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发挥制度优势 凝聚复兴伟力 ——湖北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侧记
2025年第3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李华清 图/李溪

3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向大会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湖北代表团全体代表审议中一致认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功效。

“稳”字当头 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深刻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显著优势、宝贵经验和实践要求,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代表团团长王忠林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讲政治、顾大局,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彰显新担当。代表团副团长王艳玲说,全国人大常委会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第一议题,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座谈会,推动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把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放在首位,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带头遵守宪法的要求落到实处”是代表团副团长王玲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突出感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修改监督法、监察法,审议代表法修正草案并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宪法制度更加健全。代表团副团长侯淅珉说,监察法修改对巩固拓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提高监察工作质量,进一步筑牢法治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备案审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也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王志民代表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全面贯彻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实施和监督职责,深入推进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工作,对报送备案的2100多件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开展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5682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推动和督促制定机关纠正处理各类规范性文件1000余件,有力维护了宪法权威和法治统一。

“实”字为要 法治护航改革发展大局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人大工作的鲜明主题。”代表团副团长李殿勋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聚焦中心大局,充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规范、保障作用,努力做到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无缝对接”。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代表们表示,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重要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39件、通过24件,制定(修订)能源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学前教育法等一批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为在法治轨道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纳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蔡玲代表认为,增值税法的出台,明确了增值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内容,落实了税收法定原则,有利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文物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文物保护法的修订,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亢德芝代表欣喜地说,有幸参与了文物保护的立法调研,提出的五条建议大部分被采纳,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动不可移动文物有效利用”为地方政府合理开发利用文物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充分肯定立法工作成果的同时,潘教峰、夏锡璠、孙道军、马春山、冯丹、马新强、汪道文、刘长来、杨兴铭、李龙倜、李生权、李莉、田淑娴、李少平、汪勇等代表也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立法,完善涉外贸易相关法律,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制定养老服务法、护士法立法工作,编纂教育法典,修订安全生产法等人民群众期盼带到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深”字着力 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

监督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21个,检查法律实施情况5件,组织开展专题询问2次、专题调研9项,作出决议2项,一串串数字展现了服务中心大局的人大作为。

代表们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如数家珍: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落实党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适时作出决议,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助力经济回升和风险化解;检查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情况,积极盘活利用存量资产,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检查农业法实施情况,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围绕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等等。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是民生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改进工作建议,为推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胡立山代表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强化民生工作监督,让孩童被关心、老人被关注,“朝阳”更蓬勃、“夕阳”更美好,切实守护百姓“稳稳的幸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盯环境质量改善、防沙治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听取和审议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并结合听取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依法打好监督“组合拳”,谱写了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代表们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了监督答卷。

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鲜明写照。报告显示,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作出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的决定、关于延长授权国务院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暂时调整适用计量法有关规定期限的决定,有效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干”字托底 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论断丰富和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新的使命任务。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团副团长王艳玲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动服务代表、密切联系代表,同代表的联系更紧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416位全国人大代表,立法调研、执法检查、视察调研都邀请所联系的代表参加,平时通过座谈、调研、走访、电话、信函、微信等方式,与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和沟通,让基层代表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代表审议意见是送上门的民情民意。”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审议意见的听会答复工作,赵乐际委员长明确指示要虚心听取每一位代表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每一位代表沟通反馈。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各国家机关共126人次,到湖北代表团听取代表审议发言、收集意见,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会议期间以不同方式向代表一一作出答复反馈,并表示大力推动落实。针对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吸纳修改11处。代表们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吸纳民意的做法拍手称赞。

“一件件建议让民意坐上直通车。”刘晓艳代表说,报告充满民情民意,倍感亲切、倍感温暖。报告显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298件议案,全部审议完毕并答复代表,大会期间提出的9235件建议,闭会期间提出的105件建议,均已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76%。委员长会议研究确定20项重点督办建议,交由19家单位牵头办理,相关专门委员会加强督办,推动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邓乾春代表说,我国在粮棉油育种领域已布局了杂交水稻、小麦育种、玉米生物育种、作物遗传改良、棉花生物育种等9个粮棉全国重点实验室,只有油料作物尚未布局。湖北拥有3位油料领域院士,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油料专业研究机构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也在武汉,建设油料作物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基础。“去年闭会期间,我提出的相关建议得到肖捷副委员长的批示和推动,目前正在稳步推进。”

山河锦绣,华章日新。代表团审议现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一致赞成报告。代表们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部署要求,提升履职能力,积极担当作为,以实绩实效为群众代言、为人民发声、为发展助力。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