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蕲水悠悠唱风流
2024年第9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张志东

      蕲水源于四流山。

      大别山南麓,鄂皖交界处,有余脉逶迤,曰四流山。山顶百年山楂树,叶落两省,根植三县,闻名遐迩。树下石岩壁立,泉水泠泠,遂成小溪。溪流汇聚,穿檀林、过张塝,南下五十里,有白水河汇入,河面豁然开阔;紧贴河床,两棵巨大的古樟树兀然矗立。樟树不愧为长寿家族,更有蕲水滋润,五百岁正值盛年,童童如盖。河岸以东,有小山名燕子匍梁,国学大师、训诂学家黄侃长眠于此。

      黄侃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曾加入同盟会,在友人主编的《大江报》发表振聋发聩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高校。黄侃幼承家训,长受名师,毕生精研文字学,尤擅长音韵训诂,在经学、小学、哲学、诗赋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训诂学是一门古老学科,始于汉朝,变于隋唐,衰于元明,盛于清朝,即用通俗的、当代的语言,解释汉魏以前古书中的文字。近两千年来,训诂学无论兴衰冷热,都是附庸于经学的学科,作为“章黄学派”的集大成者,黄侃远绍汉唐,近承乾嘉,自成一家,从观念的系统化、现代化,到方法的互训、义界、推因、声训、源流并重、上下推求语源的创新性,都作了全面系统论述,使之成为完全独立的学科。他还精研古音,订古声十九纽、古韵二十八部,提出古音仅有平入二声之说;在训诂实践中,以音说义,以书证音。他的学术理论,前无古人,启发后世。

      蕲水自北向南又三十里,到达古镇刘河,突然迂回婉转,辍止不前。

      这是一百二十年前的早春,外交家骆介子,诞生于刘河骆塆。骆塆紧靠蕲水,田畴寂寂,野渡舟横,一座木板桥,晃晃悠悠地连接着远岸。正值春雨节气,浑浊的水流从石鼓河、望天畈、莲花庵汹涌而至,将河湾汇成汪洋大泽。茫茫洪水蓄足了力量,猛然调转九十度,向西夺路而去。

      世道日艰,纵使草木逢春,成长也十分不易。好在,这是一颗不择水土、生命力顽强的芥菜籽,落土生根,顺风涨苗。作为贫贱家境的遗腹子,骆介子从小深感生活艰辛,成才更难。幸有舅父及族人资助,方得念书机会。由于天资聪颖,勤奋上进,他先后考入九江同文书院、武昌文华大学,随后他远涉重洋,赴澳大利亚和英国深造,获得悉尼大学政治学硕士、文学博士和剑桥大学法学博士。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风雨飘摇,战乱频仍,骆介子一面求学,一面投身于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日爱国民主运动,与孙中山、董必武、陈嘉庚等结下了深厚情谊,为变革时代留下了蕲水子孙浓重的笔墨。求学与抗战的历程,也是骆介子痛苦挣扎与思考的心路历程。多年的求学生涯,使他由一个贫困的农家子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知识的确改变了个人命运。然世道沧桑,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家,要想不挨打、自强自立,有多少条道路可走?他熟读孙中山《中国存亡的问题》,总结近代中国衰败历史,写出了《清末外交失败史纪》,惊异地发现,战争与外交,战争与和平,居然有着那么深刻的关系,除了富国强兵,外交也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华容道还有另一种走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暗下决心,做一名大有作为的外交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骆介子受国民政府委派,出任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澳洲《民报》社长兼总编。在澳期间,他代表中国政府,有效斡旋两国外交事务,促进了两国关系发展。同时利用孙中山创办的《民报》联合海外华侨,宣传抗战爱国,在世界各地产生深远影响。建国初,受国务院邀请,他从香港回到北京,担任外交部外语学院教授,为新中国培养外交人才。到任不久,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毛泽东主席同他进行了风趣友好的交谈,“初谒毛主席,笑论我命名。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身。今日服公役,首在为人民……三人皆莞笑,情谊犹记新。”随后,他被推举为民革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对台办副主任、监察委员会常委。1957年,周总理亲自委任其为国务院参事。他积极为国建言献策,参事论政,活跃政坛数十年。

      作为史学家,骆介子治学严谨,自成一家。出版了《澳洲建国史》《新西兰史》《菲律宾史》等著作。40多年后,受澳大利亚政府之托,骆介子以九十高龄,重新修订出版《澳洲建国史》,并更名为《澳大利亚建国史》,被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各大学收藏,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雷涛乐亲笔手书感谢函,登门致谢。

      蕲水汤汤,至善至灵。从源头到中游,历经一百余里,是该调整一下河流的方向了。黄侃师从章太炎,深耕国学,终成一代大师;骆介子既有传统文化功底,又受西方文明浸染,穷而思变,经世致用,成就了著名的外交家。

      蕲水向西,是大自然的选择,也是造物主对芸芸众生的启迪。进入长江,这滴水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蕲州是历史名镇,西临长江,北倚大别,交通商贸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曾作为上等州领辖广济、黄梅、浠水、罗田诸县近千年。明朝荆王朱瞻堈,迁建荆王府于蕲州,历十代近二百年。李时珍生于斯,长于斯,独特的水土,养育了一代俊才,使他很快成为中医世家的后起之秀。有关他的救急荆王子、问诊楚王府、进出太医院的传奇,通过蕲春采茶戏、黄梅戏,早已风传天下,妇孺皆知。然而,李时珍能够比肩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位列世界十大科学家,更是因为有了伟大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以及他的蕲水一般的人格魅力。

      李时珍出生于医药世家,祖父是个“铃医”,父亲李言闻,行医蕲州,颇有名气,写过《四诊发明》《痘诊证治》等著作,曾救治了荆王府王妃,列太医院吏目。时乡医地位低下,其父并不希望他学医。受家庭环境影响,李时珍对科举并不热衷,三次应试,仅得一秀才。自此,他放弃科考,回家专习中医。而立之年,因治好了富顺王儿子的病,医名大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他又被举荐到京城任太医院判。从医多年,他看到古籍中有不少错谬模糊之处,造成误诊死亡案例很多。在王府和京城,他有幸查阅到大量典藏著作,见到民间难得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知识。见识越多,思考越深,越是如坐针毡,深感无论朝野,都应该也能够有一本权威的医药著作。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他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太医院。

      回到蕲州,在雨湖边,李时珍建薖所馆,一边行医,一边潜心中医药研究。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着手编写《本草纲目》。他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八百余种书籍,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收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首次载入民间药和外来药三百七十四种;附方一万余则,附图一千余幅。对每一药物列事八项,其中“辨疑”即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发明”,阐述药物理论,提出用药要点,发表作者见解。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比较异同,以自己的观察实验结果,予以参证。譬如,《本草经》只载枸杞之名,未讲药用部位;《药性论》称枸杞甘平,籽叶皆同;《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籽微寒;《本草衍义》谓枸杞即梗皮。李时珍曰: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籽,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这种批判性继承,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之中。

      从形式上,李时珍打破沿用千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法,将药物分成无机物、植物和动物三大层次,再细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使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化。对每类药物分类,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级到高等级,大体上与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其所体现的生物进化思想,比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要早近三百年。

      为了辨析真伪,释疑解惑,他不仅搜罗百家,还采访四方,从嘉靖四十四年起,他多次外出考察,问计乡民,足迹遍及江西、湖广、直隶等诸多名山大川、村野闾巷。经二十七年,初稿完成;又历十载,三修其稿,直至万历二十一年去世。三年后,著名文学家、刑部尚书王世贞,慧眼识珠,盛赞《本草纲目》“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并力推出版。由此,金陵版《本草纲目》正式刊行。王世贞的格物明理说,概括了医圣崇高的科学精神。喝蕲水长大的李时珍,有着水的品性和追求。不喜八股,独爱中医;不恋京都,但迷故土;不盲从古书古训,只相信科学真理。逆水行舟,岂能随波逐流?选择编撰药书经典,穷经皓首,爬山涉水,如醉如痴,不图回报。历史古籍浩如烟海,博采众长,披沙拣金,没有滴水穿石的苦毅,哪有震惊世人的成就?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哪有集千年大成的奇迹?

      《本草纲目》泽被后世,影响世界四百余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多次引用书中资料,称它是“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老子说,上善若水。一滴水从四流山纵身一跃,艰难曲折,酣畅淋漓,流过蕲阳,流入长江,融于大海,以水的方式和品质一路奔腾向前,不舍昼夜……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