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新贡献 ——武汉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2024年第2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李艳芳 夏方 图/陈海东


  烟波浩渺云水阔,风华荆楚万象新。1月30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武汉洪山礼堂隆重开幕。

“交出了难中求成、竞进有为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省长王忠林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总结全省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表示,过去一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动能转换持续加快,科创优势持续提升,基础支撑持续增强,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胜利完成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报告紧扣中央精神、契合省情实际、顺应民心所望,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省委省政府对武汉寄予厚望,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武汉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武汉元素和武汉亮点频频“出镜”,让武汉市代表团全体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并在审议报告时展开热议。

 

GDP突破2万亿    英雄城市站上新起点

过去一年,全省人民勠力同心、奋力拼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报告指出: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803亿元,增长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在经济大省中增速第一,在中部地区增速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均为中部第一;区域发展整体跃升,三大都市圈竞相发展,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台阶……

“武汉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至关重要,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元大台阶,站上了新的起点。”1月30日下午,王忠林在参加武汉市代表团审议时,充分肯定武汉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强调要胸怀全局、志存高远,永葆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志气,以更高站位、更大气魄、更优作风谋划推动发展,不断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

王忠林指出,武汉要对标一流、追求卓越,激扬打造全球全国标杆城市的豪气,进一步做大城市能级、做靓城市形象、做优城市治理。要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全面提升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底气,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营商环境高地和内陆开放高地。要当好龙头、作好示范,增强引领湖北加快先行区建设的锐气,更好发挥经济增长先锋、产业转型标杆、武汉都市圈发展引擎的作用。

“报告充分体现了湖北作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的使命担当,为我们明确了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路线图、任务书。”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代表在审议时说,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汉经济呈现回升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城市发展能级实现新跃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他表示,武汉将进一步强化担当,知重负重、知责担责,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奋勇争先、敢作善为,努力为全省发展多作贡献。

2023年,武汉市12个区GDP突破千亿元大关,千亿区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市长程用文代表表示,报告充分彰显了对标看齐、对党忠诚的政治高度,顶压前行、难中求成的发展厚度,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奋进力度,心系百姓、造福人民的民生温度。武汉将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强担当、勇争先、善作为,努力以一域出彩为全局增彩。

“过去一年,全省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湖北实际,符合人民期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代表认为,报告赋予武汉更大使命,诸多“武汉元素”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武汉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坚定了武汉发展的信心。

加快转化科教优势、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推动武汉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审议中,武汉代表团的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聚智聚力的思想火花频频闪现。


产业强市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光谷科创大走廊134个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以东风、上汽通用、吉利路特斯、小鹏等为骨干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矩阵加速形成”……报告中,诸多武汉产业发展亮点频现,武汉代表团围绕区域发展、产业转型、智能制造等展开热议。

一年来,武汉产业发展量质并进,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建成投产海康威视、东风猛士等126个亿元以上项目,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7%,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9个、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双智”试点城市验收考核全国第二。

一年来,武汉都市圈建设成势见效,武汉新城中轴线十大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建设深入推进。杜海洋代表表示,下一步全区上下将紧紧围绕高标准建设武汉新城,让中轴线规划图、施工图早日转化为实景图。

一年来,武汉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蓬勃生长,达到100栋。“亿元楼”里,武汉产业正在悄然转型,新动能正在蓬勃涌动。截至目前,江汉区已有税收过亿元楼宇30座,其中包含1座十亿元楼宇。武昌区拔节而起的亿元楼也是其总部经济不断壮大、创新动能集聚发展的生动体现。

报告指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充分激发创新第一动力。2023年,全省创新之力更加强劲,作为“龙头”的武汉表现亮眼。代表们纷纷感叹,科创之城正在积厚成势中赢得主动。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这是近年来武汉高科技产业发展场景的生动描绘。创新驱动,正是武汉跃上2万亿新台阶、实现城市能级新跨越的关键因素。

一年来,武汉科创中心建设提速提效,全球首台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等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武汉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入选国家5G工厂9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一年来,武汉算力澎湃,不断自我超越。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持续提升研发效率 ,半年工作量可缩减到几个星期。城市算力设施不断升级,降低了各类算法的研发门槛,正在迅速满足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信息等数字科技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并催生大量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当前,武汉经开区街头随处可见的“萝卜快跑”,是该区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区的一个缩影。今年,“萝卜快跑”已首次加入“春运大军”行列,市民通过“萝卜快跑”App、小程序一键预约接送机服务,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已在武汉照进现实。

唐超代表表示,武汉经开区将提速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建设,谋划推进车规级芯片项目,做强汽车人工智能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加快建设中国电子100P智算中心。

“人工智能产业起势迅猛,成为最具潜力的‘未来赛道’。”陈晓静代表表示,报告为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优势领域“核心技术池”指明了方向。她建议,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究、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高地。

2024年,注定是武汉从“新”出发、向“新”突破的一年。英雄城市实干笃行,英雄人民昂扬奋进。在湖北发展的新蓝图中,武汉必将描绘出浓墨重彩的新画卷。

 

惠润民生    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老百姓的身边事入手,在‘七个有’上狠下功夫,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报告呈现出的深厚为民情怀,让武汉市代表团的代表深受触动。

2023年,武汉深入推进共同缔造,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支出占比78.8%,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96个,开通运营地铁19号线、5号线二期和国内首条城市空轨,建成户外工作者驿站1094个,各区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69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群众生活条件更加便利舒适,民生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在汉阳江欣苑社区墨水湾小区,经过6轮居民会议,曾经一块约2.7公顷的闲置空地变成了周边居民的休闲之所;在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共同缔造解决了“一老一小”的问题,社区不仅建成开放了社区养老院,投用了幸福食堂,还建成了共享户外儿童乐园等许多便民设施;在黄陂区前川街道德兴社区,围绕居民楼前楼后的环境建设和整治问题,居民、业委会、物业公司齐聚一堂,共商解决办法……一年来,全市共同缔造将基层治理中的一束束微光汇聚成暖阳,让“我”和“你”变成“我们”。

在胡明荣代表看来,社区要在共同缔造中利用群众智慧、集聚群众力量来办好群众的事。胡云代表表示,将继续探索拓展“社区合伙人”模式,汇聚多方合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谈到社区环境面貌的改善,刘佩佩代表的感受是“尊重居民、相信居民、依托居民”。

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和生育友好型社会。朱良如代表建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发展,让“养老”变“享老”。郑艳霞代表建议,加大托幼一体化建设力度,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