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城之记忆
2013年第9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李秀桦

    在所有描摹和回忆襄阳这一座城市的文字中,我最醉心的是邹演存先生的写在《樊城古镇史话》中的一段:“会馆、庙观、河岸是我当年读书、看戏、游乐的地方;青砖木屋是我从襁褓、牙牙学语、栖息的安乐窝。自幼小从城东端搬迁六次至中段,处处都是我熟悉爱恋的街巷。每每忆及屋前撩檐水,厅前掏雀儿窝,街前赶老鸹,路旁跳房子,跨背过关的童年嬉趣,总有兴味未尽之感;那座座会馆的大庑顶,碧水映着沙滩的儿戏,特别是和善熟悉的面孔,乡音生动别有风韵的方言,能让人留恋着古镇的优美、宁静、和谐。”

  这是一位耄耋老者的童真回忆,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老人邹先生,小时候在酱园老字号何同昌、黄州书院等地生活过,而如今,此情只可成追忆。

  近些年,缘于对以往生活的寻找和对当下生活的观照,我开始关注这座城市。这样一种行走或者说阅读城市是不需要地图的,也勿需背囊和行头,兴之所至,随时都可以出发,了无情趣也可以立马回家,我称之为在自己的城市旅行。把别人寻常的日子看成风景,把司空见惯的东西换一种视角去体味,会收获捡拾到发现和探索的惊喜。当然,对于真正的读城者来说,行走在老城中,感情常常是五味杂陈的。既可以从古诗中陶冶浪漫,也可以从沧桑中学会从容面对,还有可能从无助中发出后现代的感慨。

  一条汉水把一座城切割为两半,南为襄阳,北为樊城,是所谓“南船北马”、“南城北市”。樊城位于汉水之北岸,与襄阳隔水相望,历来为鄂西北水陆交汇要冲,乃汉水中上游商品集散地和商埠中心,民国以后,就有“小汉口”之美称。据史载:樊城因周宣王(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封仲山甫于樊而得名。早在南北朝梁、魏时,樊城商业已相当发达。李唐盛世,进入鼎盛时期,工商业日益发达,国内各地行商来者日众。清朝年间,沿江兴建诸多水码头,吞吐南北货物,转运汉口至陕南的土洋商品。外地商贾斥资建有川、陕、闽、赣、豫、皖各省及本省会馆。

  樊城素有九街十八巷之说。徒步在这个城市最古旧的街道,油漆斑驳的门楣上的门牌——不同的制式、不同的编号、不同的名称,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颇有一些沧海桑田的感觉。在逼仄的老街,你可以发现多以行业命名的街道,如铁匠街、机坊街、皮坊街、炮铺街、磁器街等,从中可以揣测这些街巷昔日灯红酒绿的风韵,遥想贩夫走卒摩肩接踵的情形。在邹演存先生手绘的一张樊城中山前街中段(邵家巷至曾家巷)商号示意图上,俨然排列着众多商号:银楼、典当行、南北杂货、货栈、酱园、茶馆、药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

  中山前街,82岁的熊士林老人家颇为健谈。“我现在住的地方原来是珍华烟厂,是商人郭锡珍和我的老人家开的。解放前我们家还有一家银楼,叫物华银楼,原来在官码头对面,比周协和、张启盛这些银楼的规模小一些,有一间门面,有好几进院子,有十几个银匠。银楼做金银首饰,接受看样定货,也做来料加工,首饰上刻字的活都做。”老人家收藏的照片上虽然可以看到银楼当年的意气风发,但毕竟老街昔日的繁荣和兴盛已荡然无存,物是人非。老房子的骑墙飞檐和汉江上的古老码头正寂寞在一抹夕阳里。

       城市的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越现代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层次就越高。历史文化名城中众多的古迹名胜、历史街区、文化风情是现代化都市不可缺少的部分。

  城市也有生命,也会与时俱进。城市历史的嬗变演进,致使一些老街老巷也随之消失或隐名,这些街巷已然成为历史。看看樊城棠芝巷、火巷、天灯巷、雾巷、鞋拔子巷,襄城的电灯巷、莹惑庙巷、扣子巷、小东巷、小西巷、四眼井巷、棚场街、母鸡巷、二郎庙街、提台巷、中府街、复兴路、桑园巷、斗姆殿巷、四衙巷、堂子巷。这些名字是何等陌生,陌生得我们再也不能在某一个地方去与这些街巷邂逅相遇。

  作家冯骥才说过一段话:如果我们不尊重城市历史,对他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变成光鲜闪闪而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成失忆症的患者,那么,我们的后代便会在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然无知,一边骂我们这一代野蛮。

       所幸,我们城市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旧城不仅是一个地区悠久和灿烂文化最好的历史见证,也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不仅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人们的精神家园和集体记忆,也构成我们今天生活的重要背景;不仅可以强化乡土意识,而且也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宝贵资源。”他们不仅具有历史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还凝聚着民众精神的政治、心理价值。

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前,襄阳古城墙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米公祠、樊城会馆等文物古迹逐步得到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陈老巷也将得到保护性修缮,古老的渡口埠头也改造成旅游码头,城市的基因再次被科学拼接,被细心呵护。这是城市之幸,这是居住于斯的人民之幸。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