影里面的黑帮老大。此人一进来,就黑着脸问小胡知不知道来做什么。小胡当时被吓着了,只说是来开挖掘机的。“黑老大”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猛地向小胡身上踢了几脚说:“你现在知道来干什么了吧,你掉进传销窝了!”受伤的小胡这才惊醒,但此时已失去自由,上厕所都有人跟着,身上的手机、银行卡、现金也被人搜走。 担惊受怕一夜后,第二天小胡跟着十几个人一起“上课”。冷静下来的小胡表示要向家里要钱“交会费”,拿到了手机,向家里要了6000元。得知小胡有钱了,传销头目立即拿着小胡的银行卡,先后取走卡里6400元钱。几天后,小胡借口再向家里要点钱,在跟父亲通话时,他悄悄用家乡话说自己被传销组织控制,并描述了被困地周边的特征。小胡的家人立刻赶到湘潭市向有关部门求助,执法人员迅速把情况反映给当地公安机关。很快,警方采取技术手段,通过手机实施跟踪,找到了小胡所在地,随即将他救出。当天下午,脱险后的小胡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案例二:网络求职被骗钱财 孟欣是郑州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由于专业所限,一直到了2011年7月,她都在为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奔波,网上各类招聘信息自然也成了孟欣的搜索目标。一天,一则醒目的招聘信息映入她的眼帘。在某网站,她看到一则招聘商务文秘的信息。通过了解,孟欣觉得这家星级酒店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薪酬待遇都十分理想。在投去简历后,她很快接到了面试的电话。 到郑州市某酒店面试时,孟欣的爸爸就在门外候着。随后,从大酒店走出一个中年女子,穿着制服,上面还有工号、工牌,来人自称是人事部的陈经理。看到这些,孟欣也就相信了,简单的面试后就离开了。后来电话通知,孟欣仪表各方面已经过关了,要交1200元押金。或许是求职心切,当下来不及细想,孟欣就按对方的要求,将1200元押金汇到对方的账户,然后是满心欢喜地等待。可就在第二天,孟欣又接到了对方的催款电话,对方表示要再交1600元培训费,还有300元健康体检费,然后就可以上班了。 工作还没确定,就接二连三接到催款电话,孟家人不禁怀疑这家单位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接下来,孟欣邀对方见面,对方却一直以工作繁忙为由推脱拒绝见面。孟欣于是直接找到那家大酒店。结果,大酒店有关负责人称,他们近期根本没有发布任何招聘信息,也没有所谓的陈经理,他们肯定是被骗了。该酒店负责人还说,他们酒店的招聘决不收取任何费用。 孟欣很无奈,她知道自己被骗了,郁闷之中,她把这个消息说给好友肖娜听。谁想,急于找工作的肖娜,也是因为网络招聘,被骗走了800元。肖娜说,上个月,她从一个网站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称某国有企业诚聘打字文员,每天工作6至8个小时,月工资不少于2000元。精通打字的她动了心,给对方发了应聘简历。随后,一名自称公司人事部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她已被录用,三天后上班。肖娜很高兴,两天后,一名自称是该公司财务部的人打来电话说,他们公司发工资均为银行转账,让肖娜提供银行卡号,可以先期预付200元定金,并随即给了一个客服转账电话。肖娜按电话提示,输入了个人账户和密码。输完后,她意识到有问题,上网一查,对方用电话转账的方式,将卡里800元生活费偷走…… 网络招聘 问题重重 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能参加全国各地的网上招聘会,网络给了众多求职者更多机会。 一家招聘网站河南地区的许经理介绍说,他们网站现在合作企业大概有8万家,累计有几十万家,而注册简历超百万份,有效简历也有80万份。的确,从数量和规模上讲,网络求职和招聘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招聘形式,变身为当前最重要的招聘形式之一。 在网络上输入“招聘”检索,立刻能出现很多招聘平台,一些购物、社交网站也纷纷投身招聘行业,随意打开这些网站,都会出现通讯、金融、地产、能源类名企的招聘信息,岗位待遇等更是诱人。一时间,网络招聘成为招聘方和应聘方理想的接洽平台。 然而,网络招聘既是桥梁,也有暗礁;有“馅饼”,也有陷阱。在微博中搜索“网络招聘”,不少人都遭遇过皮包公司的状况。有网友说:“我前两天一直在郑州参加面试,个人简历都是网上投递的,我就发现有很多所谓的商贸公司都是皮包公司,还有的就是打着幌子骗人。”网友董小乔说:“网络招聘的网站,对企业发布信息要求不严格。现在网络招聘竞争也特别激烈,只要企业付钱就给刊登,给很多皮包公司、骗子公司以可乘之机。” 调查发现,在一些分类信息网站上,招聘信息铺天盖地,但因审核不严,黑中介轻易钻进漏洞,对应聘者骗取钱财。登录某网站,在“文员招聘”一栏中,大量招聘信息赫然在目,但大部分没有标注“营业执照已验证”,是真是假,令人难以鉴别。知情人透露,这些绝大部分是假的,更有一些垃圾网站上的招聘信息,基本上全是一些黑中介、个人中介,或是收费的劳务公司发布的,他们不求所有人都上当,但求一天中能骗一两个人就有丰厚的收入了,网络招聘让求职者防不胜防。还有,一些骗子自办招聘网站,做得非常逼真,有电话、QQ、邮箱等联系方式,甚至有具体的地址,让人很容易上钩。 一位做招聘网站的知情人士称,一般企业只要交够几千元钱,即可做包年的招聘广告,交的钱越多,所做的版面和位置就越好。只要公司提供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即可。几万家企业的信息根本无法核实,另外网站也无法调查招聘企业的详细信息,使得招聘方所刊登的信息大打折扣。 同样,应聘者简历注册更简单,只需要填写一份简历即可成为网站的应聘者,根本不会有人去学校或原来的公司核实,这样应聘队伍也出现了很多虚假信息。而原来做购物、社交后拓展到招聘的网站,无疑应付不了招聘企业和应聘队伍的众多失实情况。 网络求职 擦亮双眼 在某网站上搜索“兼职打字员”,可以出现几百万个相关信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某出版社或者文化公司的招聘信息,并且能够找到相关的网站。 调查显示,有近半数求职者表示曾遭遇过求职陷阱。 网络招聘骗局可谓花样百出,骗术种类繁多:诸如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如风险押金、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材料费等;诸如骗取应聘者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诸如变相传销、骗取手机信息费等。还有一些招聘者“挂羊头卖狗肉”,明明想招销售员却说是办公室人员;或借口考试骗取应聘者的无偿劳动,让涉世不深又求职心切的大学毕业生免费为招聘方翻译、查找资料等,最后以质量不高为借口拒绝录用。 警方提醒,网络求职时,一要看网站服务器地址。网民可将所谓的出版社网站域名在域名查询网站上查一下,如果地址在境外,则大多数属于诈骗网站,地址在境内的,可以进一步核对对方信息,发现明显不对的就要当心。二要看网站页面和内容。看有无正规的工商注册、ICP认证、联系方式等,诈骗网站一般会使用点不开的照片贴图迷惑人,只留QQ号而没有固定电话等信息,联系人也只称某先生、某小姐。这些网页经常从别的网站链接一些图书资料,大多在首页醒目位置放置所谓的“工资发放清单”,如“某省某某工资9500元”等,以迷惑网民。看到类似的信息,可上网搜索一下这些网站名称,看评价如何,有无投诉等。三是保持冷静,不贪小便宜。尤其是使用网络、手机等方式与陌生人打交道,一旦涉及到汇款、银行卡、身份证等敏感信息,先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出手。 据专家介绍,在虚拟网络时代里信息不断泛滥,鱼龙混杂,网上求职,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正规、知名的网站,比如各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大多开办了招聘专栏,由于他们会对招聘单位进行比较严格的审核,因此发布的信息较为真实。还有一些大型的专业人才网站设立了严格的审查制度,很少出现欺诈的情况,而一些不知名的小网站则容易出现违法招聘。求职时,不要完全公开自己,应适时变动内容,应聘者可以针对公司的招聘要求和特点,对简历做出相应的改动,不要随便铺天盖地地发送简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对投递简历的公司要多了解。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有针对性地访问一些公司网站进行查询。一旦发现合适的招聘信息,应及时用电话、函件、电子邮件等与招聘单位或组织者联系,尽快进入供求双方的真实接触阶段。 现如今,低成本、高效益的网络招聘,已越来越成为企业招聘的新宠。有分析认为,也许在不久将来,网络招聘业将有可能面临一场新的变革。就目前来说,面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专业招聘网站走严格审核道路势在必行。网络招聘骗局的背后,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广大求职者应务必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千万别因求职心切而落入陷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