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当阳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述职评议长效机制—— 以述职促提升 以评议促履职
2025年第1期 —— 民主实践 作者:文·图/李传洲
开展人大代表述职评议,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促进代表更好履职的重要举措。代表法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应当以多种方式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定期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近年来,当阳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作为新时代加强代表与原选区及人民群众联系,促进代表更好履职的重要抓手,建立代表述职评议长效机制,提升了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自觉性,增强了履行好代表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述职评议的做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联络动态》专报推介。 夯实“三个基础”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述职细则,打造履职平台,强化阵地建设,夯实代表述职评议工作基础,保障代表述职评议工作有序推进。 出台述职细则。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述职评议的主要特点和要求,认真把握述职评议的各个环节,制定了《当阳市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办法》,明确述职内容、安排形式和方法步骤,对述职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市镇人大代表原则上在每届任期内应向原选区选民进行一次会议述职,每年应进行一次书面述职,其中镇人大代表述职工作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开展,由镇人大主席团具体负责;划分在镇(街道)的市级人大代表以代表联络站为单位,述职工作由镇(街道)人大组织实施,力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从制度上保障代表述职评议工作有序推进。 搭建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按全市统一安排,建立市、镇(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在平台管理上突出“四个到位”:一是专人管理到位。市、镇(街道)人大专门落实1名管理员,负责市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的管理及操作服务。二是人员培训到位。对平台管理员,组织参加了宜昌市、当阳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应用培训班学习;对各个代表,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分批次实行一人一台电脑、一对一指导培训。共培训管理员和代表830人次,真正达到了会用、真用、善用的效果。三是信息录入到位。2021年市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后,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全市684名市镇人大代表信息的收集整理、平台录入。四是适时维护到位。履职服务平台运行期间,管理员全天候对平台进行维护,及时上传时政要闻、学习资料,适时审核代表上传的信息,对代表在平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答复解决。 搭建代表联络站。根据市域范围内的代表分布情况,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划分设立代表工作联络站39个,联络四级人大代表713名。在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和管理上,突出了“四个规范”:规范场所建设。代表工作联络站建设均有相对固定的场所、有统一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标牌、有群众意见箱、有办公桌、椅、书柜及人大代表学习书籍资料、有代表信息公示栏、有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卡。规范制度建设。全市统一制定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制度、驻站人大代表工作职责、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员职责等8个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每个代表联络站都明确有1名召集人和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制订年度代表联络站活动计划,召集代表开展活动。代表联络站每月至少定期开放1次群众接待日活动,每次安排2—3名代表。开放日提前一周在一定范围内公告接待时间、地点及代表信息。代表联络站除定期接待群众外,还要组织代表学习培训,开展代表小组活动,通报群众所提建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等。规范资料管理。统一实行“代表联络站活动登记+代表个人履职登记”管理模式,代表个人参加活动所记载的资料同步录入到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市镇(街道)人大定期对记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做好“三个预先” 早安排、早布置,为述职代表提前准备提供依据。 方案预先制定。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年度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向选民或选举单位述职的总体方案,镇(街道)人大详细制定当年代表述职评议的具体安排,报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汇总。 内容预先告知。述职内容主要包括代表在会议期间履行职责情况、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情况、代表履职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三项内容,同时要结合年度代表工作侧重点,确定代表年度述职内容,并提前一个月通知代表撰写好述职报告。如2024年,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市镇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决定、开展代表“三在三争”活动、出席法定会议、提出议案建议、为选区选民办好事办实事五个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述职,并就今后如何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向选民作出承诺。代表的述职报告要求代表自己写,要实在具体,切忌长篇大论,空洞无物。 形式预先自选。为方便代表述职,采取在选区现场述职和在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述职的“线下+线上”相结合的“1+4”模式进行,即1次“线下”会议述职,4次“线上”网络平台述职。具体采取哪种形式,由代表根据个人实际灵活选择,确保每名市、镇人大代表在任期内每年述职一次,其中“线下”会议述职任期内至少一次。“线上”平台述职,选民可在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留言进行综合评价;“线下”现场述职,须听取选民的意见建议,由选民对代表履职情况现场进行测评。市九届人大和各镇人大换届以来,全市已开展宜昌市、当阳市、镇四级人大代表“线下”述职1227人次、“线上”述职2816人次,确保全市每名人大代表在任期内“线下”至少述职一次。 注重“三个环节” 代表述职评议政策性强、法律要求高。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须加以引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 宣传引导。针对部分代表及选民对述职活动认识不足、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加以宣传引导,让代表认识到代表向选民述职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接受选民评议是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重要方式,变“要我述”为“我要述”,自觉接受选民监督。同时,通过广泛宣传,让选民认识到参与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的民主权利,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增强选民参与热情。换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向代表发送“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办法”“年度述职重点内容建议书”“代表述职征求意见函”等文件资料8000余份,在各选区和选举单位张贴代表述职告示2640多张。 走访选民。述职前,组织代表深入走访选民,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为接受评议作好充分的准备。家住半月镇的市人大代表黄怡在走访选民时了解到选民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垃圾分类很关注,于是她提前备足了功课。在她述职时,果然有选民询问如何解决农村垃圾池管理粗放、处置难的问题。她当场给出了拆掉垃圾池、设立分类式垃圾箱的对策建议,并现场当起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指导员,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方法。2024年,全市696名四级人大代表在走访选民过程中,共搜集选民意见和建议1720条。其中,反映经济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540条,民生实事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120条,其他意见和建议60条。同时,市、镇(街道)人大也会到述职代表所在单位和代表活动小组进行走访了解,全面了解代表的履职情况,为代表述职评议打好基础。 精心组织。省、宜昌市级人大代表述职主要在市人大常委会上开展,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主持。市、镇人大代表述职以原选区为单位,结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和居住较为分散的实际,邀请选民代表参加,对主动要求参加的普通选民,也给予鼓励和支持,人员一般控制在30—50人。提前准备好代表述职会场、会议主持词、测评表、记录本等,会议统一由镇(街道)人大主席(主任)主持。满意度测评采取票决的方式分优秀、称职、不称职进行,凡优秀票达参评人员80%及以上的为优秀,凡不称职票达参评人员50%及以上的为不称职,其余为称职。测评结果当场宣布。同时,及时对述职代表的履职情况和评议意见进行汇总,一周内将评议结果反馈述职代表及所在单位。代表述职评议情况逐人建档,作为代表连任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评议为不称职的市镇人大代表,根据评议意见进行整改,并在三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告在选区公示。 凸显“三个实效” 代表述职评议密切了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选民和原选区的联系,激发了选民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热情,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了履职意识。述职代表坦诚的表态发言,选民对述职代表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被评议代表和其他人大代表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通过述职评议,促使人大代表对代表责任重新审视,依法履职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以前,部分代表因个人工作繁忙,未能按照要求出席会议、参加活动、联系选民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和在选民中的形象。开展述职评议工作后,代表自觉深入调研,加强与选民的联系;主动深入基层,获取政情民情;发挥代表作用,积极建言献策;热心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树立起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推动了问题整改。对于选民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代表本人当场回应或事后制定整改方案,限时整改反馈,让选民的意见落实到代表履职中。通过述职评议,代表们普遍认识到“我在做,选民在看”,感受到履职现状与选民期待的差距和压力,从而更加主动地履职为民,一些选民关注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级集体资金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童台村选民向市人大代表童承泉提问,能不能想办法解决当前特色水产品电商发展不够壮大的问题。童承泉当即承诺:“我一定会带领大家适应市场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目前,筹集资金200万元新建的电商大楼,吸引了数名大学生回乡创业,线上线下年销售达8000万元。有选民向代表反映,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没有整合,农机、农艺没有充分融合。宜昌市人大代表、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邢汉生对此十分关注,提出“关于加快推广农村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并得到市政府、镇政府高度重视和办理。目前,全镇农业机械化率已达到100%,其中使用无人机播种、打药覆盖率达50%。 激发了代表活力。述职评议能够全面考核述职代表的履职情况,评议结果的好坏让代表们有了履职的动力和压力。代表们普遍意识到,人大代表,不仅要能够“代”,还要善于“表”。开展述职评议工作后,广大代表注重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选民、广泛征求意见,提出的建议内容真实、方案可行,建议质量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在每年人大会议期间,都要组织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表彰活动,在电视台开辟“代表在线”栏目,宣传代表履职先进事迹,代表的履职动力明显增强。此外,通过开展代表述职评议,也增强了选民的民主意识。 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是代表选举工作的重要延伸,代表述职评议工作健全了监督代表的机制,保障了选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了选民对代表的监督意识和信任感,密切了代表与选民间的双向联系互动,广大选民更多、更及时地向代表反映自己的意愿,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通过对代表履职情况的了解,人民群众加深了对人大制度的认识,真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增强全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过去选了代表,不知道代表为我们做了哪些事。现在,代表面对面地向我们汇报,对他们更了解了。今后,我们沟通交流就更熟悉了,反映问题就更方便了。”选民感慨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