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聚焦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促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着力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格局。
——报告摘录
产城融合 相互赋能
省人大代表、宜都市市长 夏明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强化区域协同融通,统筹推进“人、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2024年,宜都将聚焦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一张蓝图”,推动城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个集中”,走深走实“治水、绘城、绿产、聚人”四条路径。
治水。实施宜都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细化10个五级流域分区、8个子规划。配套制定三年行动方案,确定29项重点事项、40项重点任务,推进新桥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和清江、渔洋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
绘城。积极融入宜昌“一城一区”,加快S254复线,渔洋河大桥等项目建设;聚焦老城更新、新城提质,实施城建项目30个,完成投资12亿元。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布局,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绿产。加快融入“12520”现代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文旅产业为突破,打造新材料、大健康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
聚人。抢抓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试点契机,出台涵盖住房保障、农民进城、主体培育、促进消费等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吸引外出务工回流人员和农业转移人口到县城安家落户。力争新招引各类人才6000人,培育新型产业工人1万人。
以产兴城 以城促产
省人大代表、襄阳市襄州区区长 崔长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我省区域发展整体跃升,三大都市圈竞相发展,襄阳、宜昌分别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1、第2。
作为襄阳都市圈最大的城区,过去一年,襄州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切入口,积极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城市道路畅通及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占地1000多亩的西湾公园建成开园,补齐了城区生态建设短板。引进了温德姆花园酒店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现代化都市成色更足。2023年,襄州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本地农民加快进城安家,还吸引了3200多名省外人口在襄州落户。
加快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建立教联体35个、紧密型医共体2个。全域公交化改造持续推进,全区11个镇已有9个通上城市公交,城镇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编制园区产城融合建设规划,投入7个多亿,推动园区道路、水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5个,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提升三大都市圈发展能级,全面提升城市和产业发展集中度。襄州区将对标要求,坚持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思路不动摇,努力做强主导产业、做优城镇功能,为襄阳都市圈建设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