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抢抓“黄金”机遇期 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市 ——关于宜昌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
2024年第9期 —— 调查研究 作者:文/宜昌市人大农委调研组
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湖北省乡村振兴条例的深入贯彻实施,今年,宜昌市人大农委把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监督议题,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市的建议。 一、宜昌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分析 3月至5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到全市9个县市区的24个生产基地、6个加工园区、30个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企业家的意见,8次组织专题分析。 (一)与全国同类城市、全省有关市州的对比 2023年,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宜昌市GDP总量排第24位,农产品加工产值排第20位,两项排名基本匹配。 在全省市州中,GDP总量和农产品加工产值均居全省第3位,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1.09:1,高于全省1.06:1水平,在全省两项排名基本匹配。 (二)全市9个县市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对比 2023年,9个县市区农产品加工值排名与GDP排名基本一致。东4县(宜都、枝江、当阳、夷陵,下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产值分别占全市的67.1%和74.25%,山区5县(远安、长阳、秭归、兴山、五峰)仅分别占全市的22.8%和9.54%。 (三)大宗农产品供给端的对比 粮油、茶以精深加工为主,加工水平与种植水平基本相适应。柑橘、蔬菜、畜牧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加工严重不足。中药材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正在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 (四)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民增收贡献度的对比分析 2019年以来,全市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量第一位的家庭经营,第二位的是工资性收入。当前,在宏观经济趋紧、大量农民工返乡的大背景下,加工业增收的倒逼压力日益明显。
二、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一)发达国家的特点和趋势 1.从发展进程看,与工业化、城市化保持了同步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完成了工业化,其工业产值和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比六十年代增长5倍和近10倍,实现了双同步。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增速高于GDP增速,如:美国2023年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3%,GDP增速1.94%,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一般在4:1。 2.从大宗农产品资源禀赋看,“大国大农”成为主导。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宗农产品生产规模大、质量优、价格低,占据了全球主要市场。如:美国的农业经营规模平均在2500亩以上,生产了全球20%粮食、40%的大豆。丹麦猪肉产量占全球的25%。 3.从产业链看,全链贯通已成趋势。全产业链贯通发展,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通行做法。日本农协网络了全日本99%的农户,实行生产、加工、储运全产业链贯通发展,超过90%的农产品和80%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都由农协完成。 (二)现阶段我国的特点和趋势 1.从四化同步阶段看,处于快速上升期。2023年,我国GDP增速5.2%,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收20.3万亿元、增长9.8%,实现利润1.2万亿元、增长11.6%。农产品加工值占工业比重已由2012的17.6%上升到2023年的18.4%,正处在加快发展阶段。 2.从区域发展格局看,东强西弱正在固化。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产品加工值,占全国比重超过70%。河南省粮食及肉类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1位。湖北农产品加工产值居全国第7位,居中部地区第3位,落后于河南、湖南。 3.从主导产业看,一体化链条日趋完善。在生产领域,资源优势决定了特色优势。如贵州遵义市年产鲜辣椒270万吨,占全球6%、全国10%。在加工领域,日益向少数大企业集中。如双汇火腿肠占据市场份额超过60%。在流通领域,一体化链条优势显著。在市场交易领域,品牌的“马太效应”明显。如山东济宁市金乡大蒜凭借“金乡”品牌,出口170多个国家,占全国出口量的70%以上。 4.从企业规模看,瞪羚企业迅猛发展,瞪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如2023年,山东淄博市共有15家企业通过瞪羚企业评审,其中阳春三月羊乳制品投资的鲜奶生产线,完成了从鲜羊奶加工到羊乳企业的华丽转变。 三、关于现阶段宜昌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初步结论 (一)聚焦农产品加工强市。宜昌市的人均GDP已超过2万美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的发展基础已基本形成,具备建设全国农产品加工强市的条件,处在历史上的“黄金机遇期”。 (二)聚焦特色加工。发挥平原和山区两类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柑橘、茶叶、蔬菜、畜牧和中药材等特色加工。 (三)聚焦全产业链融合。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加工园区,贯通种养加、储运销,促进全链条融合,畅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四)聚焦适度规模经营。立足“七山二丘一平”的市情,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 四、关于当前的具体建议 调研中,省、市、县、乡人大代表一致建议,应从5个方面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市。 第一,抓紧出台“三年行动方案”。与实施“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一是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市县两级出台建设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强市三年(2024-2026)专项行动方案,力争到2026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00亿元,由全国前20位提升到前15位,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强市。二是分类推进实施。分为平原县和山区县两类,配套制定专项方案,推动东4县协作和山区县差异化发展。三是健全推进机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作机制。在“三农”考核中,加大农产品加工指标权重,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突出建设“万元田”、“万元林”。一是推广“万元田”、“万元林”模式。推广当阳鱼腥草万元田、五峰“林药蜂”万元林、秭归脐橙万元田亿元村经验,力争到2026年,全市万元田万元林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亿元村达到50个以上。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严格落实农业法的规定,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三是推行社会化服务。推广五峰茶叶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当阳、枝江等地水稻一条龙“全托管”社会化服务做法,力争到2026年全市新型社会化服务覆盖农户达到70%以上。 第三,着力打造“领军企业”。一是培育领军企业。参照宜昌市委推进“四个重大”的工作机制,遴选一批成长型企业,重点扶持。巩固推广宜茶集团的工作成果,打造百亿企业“航母”。重点支持一致魔芋、康农种业、赤诚生物、屈姑食品等龙头企业向城区聚集,设立区域性的行政总部。二是组建企业集团。借鉴宜茶集团模式,加快组建宜昌柑橘和中药材集团。三是支持企业上市。支持赤诚生物加快上市步伐。紧盯5家“金种子”、11家“银种子”农业企业,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力争尽早上市。 第四,全面贯通“市域供应链”。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贯通“市域供应链”。一是推动平台建设。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园区平台、流通平台,实行供需信息高效对接,产业高度集聚,货物快速流转。二是延链补链强链。制定各产业链问题清单,拟定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具体措施,拉长加粗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提升品牌价值。借鉴信阳毛尖、潜江小龙虾等品牌打造经验,将宜昌蜜桔、秭归脐橙、宜红工夫茶等升级为全省主打品牌。大米、食用油、冷鲜肉、蔬菜等产品积极融入“江汉大米”、“双汇”、“正大”等大品牌,借名扬名。 第五,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是健全科技特派员体系。加快建设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统筹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力量,夯实乡镇农技中心。二是围绕重点企业发力。支持康农种业、一致魔芋、赤诚生物等建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农业芯片”。 人大代表和企业家的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要求市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认真研究落实。下一步,宜昌市人大农委将加强跟踪监督,助力农产品加工强市建设加快步伐。 (调研组成员:卢斌、沈洪学、杨雄、覃立胜、王昌付、帅明、姜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