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念兹在兹 ——我在人大三十年回忆片断
2024年第6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陈洪波 图/本刊资料

      为庆祝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楚天主人》编辑部日前向我诚恳约稿并有言在先:主题唯一,体裁多样,最好是回忆亲身经历的往事散文。

      盛情难却,我写点什么呢?

      作家柳青小说《创业史》中的一句话被同为作家的路遥用在小说《人生》的扉页上:“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回首47年工龄,我的人生大致有下乡知青、工人、大学生、公务员这么几步,好像谈不上哪几步是紧要处,似乎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都紧要,步步是历练,步步有意义。与本文有直接关联的是两步,一是1977年恢复高考从武钢工人成为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学生,读书期间对宪法学尤其是立法学有浓厚的兴趣。二是1982115日大学毕业24岁被分配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1979年修改地方组织法,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作为常设机关。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于1980117日。当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都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冷门机关,知名度不高,美誉度较低,许多人甚至不知其为何物。存在决定意识。有人问:“人大是什么性质的单位?是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有人说:“人大是养老院、休干所、清谈馆、橡皮图章。”有这样的顺口溜形容人大:“几个老头子,几间旧房子,几辆破车子,没事找岔子。”人大工作者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也有历史的局限性,普遍认为到了人大就是退居二线,卸甲归田,“船到码头车到站。”君不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改任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分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负责政府部门工作,县长听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工作汇报,本人和他人都觉得是重用,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那时虽然也提毛主席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说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但人大工作者忌惮“唱对台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弹(谈)监督。法定监督形式不用,大路不走走小路,前门不走走旁门。凡谈监督,必先表白“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监督等于支持,要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唯恐监督对象感觉不爽。人大行使职权的准则是“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实践中却常有越权(种了政府的田)、失职(荒了人大的地)的情形。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早期的现象,正如歌曲《愚公移山》所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说这些不是贬低人大,诋毁过去,而是还原历史,温故而知新,印证发展和进步。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大工作者接力奋进,砥砺前行,把“橡皮图章”变成“钢印”,才有了今天人大工作的灿烂辉煌。走路不忘开路人,“愚公”啊,“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42年前,我到省人大常委会报到时,办公室只有一栋三层楼的一层半,三十多个房间,省级干部和秘书两人挤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陋室;组织机构只有一厅(办公厅)一委(法制委员会);工作人员只有29人,其中1人调入手续尚未办完,故被戏称“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殊不知,正是这些“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在这样的“陋室”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薪火相传”,才有了40多年后湖北人大工作的“星火燎原,玉汝于成”。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何陋之有!就人大工作的物质条件而言,今昔对比,天上人间。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灵魂和精气神,正如毛主席所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记得时任办公厅副主任彭岚同志在和一些有志于人大工作的青年同志谈心时慷慨陈词:“我们要做人大制度的先行者、吹鼓手、修道者、卫道士和殉道者。”

      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秘书处是一个精兵强将的集合体。处长高国彬,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副处长朱庚,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主任科员傅纯诚,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科员余志强和我,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毕业。如今,他们4人已经作古,我深深地怀念他们,往日与他们共事的情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最令人难忘并引以自豪的是,1982年我深度参与了新中国第4部宪法草案在湖北征求、汇总、上报修改意见的全过程。1982124日,我作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湖北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眼见证了新宪法诞生这个重大的历史性事件。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19792015年,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中,有3种法规形式,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批准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9821992年,我具体承办了湖北省第6部地方性法规(《湖北省环境保护暂行条例》)、第1部自治条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第1部单行条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合作医疗条例》)等法规的起草、修改、制定、批准、公布等工作。至此,湖北省全部(3种)法规形式、全部(3个)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悉数问世,一应俱全,这是湖北省法制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判断和标志性成就。

      19836月,省人大常委会在省委党校举办全省第一期市县人大常委会党员干部学习班,由法制委员会秘书处承办。这项工作在全国省级人大中属于首创、率先,曾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当年办班最大的困难,一是没有师资,二是没有教材。怎么办?没有师资,高国彬、朱庚同志和我当老师。没有教材,谁当老师谁来写。高国彬同志主讲《宪法》,朱庚同志主讲《地方组织法》,我主讲《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讲稿仅用于授课,不印发学员。另外,高国彬同志还交给我两个任务:第一,编辑《彭真同志讲话选编》,作为唯一印发的教材。第二,起草省委书记关广富在学习班结业时的讲话(20多年后关广富同志还记得此事,并说那是他“关于人大工作这门课程的第一个作业”)。那一年,我25岁,是入职仅一年半的科员,敢于领受这些任务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的背景,从教员阵容看,两位处长是我的领导、老师和前辈。从学员构成看,都是阅历丰富的地县级老干部,年龄上也是我的长辈。加之,又是在省委党校这个神圣的党内高等学府讲课(当时我连当省委党校学员的资格都不具备)。感谢组织上的栽培,对我委以重任,真是破格使用。我也竭尽全力,不负重托。为了集中精力做好备课等工作,我请妹妹来汉将身怀六甲的妻子接回黄梅待产,因换乘车船一天一夜长途奔波,妻子回到老家次日凌晨就早产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次在省委党校讲课是我职业生涯的新起点,也是高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后来到高校乃至“长江讲坛”讲课,以及出任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就不那么怯场了。

      19831990年,“湖北省人大工作研究班”(后来的规范名称)共举办了8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系统地讲授、辅导和学习,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特地组织中南政法学院和省人大机关的教授专家,精心编写了我省第一本人大工作教科书——《地方人大工作讲座》,作为研究班的主要教材。1990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建立1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的10周年。该书前言说明:“谨以本书奉献给10年来在湖北省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而辛勤劳动的地方人大工作者!”时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知真同志为该书题词:“加强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做好人大工作。”该书共18讲,我写了两讲。受彭岚同志委托,我还担任了该书的责任编辑和校对。记得该书是在位于潜江的湖北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印刷,19906月的一天,夏季酷热,我住在该厂没有空调的招待所,单兵作战通宵达旦校对完17万字的书稿。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

      19926月,我和蒋永松同志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研究地方立法的专著《中国地方立法概论》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最大特色是将地方立法主体分为普通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4大类。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写书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川作序,他在序中引用李商隐的名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激励我们,令我们备感温暖,深受鼓舞。

      盛世修志,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19983月,我在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的岗位上,提议并组织酝酿编纂《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志》。200410月,正式启动编纂工作。为使该志达到入志史料不误、重要史料不漏和可信、可用、可看及体例规范、行文流畅的要求,编纂人员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始则广征博采,查找资料,继则认真阅读,严谨考证,构建框架,拟订提纲。历时十年,数易其稿。终于,时间跨度86年、上下两编112782万字的《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志1922.12008.2》于20087月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一部志书,填补了湖北政权志的一大空白。

我是该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兼副主编,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统稿。20086月,我和时任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汪在祥(现任荆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枝江市宾馆封闭一周,夜以继日挑战极限高强度地工作。我俩互相监督,每天下午和晚上各自同步审读志稿,逐字逐句。次日上午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择善而从。715日我二审完毕,及时清稿后次日速呈编纂委员会主任兼主编范兴元秘书长终审。718日,省委决定我由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调任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退休后我常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年如果我和汪在祥同志不是“魔鬼训练”式地统稿,该志的出版时间可能就要改写了。

      省人大是我从政历程的起点和终点。1982120087月、2017520215月,我在省人大工作共计306个月,亲历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湖北的实践,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性和渐进性。回想“光荣在人大30”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有无数难以忘怀的记忆。有位作家朋友建议我把自己的人大经历写成长篇纪实小说,我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精力。素材如创办、编辑《楚天主人》的5800多个日日夜夜,本文竟只字未提(可参见拙文《那一片斑斓的云彩》,原载该刊2009年第9期)。在此还要特别致谢《楚天主人》,我有幸荣获“冰心散文奖”的作品《怀念一位读书人》就发表在贵刊2022年第12期。

      心中藏故事,笔下有文章。夜深人静,我抱病伏案,文思泉涌,正写在兴头上,突然想起约稿的篇幅要求。天下文章不足书,惜墨如金,留白为美,即刻搁笔,就写这些吧。 

(作者系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