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武汉市武昌区人大徐家棚街道工委深入学习贯彻新春第一会精神,在省、市、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支点武昌·代表三进”作为推动民生工作的“突破口”,不断擦亮“代表直通车”品牌,推动“民生蓝图”加速转化为“幸福实景”。
以阵地建设为支撑点,小活动凝聚大合力
“新成立的汪家墩社区也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在下个楼就能反映问题了。”居民张大爷称赞道。为充分发挥履职作用,保障代表履职条件,区人大徐家棚街道工委在联络站室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划分选民区域和专业站室,开拓代表履职新阵地。
激活治理末梢。以民生幸福、经济发展、监督问效为三大“根系”,让代表工作落地生根,将代表联络群众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推进各级代表进站开展履职活动,做到站门常开、代表常在、活动常有。各站室点以惠民项目实施、便民生活服务、困难群众慰问、小区协商议事等活动为载体,邀请代表广泛参与,不断拓宽代表联系选民渠道,去年共开展代表活动86场。代表们精准把脉民生需求,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研判,群策群力为团结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漏水、鑫鑫花园小区不动产办证难、居民小区未普及燃气安全设施等问题积极发声,推动意见建议落地见效。
释放宣讲活力。针对群众反映的“政策宣传容易理解难”等问题,区人大代表彭婧携手区税务局走进水岸星城社区联络站开展税法宣传活动,以实际案例结合现实生活,耐心解答居民关心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升居民对税收政策的认知度。区人大代表、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陈艳丽定期到水岸国际社区联络站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融入到真实的案例当中,引导居民理性对待矛盾,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王相红、王书华等多位代表到社区讲党课,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提升站室质效。开发“代表直通车”小程序,建立“扫码提议—代表回复—跟踪督办”闭环机制,群众扫码即可与辖区代表交流,7×24小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武车社区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探索开设微信视频号“代表说”栏目,邀请代表走进社区直播间,线上接待选民,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教育、法律等主题开展政策宣讲、知识普及等活动,以数字技术赋能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基层治理为关键点,小切口折射大格局
区人大徐家棚街道工委将基层治理工作与代表行动相结合,鼓励代表积极参与社区特色治理品牌的亮点打造与实施,民意收集从“碎片化”转向“系统化”,群众在社区治理中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微更新”激发自治活力。针对小区居民反映的基础设施老旧、缺少活动场所等问题,文云波、李俊等人大代表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代表座谈会、联席议事会、意见征求会等形式,召集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多方商议。在峯岚天下小区以“小家”携手管,实现“大家”共同享的理念,请居民出点子、辖区单位出设计,人大代表主动捐赠,将荒废凉亭改造成“逢四说事”议事阵地,不断提升居民幸福生活指数,老旧小区的“微更新”让治理从政府“独奏”变成群众“合唱”。
“专业性”破解治理难题。为进一步发挥代表专业能力,凝聚社会共治合力,张咏梅代表利用熟悉物业服务和管理的专业优势,为辖区居民讲解物业相关知识,在王家墩小区探索引入信托制物业,强化社会组织协作,有效解决物业管理混乱的问题,改善了小区环境,缓解了居民和物业的矛盾,将小区治理主动权交还给居民,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和节能减排工作中,李莉、陈亮代表共同努力,推动湖北大学与武汉城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能源托管协议,制定软硬件综合化节能方案,将图书馆内照明系统硬件升级,配合能源托管平台+双碳服务平台的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图书馆照明条件,提升了能源管理水平,赋能学校绿色发展。
“契约化”巩固治理成果。在成书生、汪莹代表的奔走下,中力名居小区由业主带头捐款、改造,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热心捐书、捐物,将老旧发霉的闲置小屋打造为邻里协商议事阵地。为确保协商议事有序进行,商户、居民、下沉党员自发成立睦邻志愿服务队,共同制定《中力名居小区居民协商议事会制度》,协商解决楼道杂物堆积、规范养宠物、电动车充电等多件民生实事,让治理成果从“一时好”变成“一直好”。
以实事建设为中心点,小支点撑起大民生
“小区电动车越来越多,又没个充电的位置,真是个麻烦事儿。”三角路社区选民接待日活动上,陈亮代表得知居民烦恼,积极链接资源,为陈家河小区筹备三个新的电动车棚并配齐灭火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消除安全隐患。
“民生盒子”精准供给。聚焦用水、用电等民生项目,区人大徐家棚街道工委对接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整理筛选全街惠民活动,邀请代表广泛参与,让代表建议件件关乎民生、事事贴近百姓,推动解决了秦园居小区加装水阀、西斯莱小区道路修缮、中力名居老旧小区停车难、粮道街中学三角路校区与居民楼加装监控和电子门禁、秦臻路社区武车五村居民二次供水改造等一批问题。关注“一老一小”,驻站代表定期走访慰问养老院,详细了解社区养老院的服务内容、设施条件以及老人的生活娱乐情况。今年2月,10余名代表到武昌滨江实验一小调研办学情况及开展陪餐活动,重点关注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
“绣花功夫”绵绵用力。3月初,向进、陈述强等多位代表自发回选区走访调研,收集了涵盖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提升、便民生活圈等多方面的意见建议,区人大徐家棚街道工委结合实际情况选取部分建议纳入本年度重点工作内容。通过组织视察、召开督办会、参与验收等形式加强监督,跟踪问效,确保小事办实、难事办妥、好事办快,力争把“金点子”变成“金果子”。
“环境整治”惠及长远。组织人大代表关注城市管理效率与精准度,提出规范停车、流浪动物收容管理、规范新就业群体服务行业等多条建议,推进城市运维一体化及垃圾分类、河湖治理等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智慧城市管理与社区参与治理模式,推动解决七星路道路拥堵、宏祥路违章停车、油料所小区老旧住宅排水管网改造等问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用代表建议激活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