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运用闭环思维 办好代表建议
2025年第3期 —— 民主实践 作者:文·图/宜昌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近年来,宜昌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积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着力完善闭环工作机制,不断加强代表建议办理规范化建设,确保建议办理真落实、问题真解决、人民真满意。

汇集民意“提”,确保建议内容质量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靠前服务,注重从源头上把好关口,促使代表所提建议内容更具全局性、前瞻性,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广泛收集建议。结合推进代表行动走深走实,鼓励和支持“三农”领域人大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与诉求。将推进乡村振兴与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机统一,组织开展“代表进田头、农民得甜头”链万家活动,在田间地头、加工车间等一线面对面收集原汁原味的各类建议。坚持上下联动,加强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联系和交流,提升涉农代表建议的广泛性。如枝江市开展“代表有约·局长进站”活动,远安县建立“人民有事您请说”接待站等,收集了诸多真知灼见的涉农意见和建议,为后续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奠定了良好群众基础。

系统梳理建议。在深入走访基层代表和群众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汇总归纳。同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重要部署,结合基层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程度较高的问题,梳理选定产业发展、农业设施、集体经济等具有代表性的多个方面建议内容,提前下发供代表参考。各代表根据参考内容和自身所在区域及所从事行业的实际情况,初步拟定建议主题,并聚焦群众所急所盼事项,对建议的具体素材和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深入商讨建议。在每年市人大会议召开前两个月,市人大农委委员下沉各县市区,围绕大会期间如何提好议案建议和代表面对面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一方面是鼓励代表积极履职,切实发挥代表作用;另一方面是了解代表拟提建议的相关情况,围绕建议内容是否空洞无物、建议事项是否具有针对性紧迫性、后期办理所需项目资金是否超越客观实际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共同商量修改完善的参考意见,确保代表正式提出的建议内容高质量。

精准分类“办”,确保建议办理职责清

根据代表建议反映问题的指向性,将建议所提的主要内容与承办部门职责相对应,精准确定办理部门。

精准甄别。在市人大会议期间,市人大农委深度参与建议分类工作,对各条建议逐一分析研判,及时筛选出主要内容涉农类建议,并和代表联系沟通,了解所提建议的具体办理要求,商讨拟定承办单位。在此基础上,对建议内容再次甄别,细分为种业发展、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等小类确定主办、会办部门,并在各类别中选取部分建议作为年度重点督办事项。适时关注网上代表履职平台情况,对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所提建议会同相关委室分析研判,将涉农类建议及时纳入跟踪服务范围。

精准交办。加强与市政府办公室和涉农部门沟通,根据建议分类和代表建议中所涉及的具体事项,及时转交办理单位。对建议中涉及需多个部门承办的,本着责任唯一的原则,每件建议只明确一个主办单位,会办单位不超过五个,避免“九龙治水”现象。

精准明责。市人大农委及时协调各涉农部门,对建议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相关部门主动“认领”,明确办理任务和时限。同时,根据代表建议分类分办情况,将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市人大农委各委员职责分工内容,由各位委员负责跟踪一至两个类别和部门的建议后续办理情况,形成各主办部门班子成员分别领办、市人大农委委员分别催办的工作机制。

同向聚力“督”,确保建议落地见效快

创新“人大+”合力督办模式,把建议督办与人大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聚集各方监督力量,提升建议办理质效。

立足于早,与年度工作相贯通。把建议办理纳入每年“一要点三计划”整体工作部署,贯穿于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民主评议等履职全过程,同其他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今年初,在市人大会议闭幕一周时间内,随即部署了建议办理工作,并根据代表建议和群众心声对年度工作重点进行优化完善。同时,召开市人大农委全体会议和涉农部门会议,统筹安排代表建议收集办理工作。

突出于严,与加强监督相衔接。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监督高质量要求,建立督办台账和纪实制度,打好代表建议办理跟踪监督“组合拳”。如今年市人大农委结合开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执法检查,将代表建议中涉及市水利湖泊局主办的10件建议同步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嵌入其中,促进建议办理高质量。

着眼于联,与代表行动相结合。加强与常委会代工委等其他委室的紧密协作,以做实代表行动为契机,联动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融合“家站点”建设和代表“码”上见、“云”接待等载体,支持和指导涉农领域各级代表当好建议办理的督办者、推动者。组建农业与农村专业代表小组,小组成员应邀实地视察建议办理情况,“把脉”建议办理难点堵点,既帮助找准建议办理过程中的问题,又提出专业化的具体意见。

优化方式“评”,确保建议办结满意率

完善建议办理评议、评优机制,既注重办结率,更注重办成率,从过程和结果一体上研判办理质量,发挥科学评判对代表建议办理的激励督促作用。三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收到涉农类代表建议8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协调主会办部门在办前、办中、办后等环节主动与代表进行沟通,采取“请进来”“一起去”等方式,邀请代表全程参与建议办理工作。组织市人大农委委员适时了解部门在建议办理中的具体困难和客观原因,对拟答复意见逐一审核把关,对答复意见针对性不强、措施不到位的责成限时重办。对因项目资金计划调整、上级政策要求有重大变化等因素导致少数建议难办理、只能部分办理或延长时间办理的,市人大农委向代表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协调部门与代表感情上相互理解、工作上相互促进。

严格绩效评估。每年市人大会议召开前,会同相关委室对办理单位从代表建议交办签收、与代表沟通面商、办理进程跟踪和办结实效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闭环测评,综合评价代表所提建议质量和各部门建议办理质效。将建议办理情况和满意度测评结果报送市委并通报给“一府一委两院”,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市人大常委会根据测评情况确定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和优秀代表建议予以通报表彰。

注重后续跟踪。实施建议办理“回头看”,加强BC类建议办理延续性监督,做好建议办理“后半篇文章”。对需跨年度办理的代表建议列入次年建议交办工作内容,实行滚动办理。对测评结果满意度不高的主办单位持续传导压力,督促开展自查整改,实行建账销号制度,确保让代表的“好声音”成为部门的“真行动”。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