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十年磨一剑,倾情守护人民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
32767年第12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李晓彬 杨五一  王晓峰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用水水源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

随州市人大常委会接续三届发力饮用水水源保护,既是一场持续十年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也是对人大“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理念的深刻诠释。

在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过程中,诞生了随州人大历史上的多个“第一”。

 

第一次启动专题询问

2014年初,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票决确定,将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议题。

为确保专题询问组织严密、取得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及时研究制定总体方案以及动员部署、专题培训、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现场询问5个子方案,把时间安排到天、责任落实到人。

7月上旬,召开专题询问动员部署会,次日,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问题和意见的公告,并在本地活跃度较高的论坛开辟专区,通过回帖方式与群众交流。根据收集到的线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别带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以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实地察看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及污水处理厂等,特别是对水源地来水河流沿线进行地毯式踏访,力求掌握丰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沿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大多直排入河,你们有没有针对性解决措施?”

“先觉庙水库投肥养鱼等问题屡禁不止,你们是如何监管、履职的?”

9月下旬,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询问正式拉开帷幕。在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将暗访拍摄的问题短片现场播放后,9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的省市人大代表,就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排放、水库投肥养鱼、城市排污管网建设等提出询问、进行追问,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问得尖锐、答得坦诚,既是直面问题、红脸出汗,也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为巩固成果,次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又针对专题询问审议意见和部门答询承诺事项落实组织集中视察,并就发现问题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再次进行“答询”式交流。连续两年跟踪监督,推动市政府出台投资3.5亿元的综合整治规划,用时三年完成水源地非法投肥养鱼全面禁止、来水河流沿线污染企业关停搬迁、白云湖沿岸排污口截污并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城区居民饮用水质量明显提升。

 

第一部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

“‘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是重大民生工程,项目选得很准,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纳入,覆盖面是否更宽?”

2016年,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随州地方立法工作正式启程。行权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就通过报纸、网络等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并将呼声最高、立法条件较为成熟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列入重点项目。最初报请的是制定“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市委常委会决定将“城区”扩展为“城乡”。一字之差,立法难度成倍增加,但公平性普惠性愈加凸显,充分体现了地方党委在立法工作中的“把关定向”作用。

条例于2016年启动前期调研,2017年着手起草工作。为从源头上防止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统筹主导起草工作。拓展公众有序参与途径,先后召开立法座谈会、论证咨询会30多场,面对面收集县乡政府、库站管理机构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意见建议1000多条,特别是针对普遍反映的“看得见水的管不住水、管得住水的看不见水”等问题,在法规草案中进一步明确水源保护责任主体,探索建立联合执法等机制,使立法更接地气、更贴需求、更能管用。

因条例关系重大,市人大常委会经三次审议后,决定将条例草案提交全体代表审议表决。2018年1月6日,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随州市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于同年8月1日起实施。这是随州市第一部由市人大会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是历时最长、参与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立法实践。

 

第一次针对市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

2020年6月至9月,在《随州市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实施满两年之际,市人大常委会及时组织开展执法检查。

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开展解读式培训,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建议;检查过程中,召开3场座谈会,对全市3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全覆盖实地检查,邀请权威机构对水质逐一检测,现场交办标牌缺失、围栏损毁等问题12个;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连同69条问题清单一并交办政府研究处理。

2021年7月,为确保检查发现问题“全面销号”,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对问题整改进行专项审查、集中督办。

此次执法检查也实现了多个“第一”——第一次明确提出两个“三分之一”要求(执法检查报告中,问题和针对性建议占比分别不少于三分之一)、第一次形成附问题清单的审议意见交办、第一次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执法检查过程等,为市人大常委会此后扎实有效开展执法检查积累了经验,也为制定出台《随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规程》提供了重要基础。

这许多个“第一”,既是时间刻度,又是履职精度,更是民生温度,清晰记录市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摸索方法路径、检验创新举措,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履职历程。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仍在持续聚焦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依法履职行权,如专题调研督办关于提高供水质量的议案、组织开展“利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  引入丹江口水改善随州城区供水水质”可行性论证……

十年不懈努力,辛苦终成硕果。目前,随州城区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城乡供水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饮用水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履职没有终点,奋斗永在路上。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盯改革发展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愿望呼声,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更好推动根本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随州实践。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