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精髓,她濒临长江,坐拥十里江滩。1861年汉口开埠后,是当时华中地区对外开放的江岸,世界知名的重要进出口商埠。历史上,英、美等20国在此设领事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八七”会址、八路军办事处,瞿秋白故居等,在此形成“红色印记”。这些历史风貌建筑,记录了武汉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了“老汉口”的繁荣与辉煌,彰显了“南北交融、中西荟萃”多元独特的城市魅力。然时光流转,曾经耀眼夺目的老风貌区逐渐黯淡下来。如何焕发昔日勃勃生机,实现凤凰涅槃,武汉市江岸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集聚了数届人大代表的睿智和心血,积极探索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复兴之路。
呼吁:数届代表接力
如何保护利用好这块独一无二、难以复制的武汉珍宝,区各级人大代表争相献策把脉问诊、接力奔走。
早在1997年,区十一届人大代表李家示等就提出建议,将黎黄陂路辟作街头博物馆加以保护,引起了区政府的重视,该路两侧的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中华基督教信义大楼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等17处精美绝伦的欧式建筑风貌至今保持完好,风采依旧。在几届人大代表接力呼吁,尤其是区十三届人大代表胡汉蛟等10人推动下,2006年,永清片旧城改造,开发了武汉市第一个成片项目——武汉天地,该项目依然保留了近10栋文物建筑群,将古典风雅与现代流派非常巧妙的融为一体,凸现了时间的跨越、思维的跳跃和人民的意愿。2009年,在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作出了打造“汉口沿江商务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决策,启动了吉庆民俗文化街和青岛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经过3年多的建设,目前最具汉派风情的特色民俗街区初具规模,集文化创意、商业金融、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慢生活走廊”雏形初现,一批历史建筑的功能得到调整升级。
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赵静、汪建峰、邱玲等60余名代表分别就“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提出46条建议。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陈韦、付明贵、方明等20多名代表继续呼吁保护利用好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这一金质名片。在武汉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以黄杰为首的江岸区代表团代表提出了《关于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建议》,呼吁利用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以加快汉口沿江商务区建设为载体,挖掘“老汉口”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资源,做足滨江文化大文章,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在市、区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下,“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正式纳入新一轮武汉市发展战略规划。
监督:锲而不舍助推
几届区人大常委会从长计议,追踪督促区政府顺应全区人民的企盼,积极作为,切实加强这一宏大工程的建设推进。
2011年12月19日,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任命25名区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其中13名涉及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工作,要求他们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每月在区政府网上晒工作进度,每半年考核评估一次,成绩突出的表彰,起色不大的帮助改进。今年2月28日,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任命4名熟悉该项工程的年轻干部为区建设、城管、水务、统筹办一把手,还把4名懂行干部任命为涉及该工程的四个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使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得到更有效的推进。2012年6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就《武汉市文物保护若干规定》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组察看了吉庆民俗街二期建设、花旗银行修复、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情况,提出了“以加快沿江商务区建设为契机,加大文物依法保护工作力度,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随后,区政府拉开了整个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的大幕。
与此同时,为推进该工程的顺利建设,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多方调研顺应民意,依法作出了《关于加快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复兴与保护的决议》。决议出台过程中,有人质疑投入巨资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到底值不值?以吉庆民俗文化街建设为例,涉及到的拆迁户800多户,投资20多亿元。然而,区人大常委会着眼长远,认为此举是“立武汉城市之根、铸武汉城市之魂、强武汉城市之基、扬武汉城市之韵”,依法作出决议。决议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与旧城连片改造、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专题询问:让梦想变成现实
为保证决议得到落实,促进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2012年9月27日,区人大常委会就“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开展专题询问,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区房管局等13个部门和6个街道主要负责人,围绕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10个方面问题,一一现场作答,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规划、资金、修缮与周边环境融合等问题,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江岸分局局长介绍,市政府已经通过《沿江商务区规划方案》,制作完成了青岛路片保护性实施细则,完成了“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修缮方案。今后将从单个的历史建筑保护转向整体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从旧城改造模式转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现“整旧如故”的立体保护利用模式。会上,区发改委主任表示,在资金筹措上将采取出让土地的方式平衡项目资金。
专题询问会后,区政府成立了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注册成立了“汉口历史文化街区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编制完成了《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规划》和《实施方案》。区财政投入20多亿元完成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项目腾退,启动了“岳飞街1号”整旧如故修缮,建立了日常巡查监管机制,加强了对64处文物类古建筑和87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网格化管理。目前,武汉天地和吉庆街以古典文化氛围为基础,发展高中档餐饮、商务区,日渐繁荣,客流如织。沿江滩而立的风貌街区,更是以其“老汉口”的独特印记,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带动了“新江岸”活力迸发。
立法:规范保护利用
为确保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规划和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促进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协调发展,必须寻求立法支撑,依法保护利用。
区人大常委会多方学习借鉴,组织有专长的人大代表、有关部门和街道负责人,分5批赴北京、天津、西安、南京、成都等古城考察,重点学习其立法保护城市历史建筑的做法。吸纳众智后,向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借鉴天津立法保护的经验,开展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引起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四大家”领导接踵亲临现场视察、调研和讨论“如何保护利用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并专门召开全市保护利用现场工作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社会各界在立法保护利用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上形成共识。市人大常委会高效率工作,短短半年时间就制定了《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12年12月3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该条例,自今年2月1日起执行,成为有效推进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