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以一域之光助力全省精彩 ——宜昌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2024年第2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肖敏 清华 图/吴楠
荆楚大地扬帆再出征。1月30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省长王忠林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频频“点名”宜昌,让出席会议的宜昌市代表团全体代表倍感振奋,引起强烈共鸣。审议中,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新成绩,是一份振奋人心、实事求是、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尤其是报告里诸多宜昌元素:“宜昌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2”“宜荆荆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加速迈向万亿级”“宜昌东部产业新区等标志性牵引性工程加快建设”“宜昌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极大地增强和鼓舞了与会代表们的信心。 代表们表示,宜昌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规”之地,是李强总理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在湖北调研的首站,是省委确定的宜荆荆都市圈中心城市,也是三峡工程等“大国重器”所在地,要切实担负起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的特殊使命,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机遇,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着力打造世界级宜昌,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上成为全省示范区。 勇担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上作示范区 “过去一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力以赴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全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蒙徽在参加宜昌市代表团审议时对宜昌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积极互动。王蒙徽对宜昌提出殷切期望:“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宜昌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认真回答好宜昌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什么、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什么、作为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什么,着力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上成为全省示范区。”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何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如何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代表们展开热议。 “宜昌基础雄厚、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城市特色鲜明。”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在参加宜昌市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坚决扛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积极服务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2023年,宜昌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快于全省、排位靠前的向好态势。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到993个、861个、454个,净增“四上”企业1555家,新增上市公司2家、营收过百亿企业1家。 就宜昌下一步发展,宜昌市代表团团长熊征宇说:“我们将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扛牢省域副中心城市担当,为湖北建设先行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荆楚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马泽江代表及时跟进:“全力强产业、强主城、强县域,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三峡库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宜荆荆都市圈、投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等重大战略和试点见实见效,用情惠民生,坚决保安全,打造宜昌版‘富春山居图’。” 目前,宜昌在建、拟建亿元以上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类项目63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力争到2025年,培育和引进新能源电池产值过百亿龙头企业10家左右,产业链上下游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 “报告中确定的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湖北、扎根湖北的信心倍增、动力倍增。”王皓代表提出建议,“希望加快推进三峡水电增发电量在三峡库区消纳,用以支持宜昌新能源产业及大数据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代表们热情高涨,纷纷围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等方面建言献策。
扛牢责任:在推进省级战略宜昌实施中探索新路径 2024年是宜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关键之年。 代表们认为,新的一年,宜昌一定要锚定既定目标,坚定必胜信心,发扬“学拼抢”精神,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三峡坝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和试点见实见效,以“两扩”“三强”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希望加快建设三峡物流中心,着力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缪昌文代表建议。 徐雪琴代表说,建议支持宜昌成立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联盟,建设绿色智能船舶运营中心和三峡绿色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宜昌打造成为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示范区。 熊征宇代表回应:“今年宜昌将积极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加快‘两园区、两基地’建设。启动实施155艘公务船电动化更新替代三年行动,今年计划更新47艘。力争磷矿运输电动重卡保有量今年超200辆,明年超400辆。” 王蒙徽边听边记,不住点头。他强调,要坚持从源头做起,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从流域上游开始治理,优先筑牢生态底板,夯实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要进一步发挥矿产、绿电等优势,抓住磷石膏综合利用等关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去年以来,宜昌抓实“大保护”,在治山理水中筑牢三峡屏障。编制《长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规划》,持续推进 “四水共治”,全市34个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达到100%,长江出境断面总磷浓度较上年下降25%。跨市州河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等一批经验向全国推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奖”。 要把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巩固提升好,还需要进一步“强动能”,在赛道转换中放大比较优势。 毛耀代表说,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将进一步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建议将宜昌的磷矿开采配额由目前每年1000万吨上调到每年1500万吨,保障宜昌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黄志亮代表说完,聂道静、李万清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出台政策鼓励高等院校专家教授依托高校与中小企业开展科研转化、培养人才。
锐意进取:在扛牢经济稳增长重任中彰显新担当 要彰显新担当,代表们认为,宜昌要在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夯实产业根基,不断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贡献度、支撑力上下功夫;要在深化共同缔造中实现民生新改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上下功夫。 马泽江代表说,今年在强产业方面,力争“3+2”主导产业中新增2个千亿级产业;在强主城方面,聚焦“一城一区”,加快推进新市民中心、城市中央绿心起步区等一批先导项目,促进人口向城区集聚;在强县域方面,推进“双集中”向县市延伸,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力促乡村全面振兴。 夏明海代表说,宜都将加快实施“当枝松宜东”三年行动,为宜荆荆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县域合作经验。李兴兵代表说,过去一年,夷陵全力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区”榜单。新的一年将抢抓重大工程建设机遇,加快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陈华代表表示,当阳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就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宜荆荆都市圈绿心城市。建议出台湖北省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陶瓷行业绩效分级标准,建立本地绩效分级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同步推进陶瓷行业转型升级。黄芳帅代表说,枝江今年将以共同缔造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等为契机,坚持不懈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优环境,奋力冲刺千亿强县。 参加宜昌市代表团审议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云彦指出,宜昌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要进一步做好旅游业发展的“三篇文章”,尤其是把宜荆荆都市圈以及恩施、十堰、神农架等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联动融通起来,形成优质旅游片区,为全省旅游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周正英代表建议:“为宜昌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希望支持和协助宜昌争取国家交通部、长航局等部门支持,批准宜昌相关企业新增两艘以上省际游轮运力,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加快推进两坝一峡游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鄂茶’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创新驱动,促进‘鄂茶’经济振兴。”肖勇代表说,建议通过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茶园纳入碳交易市场,以市场化、渐进化的方式,让全省茶园参与碳交易,依托生态补偿与经济活动双挂钩,能够加快形成生态好转、产业升级、群众受益三方共赢的新格局。 付彩霞代表说,加速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对促进农产品增值和产业增效尤为重要,她建议加强农业产业链科技创新工作。刘建平代表建议,以新时代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为牵引,深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内部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与动能。 要昂扬“精气神”、全面“施好工”、全力“稳增长”,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就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推动工作,抓好省级战略、省级试点“宜昌实施”。 周正英代表表示,宜昌人大将进一步优化法治供给,增强监督实效,充分凝聚各级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为宜昌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