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提质增效抓创新 固本强基增活力
2014年第9期 —— 监督广角 作者:◆ 文/潘新萍 图/张兵 张强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近年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代表工作,努力提高代表服务保障水平,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增强代表履职能力,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走出代表工作创新之路,夯实了人大工作的根基。 建设“代表之家”搭建代表履职新平台 代表之家,既是代表能力素质提高的“加油站”,更是代表行权履职、与选民“零距离”的重要窗口。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之家”创建作为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要举措,要求各镇办按照“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有记载”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人大常委会筹集近5万元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2013年底,“代表之家”在全市17个镇办实现了“全覆盖”。 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就近和方便活动的原则,把全市231名本级人大代表划分成18个代表小组,并通过基层推荐、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定,择优选定了各代表小组组长、副组长。各代表小组以“家”为课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以“家”为平台,组织代表加强履职交流和信息共享,开展向选民述职;以“家”为窗口,让代表知情知政,安排代表定期轮流接待选民,为群众排忧解难。各代表小组紧紧依托“代表之家”,结合各自的实际,顺势而为、积极实践,不断推出“自选动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亮点纷呈。比如,大坝办事处把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作为年度核心工作,每年组织1至2次,每次2至3名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由选民对其行权履职情况进行客观评议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无记名定性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向市人大常委会推荐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重要依据,激发了代表职责担当意识。均州办事处和大坝办事处代表小组细化量化代表接待选民制度,每月组织一次辖区人大代表轮流接待选民,广泛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定期用“代表意见建议”的方式,书面报市人大常委会予以汇总转办或直接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一些涉及居民小区供水、供电、路灯、垃圾清运、噪声扰民、占道经营、违章泊车等30余件民生问题,均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代表之家”成为了代表与选民交流的“心灵驿站”,代表成了选民的“通讯员”、“办事员”。 建立履职档案增添代表履职新动能 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直接决定着人大工作效能。市人大常委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代表工作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代表履职档案,对231名本级人大代表年度履职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评比,大力宣传依法模范履职的先进典型,为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增添了新的动能。 市人大常委会印制了统一文本的代表履职档案,下发到各代表小组,对代表出席会议、接受培训、参加活动等,进行量化目标要求。各代表小组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按时、如实填写代表履职相关情况,并作出基本评价。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每年底对代表履职档案进行收集和分类,分送常委会组成人员审阅交流,推荐履职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地深入宣传。代表履职档案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代表履职积极性。有的基层代表立足自身创业实践,深入开展“传、帮、带”,造福一方;有的市直部门代表利用自身业务、知识、技术、人力资源、资金等优势,主动服务基层,解决了一些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比如,全国劳动模范、十堰市和丹江口市两级人大代表刘良国,利用自己从事养殖业积累的技术和经验,鼓励、扶持、指导本地30余农户发展特色养殖,逐步走向了共同致富;丹江口市人大代表周德怀,通过对上争取项目和个人垫资,3年时间为村民修建通村公路20余公里,接济特困户16人次共计4.8万元。 成立专业代表小组提高议事质量新途径 提高人大议事水平,是各级人大孜孜以求的永恒课题。有鉴于此,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业代表小组,发挥其知识、技能、特长等专业特色优势,增强人大监督质效。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的行业分布,成立了农业、工交、科教文卫、财经4个专业代表小组,每组择优选定3至5名本级相关专业的代表,紧紧围绕市委的工作大局,开展经常性的专题调研活动,提交专题调研报告,经主任会议审议后提交市委决策参考。同时,各专业代表小组还围绕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积极配合、参与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等活动,从专业的角度提出意见建议。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有关专业代表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审议发言,为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事质量建言献策。比如,农业专业代表小组,围绕柑桔低产园改造、核桃产业发展、武当有机道茶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专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工交专业代表小组,围绕企业“小进规”、工业园建设、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污染治理等专题开展了深入调研;科教文卫专业代表小组,围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农村幼儿园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职业教育发展等专题开展了深入调研;财经专业代表小组,围绕国民经济运行、财政周转金和预备费支出控制、重大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财源建设等专题开展了深入调研。据统计,各专业代表小组成立以来,已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30余件,分别被市委作为决策参考或形成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部分建议意见被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纳实施。 组建代表暗访组增强监督实效新机制 2014年伊始,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借鉴“电视问政”实践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组建了3个代表暗访组,并将此确定为增强监督实效的新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邀请驻该市全国、省、十堰市人大代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除重大视察检查和调研活动邀请他们参加外,还从中选择一部分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且履职积极性高的代表,加上部分市本级、镇级人大代表,共同组成3个暗访组,每组5至10名,针对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重大监督事项,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深入调研,并提交专题调研报告,为人大常委会有效开展专题监督活动发挥积极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专题询问中,3个人大代表暗访组围绕主任会议确定的政务服务15个方面的内容,主动作为,在市监察局的紧密配合和支持下,利用专业器材,通过到现场、进社区、访企业、具体案例追踪解剖等方式,收集了大量客观的声像资料和许多鲜活的具体情节、事件,拟定了40多个专题询问备选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会各界对人大常委会专业代表小组察真情、说实话、出实招、献实策的做法给予了较高评价。 领衔督办代表建议提升办理质效新跨越 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批评意见,是代表工作的核心,也是保障代表行使法定权力、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的重要方式。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专题视察、现场督办、动态评比、办理“台账”等制度基础上,把督办工作由相关工作委员会提高到常委会层面,并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增强了建议办理实效,见面沟通率、办结落实率、代表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 一是扩大督办范围。以往督办代表建议,仅仅针对人大会议期间代表所提建议,对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督办落实不够,工作存在盲区和空档,影响了代表闭会期间作用的发挥。为此,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各代表小组在组织代表走访、接待选民以及深入基层开展“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惠民生”等活动中,鼓励代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以代表小组为单位,书面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再由代表工作委员会予以汇总,经主任会议审定后致函“一府两院”限时办理。去年,全市18个代表小组共提交代表意见建议共76件,全部得到了较好落实。比如,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调整社区用人机制问题的建议》,具体承办的市民政局积极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结合市情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实施办法》,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予以实施,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社区规范化建设。二是实行重点建议领衔督办制。市人大会议闭会后,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对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意见进行分类整理,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精心筛选出5至10件涉及面广、办理难度较大但经过努力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建议,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为重点建议,由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要求深入重点建议办理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和动态督办,加快办理进度,确保办理质量,逐件结硬账。去年领衔督办的6件重点建议,均在法定的期限内办结落实,效果明显。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自军领衔督办的《关于改善徐家沟、张家沟、苏家沟、大坝一路、丹江大道交汇处道路拥挤状况的建议》,责任领导先后10余次进行了现场调研,督促承办单位市公安局在5条道路交汇口的徐家沟小学周边设置了“禁停、限速”等交通警示标志,设立了护学岗。同时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将5条路交汇处的一处800余平方米已拆迁空地,建成家长专用停车场,彻底解决了群众呼吁10多年未果的交通堵塞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