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做到“四个突出” 推动“四个转变”
2024年第4期 —— 本期焦点 作者:麻城市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麻城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聚力共同缔造,紧扣群众期盼,以小切口融入全省大主题,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代表行动,努力打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问题,有力推进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丰富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麻城实践。

 

突出贴近群众,推动阵地由“室内”向“室外”转变

市人大常委会牢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打造群众身边的代表履职平台。

把议事阵地建在群众身边。推进20个代表之家、115个代表联络站建设扩面提质,把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应用场景与立法、监督、代表履职等有机互嵌、融会贯通,促进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预算基层联系点融合发展,将代表联络阵地前移到湾组里、广场边,让代表联络工作“向前一步”,群众反映问题“少走一步”。先后建设了乘马岗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广场”“议事广场”、阎家河镇古城村“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黄土岗镇张家墩村“两代表一委员议事厅”、龙池桥街道“人大主题公园”等示范载体,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阵地由室内转向室外,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让代表多渠道听到群众的声音。

把宣传阵地建在群众身边。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与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广场相融合,与宣传阵地、文化阵地相结合。组织人大代表中的律师、警察、法官、检察官开展释法普法活动102场次,惠及群众15万人次。在省人大代表、黄土岗镇堰头垸村党支部书记杨作柱带领下,堰头垸村因地制宜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广场、法治文化广场,创新开展宣传活动,全村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把监督阵地建在群众身边。在乡村集中区、产业基地、园区企业设立38个“人大代表监督岗”,人大代表到岗值班监督、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把人大监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去年以来,通过监督岗收集群众关于乡村振兴、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等各方面问题336个,全部交由相关部门整改到位。

 

突出数字赋能,推动工作由“线下”向“线上”转变

依托黄冈“智慧人大”数字平台,市人大常委会做实信息化赋能,在传统“线下”开展调研视察、收集社情民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履职模式,打造网上代表履职平台,实现网上、网下联动协同、相互补充。

代表活动“上平台”。做实网上代表联络站,建成覆盖全市的135个网上站点,运用信息化平台,各级代表可随时学习相关资料、参加履职活动,及时将问题建议转交联络站或对应的各级人大,确保代表进“家”到“站”履职“不打烊”,联系选民“全天候”。截至目前,网上联络站已发布代表活动667次,极大提高了活动组织效率。

群众需求“码上办”。将全市1713名四级人大代表履职二维码进行公示,群众扫码向代表反映问题,代表发现问题通过“随手拍”功能进行及时交办。“中心塘的塘岸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周家岗王家湾的电线倒塌,需要及时处理”这些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通过网络及时进行了交办。平台运行以来,共收到各类选民诉求3100余件,督促相关部门办结2967件,办结率95.7%。

        服务成效“网上评”。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做实群众意见建议办理“下半篇文章”,对办理情况由群众进行网上点评,对部门履职情况开展跟踪考核,平台反馈群众评价满意率达到98.3%。

 

突出立足岗位,推动履职由“集中”向“经常”转变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行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更加注重帮助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工作开展行动,实现履职常态化。

代表身份亮在日常。建立人大代表公示制度,在各代表小组设置人大代表岗位牌、人大代表信息二维码,让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把身份亮在岗位、把责任亮给群众,激励人大代表找准角色定位、兼顾多重身份、牢记使命责任。

代表履职干在经常。引导广大代表通过“塆组群众会”“小区夜话”等载体,问群众需求、听群众心声、解民生难题。去年以来,各代表小组共梳理形成意见建议1249条,全部交相关部门办结。龙池桥“人大主题公园”建成后,麻城市人大代表、黄狮岗社区党委书记李成波发现,每天到公园休闲、散步的群众很多,大家对公园里“人民当家作主”“有事找代表”等元素很感兴趣,他经常到公园听取群众意见。家住金丰小区的王女士向其反映小区电动车充电难,希望人大代表帮忙推动落实。他认真开展调研,经过多方沟通、协调,不到三个月就建成160个充电桩,赢得居民拍手称赞。

代表责任督在平常。建立人大代表定期培训、集中轮训、拓展外训制度,以训促干、以训提能。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宣传推广代表履职先进事迹,激励代表履职热情、引领代表实干担当。

 

突出活动实效,推动治理由“独奏”向“合唱”转变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引导代表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中找定位、争作为,充分听取民意,发动群众参与,变“要我干”成“我要干”,汇聚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以真情实感找准群众期盼。各级人大代表下沉到最基层,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通过“发现一批、梳理一批、交办一批”等方式,广泛收集乡村建设的弱点、产业发展的难点、民生服务的堵点,梳理形成1196个民生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建立“群众自主解决、镇村协调解决、市级统筹解决”三项清单,有力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麻城市人大代表、阎家河镇古城村党总支书记曾凤英将群众喜欢聚集的古树下、连心桥打造成代表接待点,听取村民需求,发动村民参与,与群众聊天说事,村里“老大难”问题纷纷迎刃而解,如今已成为美丽宜居的省级共同缔造示范村。

以共同缔造汇聚群众力量。按照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广大基层人大代表组织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推动问题快解决、真解决。在肉糕巷改造过程中,鼓楼街道第一代表小组通过代表行动收集居民需求100余条,街道、社区认真采纳吸收,制定改造方案,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发动群众参与“微改造”“微治理”,拆除违建5200平方米,全程零补偿、零纠纷、零上访。改造后,巷道从2.5米拓宽到5米,从过去的“私搭乱建到处有,人人贴着墙壁走,垃圾都丢楼栋口,邻里纠纷常常有”转变成为麻城新晋网红打卡地。

         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认可。积极探索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赋能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的路径,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加装电梯难、物业服务不优等顽疾。引导广大代表围绕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建言献策,推动形成共同缔造“1+7+8+N”政策体系,助力教联体、医共体,城乡公交一体化、供水一体化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