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全力打造“代表直通车” 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实践创新
32767年第12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文/胡太荣 图/殷丽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明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代表联系群众的路径和机制,全力打造“代表直通车”特色品牌,代表活动直及企业、直面问题、直通政府、直抵民心,充分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武昌实践。

                   

直及企业问所需,汇聚经济社会发展动能

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直通车”作为落实党委中心工作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广泛发动组织各级代表联系企业、服务企业;深入企业调研视察,面对面听企业需求;共商解决之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同频共振,为服务发展大局蓄能。围绕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开展“代表话古城”“擘画新武昌”系列活动52场,收到意见建议280余条,为武昌古城发展出谋划策;围绕武昌重点产业发展,组织代表开展“四级代表话金融  助力打造武昌金融之城”“人大代表进税务、进发改、进财政”“环大学周边科技创新经济带建设情况调研”等活动,引导代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创新链和产业链活力上把脉支招,汇编形成《人大专报》,为区委决策提供参考。

延伸触角,为优化营商环境聚势。全区建设19个楼宇园区代表联络点和2个特色街区代表联络站,成为倾听企业声音的前沿阵地。商务楼宇联络点辐射辖区所有商务楼宇,推行代表轮值制、“一码一代表”和“企业点单、代表服务”等工作模式,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组织代表调研辖区重点企业和商务楼宇,共同推动滨江核心区打造市场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户部巷特色街区代表联络站设置“代表听你说”意见栏,定期组织“家门口议事厅”活动,多渠道助推街区历史文脉延续,彰显城市特色。

 

直面问题察民情,汇聚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区人大常委会运用各种渠道,高效多方联动,组织各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直面问题、正视问题,把“冒热气”的群众声音及时收集反映,在助力完善基层治理中担当作为。

统一行动,深入群众接地气聚民意。每月20日,是武昌区“代表统一活动日”。区人大常委会明确活动要求,实现代表活动固定化、规范化和实效化。各街道精选1-2个小切口,组织辖区代表进企业(楼宇)、进社区、进特色街区(园区)开展“代表三进”活动,广泛联系群众。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供水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组织代表调研视察。今年共开展“代表三进”活动565场,参与代表3676人次,收集意见1071条。

线上线下,拓展联系群众新通道。全面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武昌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办法》等制度机制。坚持优化布局、提升功能、依法运行,建好管好用好代表联络站,使其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明确规定代表联系群众次数及要求等,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在全区14个街道和143个社区站室全覆盖基础上,升级打造26个社区中心代表联络站及各类特色站室点,延伸云端线上渠道,“代表之声”直播间、“掌上直通车”等,搭建代表群众之间连接民意的“直通车”,组织各级代表全进站、全进群、全进网,实现收集民意全天候、零距离、无延时。

三联一共,建立共联共享常态机制。以辖区全国省市区四级代表编组进站纵向联动、专业代表小组联动、街街横向联动和辖区资源共享的形式开展代表行动,将活动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具体措施。辖区四级400余位代表参与“迎新春  话履职  展风采”活动,激励各级代表积极履职。组织四级代表开展“生命健康产业链发展情况调研”“托育服务专项调研”“就业促进体系构建调研”等各类专题调研活动,回应群众关切。如专业代表组调研后,形成关于解决婴幼儿入托难的意见建议,区卫健局利用公办幼儿园的优质资源,向周边婴幼儿提供托育学位,为“托幼一体化”建设打开新的思路。

 

直通政府解难题,汇聚政之所向民智合力

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代表作为连接群众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纽带桥梁作用,探索代表和政府精准对接的新路径,进一步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同向发力,与政府双向互通互动。设立报告席,每两个月安排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全体代表通报依法履职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并将政府通报政情作为人大任后监督的重要内容。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出台武昌区实施办法,突出民生实事项目社会征集环节,区人大会议通过表决产生2024年度十类民生实事项目,将政府主导型的民生实事项目转变为群众需求型的民生实事项目。督促区政府高效办理民生实事项目,加强实施进度和质量督查,召开半年中期督办会,组织代表和群众实时监督视察,持续跟踪办理进度,使“民生之盼”变成“群众之赞”。

顺畅高效,创新“代表半月谈”载体。持续推进政府部门进代表联络站联系代表和群众,开展“代表半月谈”活动。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代表联络站发送邀请函,采用“固定+移动”“日访+夜谈”等形式,组织代表、社区、政府、群众“3+N”进站共议民事。全年共开展“代表半月谈”活动56次,200余位代表、政府部门和社区、群众参与,推动解决无障碍通道改造、幸福食堂建设等一批房前屋后事。

 

直抵民心惠民生,汇聚联系实践民生温度

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健全代表意见建议研究、吸纳和反馈机制,以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助力“群众呼声”变“幸福掌声”,并转化为代表联系群众的实际成效,让代表与群众联系愈发紧密。

实招硬招,回应群众关切可感可知。健全完善“一制度两台账三评价”机制,构建“主任会议成员领衔+主任接待日现场督办+专(工)委对口+代表参与”的督办格局,实行建议两级阅看,区街两级台账跟踪承诺,质量评审反馈问题清单等多种督办方式。一件件带着民生温度的建议从“会场”落到“现场”,推动解决污水治理、交通出行、特色婚俗文化阵地打造等一批焦点难点问题,实现“办好一个重点督办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的目标。关于加强独居老人关怀帮扶的建议,区民政局全面摸底特殊困难老年群体1734人,出台常态化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从顶层设计解决独居老人困难。

用心用情,实现代表满意群众受益。涉及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坚持结果导向,通过代表满意度测评和群众现场问效,实现代表群众双满意。如群众反映滨江商务区内一条道路破损,给出行带来困扰,代表实地调研,提出建议,与办理部门现场办公,反复商定修复方案。在多方努力下,一条平坦畅通的道路延伸到居民的家门口,也延伸到群众心坎上,惠及周边上万户居民和商户,代表和居民纷纷点赞,居民们感叹说:“代表直通车真是我们的解忧车!”


(作者系武汉市武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