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1209151628.jpg](http://www.ctzrzz.org.cn/static/upload/20250124/17377061008109.jpg)
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的监督权力。专题询问是指各级人大常委会聚焦某一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地开展询问,督促“一府两院”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专题询问具有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务实、精准高效的特点。2023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围绕安全生产开展专题询问,以法治力量有效促进我省安全生产工作高质量发展。回顾总结这次专题询问的全过程,我们认为需要牢牢把握精准选题、问题导向、对象法定、举手提问、诚恳回答、灵活主持、跟踪督办这七个环节,切实提高专题询问的监督实效。
精准选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监督工作,每年安排一次专题询问,推动专题询问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律法规,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统筹运用法定监督方式,让人大监督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专题询问选题要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省委省政府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围绕安全生产开展专题询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的具体行动,能够推动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有效实施,依法监督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问题导向。专题询问要“问”出症结,找准问题,切不可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要做到真问、敢问、会问。为保障专题询问的实效性,需要在“问”前做好充分准备,深入了解情况,真正发现问题,才能“问”到点子上,一语中的、切中要害。省人大常委会在安全生产专题询问准备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公众、人大代表、各市州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致函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网信办、省信访局收集问题线索,召开相关行业领域省人大代表、实务专家座谈会,组织省应急管理厅等27个部门对照安全生产法定职责进行自查,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回头看”,聚焦重点行业领域,赴16个市州、直管市进行明察暗访,拍摄制作45分钟的安全生产专项监督专题片《安全生产责任如山》,直观反映存在的问题。专题片在联组会议现场播放后,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效果,营造出浓厚的监督氛围,为接下来的询问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象法定。从前期的工作实践来看,专题询问的对象是“一府两院”,其中“一府”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法律法规和问题涉及到的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两院的负责同志应出席会议,接受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并回答问题。人大与“一府两院”虽然职责不同、分工不同,但目标完全一致。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和鞭策,也是一种支持和促进。专题询问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是“一题双考”,既考验应询部门是否依法履职尽责,也考验人大询问是否能准确反映群众的急难愁盼。只有增强协同联动,才能形成监督工作合力,达到预期效果。在安全生产专题询问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始终与各方保持密切联动,召开座谈会、协调会,通报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形成“同题共答”的工作共识。
举手提问。参加专题询问联组会议的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是询问的主体,可以自由举手申请提问。询问人提问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击问题。为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出现冷场,组织者会前可以预设若干问题,交由相关人员提问。在此基础上,鼓励代表和委员现场随机举手提问。预设提问与随机提问相结合,既可以保证所提问题突出重点,又能保证问题范围尽可能地覆盖“一府两院”及相关职能部门;既能使会议现场紧张有序,又能体现生动活泼;既能督促应询人重点准备,又能倒逼应询人全面梳理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专题询问可以营造出依法监督与被监督的浓厚氛围。
诚恳回答。应询人应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的态度,实事求是诚恳回答询问人的提问。回答问题要直截了当、言之有物,切忌避重就轻、答非所问,避免穿靴戴帽、照本宣科,尽可能脱稿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一般来说,回答问题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简要介绍已做的工作、坦率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并分析原因、表明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和打算。如果询问人追问,应询人应实事求是作出回答。
灵活主持。专题询问联组会议主持人对于会议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好比一个交响乐队的指挥,决定着音乐演奏的质量、风格和效果,主持人担负着控制会议进程、引导会议走向、决定会议时间、调节会议气氛的多重任务。主持人要按照会议的总体安排,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灵活机动地掌控会议场面,确保整个过程既注重形式,更注重内容,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走秀场”。对于举手示意的,应统筹安排指定发言人;对于提问和回答长篇大论超时的,应及时提醒;对于答非所问、避重就轻的,应要求应询人针对问题直接回答;对于提问和回答的情况,应及时予以点评和引导。要做到这些,既要事先充分准备,又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机动,不能拘泥于主持词。会议总时长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显得拖沓冗长,让人产生疲惫厌倦之感,会议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跟踪督办。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关键在“改”。不能“一问了之”,还要及时强化“问”后监督,做好专题询问“下半篇文章”,推动形成监督“闭环”,督促相关问题整改落实。在安全生产专题询问结束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专题询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列席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相关问题清单函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交由省人民政府研究处理。省政府报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后,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通过明察暗访,实地核查安全生产专题询问中发现的部分问题的整改情况。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安全生产专题询问应询单位对意见建议研究处理的汇报,部分询问人出席会议并就重点领域有关问题处理提出意见建议。对于专题询问过程中发现的个案问题,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对于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要求有关方面举一反三,或出台政策性文件、或建立相关体制机制、或加大投入开展项目和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同一类问题。只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抓好跟踪督办,才能巩固专题询问成果,达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