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牢记嘱托勇奋进 聚力支点建新功 ——湖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2025年第3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刘允桐 胡婷婷 图/张朋 李溪

35日清晨的北京,朝霞满天,气象万千。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14亿人民的重托,齐聚首都北京,出席举世瞩目的盛会。

9时,雄壮的国歌响起,大会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开幕会后,湖北代表团先后举行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现场,气氛热烈活跃,代表们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任务,立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用心用情讲好湖北故事,聚智聚力积极建言献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蓬勃生机在一次次发言、一次次互动中得到生动彰显、完美诠释。

领航掌舵——绘就根深叶茂、枝叶关情的发展画卷

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新的一年,任务催人奋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说,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客观总结2024年政府工作,认真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明确提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我完全赞成。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说,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政治站位高,既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又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和社会关切。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中,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肩负起人大工作和文化工作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务,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全力以赴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代表团团长王忠林说,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辩证,部署工作系统全面,是一个高举旗帜、顺应民意、务实担当、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变,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中国社会安全论、中国人民幸福论、大党大国责任论。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战略主动、扛牢战略使命,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代表团副团长李殿勋说,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我国高质量发展成效来之不易,从发展实践中更加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多维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坚持供需两端发力稳增长、多手并用综合施策防风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民生,坚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和协同式创新。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两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聚焦建成战略支点这一目标,突出“做强自身实力、发挥支撑作用”两大重点,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速重构新的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着力构建省会带动、汉襄宜协同、多点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代表团副团长王蒙徽说,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报告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安排部署:在预期目标、政策取向、实施路径上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将有力增强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彰显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将“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突出统筹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政策取向和工作导向,以社会建设领域补短板抬底板为突破口,推动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代表团副团长王艳玲说,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深入透彻,目标举措切实可行,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的好报告。一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驾驭能力。今年的工作部署科学合理,措施务实有力,必将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代表团副团长侯淅珉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的好报告,完全赞同。发展成就难能可贵,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实践伟力;高质量发展主题鲜明,充分彰显了站位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群众立场坚定不移,充分彰显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人民情怀。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将以有力监督保执行、正风气、清障碍、聚民心,为支点建设营造正气充盈、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代表团副团长王玲说,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实化、细化、具体化,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是我们共同的政治责任。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安排上来。

宏伟蓝图——彰显迎难而上、乘势而进的大国底气

2025年标注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报告确认2024年实现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提出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以及国防支出增长7.2%的增速目标。”邱学强代表说,这三组数据是在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取得和提出的,令人振奋,受世人瞩目,体现了我们的大国自信、战略定力和坚强决心。

“科技”“创新”是报告中的热词,更成为湖北代表团代表们审议讨论的重点。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一靠体制机制改革,二靠人才平台支撑,三靠创新生态保障。”王焰新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的工作、生活和人文环境,建立“跨界融通”的激励机制,推行以创新价值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让优秀人才尤其是青年拔尖人才不断涌现,形成全球顶尖人才的“强磁场”。

“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让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审议中,黄艳代表围绕数字产业新模态构建,在服务水利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践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谈了自己的认识。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等,报告中提到的这些务实举措,必将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一名从事桥梁工程研究的工程师,高宗余代表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倍受鼓舞。他建议,加快培养智能建造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支持传统建筑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智能化更新力度,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

“我国经济航船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报告指出,既要正视困难问题,更要坚定发展信心。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力人才资源等诸多优势条件,有长远规划、科学调控、上下协同的有效治理机制,有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广阔增量空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报告提振信心、凝聚人心。”胡玖明代表说,过去一年,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整体实力稳步跃升,国之重器横空出世,宏伟蓝图变成现实,惠民实事直抵人心。

“报告政治站位有高度、改革攻坚有力度、民生关怀有温度。”马春山代表说,完全赞同报告,报告中体现的为民情怀,十分暖心。

“报告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提振信心。”李少民代表说,特别是报告中与金融相关的内容,让我真切感受到国家发展澎湃的“经济脉搏”,强化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马丹代表说,报告以“优先保障”“深化改革”“促进公平”为关键词,勾勒出教育发展的清晰路径,让我深切感受到教育战略地位的再强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再深化、教育公平底色的再夯实。

审议中,代表们一致表示,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大和美乡村建设力度、支持湖北加快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大力发展智能建造、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金融支持支点建设、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

聚力支点——展现深耕一域、服务全局的大省担当

2024年,湖北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六张满意的答卷——发展、创新、转型、安全、为民、实干。这六张沉甸甸的答卷里,洋溢着湖北支点建设昂扬奋进、真抓实干的精气神。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湖北把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

“支持湖北提升武汉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快打造武汉高铁网络中心,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的普货集疏运体系,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支持湖北建设光电子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开展科研项目跨区域揭榜挂帅,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

“支持湖北布局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湖北的医疗、科研和人才资源,更好服务中部地区老百姓,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支持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在品牌创建、重大节会、国际航线、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强支持,更好发挥湖北‘居中独厚’的辐射引领作用。”

……

审议过程中,胡立山、马新强、克克、李军杰、马丹等代表聚力支点建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务实意见和建议。

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湖北作为教育大省,拥有的众多高校正积极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既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的作用。

如何立足产业实际,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高校如何培养人才,才能紧密贴合技术创新的需求?这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尤政代表,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建议,进一步凝聚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之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提升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时效性,更好回应技术创新的需求。

在高中教育领域深耕33年的李静代表表示,下一步将抓住人工智能时代机遇,教育引导全体教师以开放积极心态迎接AI,提升信息技术技能素养,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身份的迭代更替,成为新时代最受欢迎、最具魅力、最有幸福感的创新型教师。

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对湖北“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咸宁,勉励我们‘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让我无比振奋。”作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硕士新农人,田淑娴代表认为,智慧农业大模型可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风险不可控、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她建议,支持赤壁创建智慧农业大模型试点县。同时,进行国家农业大模型共性技术攻关,构建国家级农业数据共享平台,更科学高效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在谷城县堰河村,‘两山’理念已深入人心,干群一心,推动乡村旅游实现大发展、新突破。”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闵洪艳连续几年的建议都聚焦乡村振兴、聚焦民生。他建议,加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在湖北的试点力度,加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让农村变得更富裕更美好。

“黄冈市推行‘秸秆收储合作社’模式,农户每亩秸秆可增收30元。”审议发言中,刘锦秀代表分享了“一根秸秆与一个产业”的故事。“目前,秸秆综合利用还存在收储成本高、产业链延伸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等突出问题。”对此,她建议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将黄冈作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出台政策支持农民秸秆种植及离田补贴、市场主体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的科研转化。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湖北“所能”与“所需”的碰撞中,湖北代表团全体代表迸发出建成支点的“最强音”,展现出荆楚儿女致力于以大省之为、大省之进、大省之稳服务全国发展大局、致力于以一域精彩为全局增光的气魄和担当。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