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门市一位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被巡回宣讲,他就是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焦裕禄”式好干部的多宝镇双桥村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潘阳贵。他从1985年起连续担任四届镇人大代表,2001年起连续担任四届市人大代表,2008年起连续两届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30年来,他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把双桥村建设成为村民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稳定,村务公开民主,村容亮丽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展现出了人大代表可敬可佩的风采。
强村富民是责任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既是党支部书记的重要职责,又是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潘阳贵带领全村人民以结构调整增收,以特色产品致富。
1997年,全村“菜、椒、棉”面积达到1300多亩。为帮助农民找到销路,潘阳贵和其他村组干部兵分七路,外出摸行情、找市场,和湖南、湖北、河北的32个蔬菜市场、100多个蔬菜经销商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蔬菜销售网络。有一次赶到十堰市时,已是凌晨2点多钟,许多旅馆已经关门,他就在车站打了个盹,天一亮顾不上吃饭就去集贸市场联络调查。中午又带着方便面赶往老河口市。整整4天只睡了2个晚上。1998年,潘阳贵带领村民推广大棚蔬菜。为了掌握种植技术,他带队到岳口、仙桃和山东寿光、安徽和县等地参观学习,请安徽专家进村传经授艺。目前,全村大棚发展到100多个,并从竹架大棚发展到钢管骨架大棚,从一季作物发展到两季作物,从单一的辣椒发展到黄瓜、西红柿、土豆、白菜、甜玉米等多个品种,每个大棚一年创收6万元左右。
2010年,潘阳贵又适当扶持肉牛养殖户姚泽山成立了荣昌肉牛养殖公司,采取“165”(即1个农户养殖6头母牛、一年产5头小牛,由荣昌公司统一收购后育肥出售)养殖模式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目前,公司年出栏肉牛1000头,带动发展肉牛养殖户20多户,每户年均增收2万多元。2012年,潘阳贵又成功引进了浅层莲藕,目前已有30家农户试种了50亩。2013年,双桥村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车“驶入寻常百姓家”。双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群众利益无小事
潘阳贵时刻把人民群众冷暖安危挂在心头,想法设法帮助村民解难题、办实事。双桥村有10个村民小组,其中7个组不靠公路。为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潘阳贵多次到省、市争取建设资金,并带头捐资,带领村干部义务投劳,从2011年至2013年,先后建起通村公路7.4公里、通组路1.5公里,没有向群众收取一分钱。
2010年,双桥村实施农开项目,潘阳贵每天守在工地,监督工程质量,和工人一起劳动,共硬化灌溉渠道5073米,疏浚沟渠7000米,新建桥涵35座,形成了田成块、路相连、渠配套、水贯通的农村新景象。2012年,他在3组和7组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天黑才回家,他的老伴时常埋怨他说:“你把自己卖给村里了,只要一出门,一天都不见人。”他劝慰着说:“双桥是我的家,拿老百姓的钱就要为老百姓办事。”
大众小学是中原村、四房村、双桥村共建的一所学校。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潘阳贵多方奔走,从教育、财政等部门争取资金220万元,建设幼儿园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他把公家的事看得比自家的事还重要,每天早晚两次到学校察看,铺什么地板砖、天花板用什么颜色,每一处细节都认真征询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意见。
吴新明是七组人,夫妻俩弱智,两个孩子未成年,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眼看着村里一家家都富裕起来了,而吴新明一家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潘阳贵非常着急。他主动上门帮扶,并为其争得贷款5000元,帮助吴新明建成了蔬菜大棚,还无偿为他提供种子、肥料。平时,老潘只要有空,就去棚里察看蔬菜长势,手把手指导吴新明施肥、治虫……一天接一天,一季又一季,吴新明一家终于摆脱了贫困,家境得到全面改善。
清正廉洁作示范
“当人大代表就要作人民群众表率。”30多年来,潘阳贵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2013年,村里计划修建2.7公里通村公路。他的舅兄希望承包工程,被他一口回绝,为此还和妻子闹了矛盾,在他的耐心劝说下,最终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双桥村一直坚持开展民主理财。每月一次民主理财日,村里的开支票据要向民主理财小组逐张“唱票”。理财小组由4名村民代表组成,4人分持“民”、“主”、“理”、“财”4个印章,所有开销须经4人同意合并盖章后,才能入账报销。
根据群众意愿和农村实际,双桥村每五年调整一次承包地。调整前,村里召开村民代表会、组民代表会、群众会,讨论方案,摸清田地数、人数、田地类别等。由于工作到位,公平公正,每次调田都很平稳顺利。
为民代言正当时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潘阳贵勤学善思,经常读书看报,除了认真学习农技知识外,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学习培训和视察、调研活动,积极出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并认真审议发言。这几年,潘阳贵在市、镇两级人大会议上,先后提出或领衔提出议案建议27件,光笔记就记了40余本。
天南长渠汉景桥的改建就是潘阳贵为民履职的最好见证。2011年初,潘阳贵走访群众听到了汉景桥亟须抢修的意见,为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他5次到现场勘察,找群众座谈,掌握第一手材料。在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改建天南长渠汉景桥的建议。当建议被列入政府兴办实事计划后,潘阳贵主动到有关部门汇报,和承办单位共同商量建设方案。在改建过程中更是少不了潘阳贵的身影,看工程进度、察建设质量……不到半年,老百姓反映多年的危桥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多宝镇汉双沟滋养着5个村20万亩农田。由于长年淤塞,失去了排灌能力,一遇大雨,周围的农田一片汪洋,村民深受其害。潘阳贵接到群众反映后,徒步十几公里,沿途考察了解实情。在镇人大会议上,他积极发言,翔实的数据、合理的建议,引起了代表共鸣,得到了大会的高度重视。会后,镇政府投资5万多元修建了排水闸,组织劳力对沟渠进行了彻底清淤,及时解决了排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