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依法履职尽责 主动担当作为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侧记
2025年第2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朱天恩 图/任勇 徐锐 淑倩

117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向大会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系统谋划未来一年重点工作。随后,各代表团对报告进行了审议,代表们纷纷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20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关于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获全票通过。

报告指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7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5周年,是湖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极具意义的一年。报告着重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对湖北发展寄予更高期望、赋予更大使命”。不平凡的2024年,对省人大常委会来说,既是工作出新出彩的机遇期,也是事业守正创新的窗口期,更是担当使命责任的攻坚期。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这个工作大局,科学谋划立法、监督、决定、代表等工作,助力全省奋进新征程、开创新局面,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湖北人大的担当作为。

与会代表对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常委会工作报告是一个坚定政治自觉、充满制度自信、饱含为民情怀、弘扬法治精神、彰显时代特色的好报告,突出体现为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为民情怀浓、创新力度大。

优化法规制度供给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安排的立法项目数量较往年偏多,地方立法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成果丰硕,全年共审议省本级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18件,批准设区的市和“一州两县”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28件。代表们对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表示赞许的同时,对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创新立法体制机制、推动立法与法规实施并重、推进协同立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热切期盼。

立法推动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倪红卫、陈时付等代表建议,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体系,鼓励原始创新,为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李叶青代表建议,通过立法约束无序“内卷”、恶性竞争等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立法推进长江大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叶贤林代表建议,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实际开展富河流域保护立法。赵哲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协同立法进程。

“一老一小”的幸福感、获得感是代表们特别牵挂的民生议题。李丽、马小飞、尹晓娟等代表建议,在省人大主导下加快推进养老立法,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涂育明代表建议,出台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古玉丽代表建议,制定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立法应当体现前瞻性、预见性、引领性,及时回应新兴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期待。林颖代表建议,加快启动我省智能网联汽车协同立法。胡亚波、汤金婷等代表建议,加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立法保障。张裕代表建议,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立法保护。

代表们对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发挥地方立法整体实效也有不少期待。黄巧云代表建议,要提升立法选项的科学性。黄志亮代表建议,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胡振亚、杨波代表建议,加强市州立法的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推动区域协同立法。

此外,杨秀涛、张立、陈家伟、甘国栋等代表分别就食品安全、艾滋病防治、农作物秸秆治理、遗址保护、监督法实施等方面,提出立法修法建议。

履行法定监督职责 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选准监督内容,用好监督形式,持续加强经济工作监督、预算决算审查和国资债务管理监督、流域综合治理监督、民生和社会治理监督,全年共听取审议工作报告19件,开展执法检查5项、专题询问1项,组织专题调研8项,人大监督质效不断提升。审议中,代表们围绕法律法规实施、司法公正、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就进一步强化人大监督提出真知灼见。

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的价值在实施中体现。夏卫东、王绍玲、赵秀、赵哲仁、何书平等代表建议,加强执法检查力度,推动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

代表们紧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提出要进一步强化人大司法监督。张尚贵代表建议,探索开展对司法机关类案监督,不断挖掘监督深度。徐继祥代表建议,健全完善人大与司法机关工作联系机制,推进司法责任制落实。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源泉。程良胜、张静、严春才、张馨心、杨兴铭等代表建议,加大营商环境监督力度。刘润长代表建议,加强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监督。

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付正中代表建议,推动调整优化水功能区划,提高工业污染物、污水处理厂、水产养殖尾水等排放标准以及化肥农药生产标准。李凤英代表建议,加强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王黎明代表建议,加大对新型污染物排放治理监督。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也是代表们特别关心关注的议题。董丽杰、何欢乐、赵娜、王生慧等代表分别建议,加强对食品安全、教育均等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监督。袁丙琼、罗兰、周芳、李明攀等代表建议,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监督。

此外,列席会议的省监委副主任艾军、省审计厅厅长陈明分别建议,加强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的贯通协同,切实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治理效能。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有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丰富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持续深化“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全面提升代表工作能力。审议中,代表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参与省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深入联系服务群众,当好合格人大代表。同时,就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强化议案建议办理等方面踊跃发言。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王润涛代表建议,将代表工作嵌入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化解矛盾纠纷、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优势和作用。周正英代表建议,在省级层面研究出台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指导意见。

代表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人大工作质效。姜海华代表建议,丰富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工作的形式。聂道静代表建议,及时向人大代表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利。杨孟富代表建议,进一步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加强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胡弘弘、龚丽、李芹等代表建议,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建立行业代表小组,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

加大代表培训工作力度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有力抓手。师永学、陈惠霞、甘子林、钦春兰、戴益鹏、李清安、王芳、陈学友等代表建议,应当丰富代表培训内容,增加培训频次,增进代表间的学习交流。

“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为目标,持续提升议案建议工作水平,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要体现。黄明代表建议,积极组织代表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提升建议办理实效。成文心、王兵、李芳亚、周红艳、方雪梅等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代表议案建议联动办理、跟踪督办、办理情况“回头看”等制度机制,提升办理质效。

聚焦“四个机关”建设 提升人大履职质效

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突出政治引领,创新理念方法,强化内统外联,进一步加强人大党的建设,提升人大履职水平,增强人大工作合力,推动人大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展现新气象。审议中,代表本着进一步推动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

代表们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湖北实践。李昌海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总结、提炼、概括,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孙辄代表建议,加强对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指导。龙良文代表建议,加大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大工作的宣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大履职水平的提升需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和业务平台,助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胡明荣代表建议,加强对全省民情民意表达平台建设的统筹指导。杨军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快“数字人大”建设,积极搭建代表履职信息服务平台。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加强省市协同,推动形成全省人大工作“一盘棋”。马泽江、金茂清等代表建议,加强对市州人大工作指导,提升全省人大工作整体实效。列席会议的保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声军、秭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健康、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文牧、荆门市东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斌等纷纷发言建议,强化基层人大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新的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将聚力支点建设,积极担当作为,奋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我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人大贡献。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