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抓基层打基础规范代表工作
2013年第10期 —— 调查研究 作者:卢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由原选区选民直接选举或原选举单位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换届以来,当阳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抓基层打基础,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引导和规范代表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量。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当阳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办理办法(试行)》,着力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实效。

       一是规范代表提出建议的范围和程序。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选民群众之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在召开常委会会议和组织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中,邀请100多名市人大代表参加,他们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 200多件,均引起“一府两院”有关领导重视,并予落实,在代表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二是规范代表建议的交办。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属于市人大常委会办理的,由常委会办公室确定承办单位;属于“一府两院”办理的,由市政府、法院和检察院承办或确定具体承办单位。对代表提出的解决本人及其亲属个人问题或者代转人民群众来信等事项,转作人民来信处理,并于转交之日起10日内告知代表。三是规范重点建议的办理。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问题;与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年度工作重点相一致的问题;代表多次提出仍未解决的问题列入重点建议办理,由主任会议组织督办。必要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满意度测评,确保建议办理取得实效,让提建议代表满意,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务求代表活动实效。2012年是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履职行权的第一年,为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市人大常委会从当年 4月开始,利用 8个月时间,在宜昌市、当阳市、各镇三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了“创一流业绩、展代表风采”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联系选民知民情。开展“访民情、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活动,通过搭建“代表接待日”、“选民意见箱”、“履职报告会”、“代表服务选民”等多种平台和载体,拓宽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渠道。围绕党委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设立一个代表信箱、接待一次选民群众、走访一批选民群众、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参与一次代表视察,开展一次代表述职、建立一个履职档案等多种方式,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建言献策促发展。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为政府建一言、为发展献一策、为选民代一言,为群众解一难”,全力支持和推进“五个当阳”建设,促进当阳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在当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刘晓男等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双莲工业园建设的议案”,被大会确定为正式议案,由主任会议组织督办。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年初调研,年中督查,年末视察等形式认真办理议案,并给予持续关注和跟踪检查,从而促进了双莲工业园的建设,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   

                (作者系当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