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英魂长眠武昌 ——北伐名将曹渊
2023年第12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梁桂莲 图/本刊资料

    1925年成立的叶挺独立团,是在国共合作大背景下国民革命军内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从广东一路打到武汉,奋勇无前、所向披靡、名扬天下。但令人悲伤与遗憾的是,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不幸在进攻武昌城时牺牲,一代名将长眠于武昌。


加入独立团

    曹渊原名新宽,字溥泉,1900年生于安徽省寿县。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计划以此培养建立新型革命军队,北伐中原,统一中国。曹渊得知消息后积极报考,于5月抵达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同年,他在校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曹渊从黄埔军校毕业,被派任教导团学兵连党代表。次年,因在两次东征陈炯明之役及平定杨刘之叛(滇军杨希闵部、桂军刘震寰部在广州发动的叛乱)中表现优异,累升至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九团第一营营长,驻防东江。

    1926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曹渊被党组织派遣至独立团担任第一营营长。同年5月,独立团率先自肇庆进入湖南南部作战,揭开了北伐先声。独立团将士在叶挺、曹渊等同志率领下,迭经大战,屡破强敌,配合友军于711日攻占湖南省会长沙。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北上,于819日攻占平江,击破吴佩孚的汨罗江防线,遂乘胜攻入湖北境内,目标直指武昌城。


勇夺汀泗桥

    吴佩孚丢失湖南之后,紧急赶回武汉坐镇,在武昌以南数十公里的汀泗桥部署防线,试图阻止北伐军进攻武昌。汀泗桥是武长铁路(今京广铁路武汉至长沙段)线上咸宁城西的一个小镇,也是北伐军进攻武昌的必经之地,其地东、南有丘陵起伏,北有湖沼难渡,西有汀泗河阻隔,时逢盛夏,水势大涨,仅有铁路桥可供通行,实为易守难攻之地。1926825日,独立团抵达汀泗桥西南不远的中伙铺火车站,击溃守军,俘虏团长一人、士兵二百余,遂乘胜前进,与第四军第十师、第十二师于次日凌晨抵达汀泗桥。26日上午,各部在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的指挥下向汀泗桥发起攻击,但因吴军战力尚强,又据地利,不能得手。曹渊率第一营在镇南十二师三十六团后方张兴国地区布阵,策应各方。下午,吴军一度集中火力发起反扑,攻至第四军军部附近,独立团奋勇阻击,成功将吴军击退。当晚12时,北伐军乘夜色逼近吴军阵地,强行突击,打开若干缺口,乘胜总攻,至27日上午9时,成功占领汀泗桥,吴军仓皇自铁路向咸宁撤退。是时叶挺、曹渊率领独立团将士自小路奇袭至汀泗桥东北的古塘角,正好赶上吴军撤退部队,发起突然袭击,吴军大溃。当时独立团接到的命令是追击不超过15里,但叶挺、曹渊见吴军已成崩坏之势,又得知咸宁城附近大水纵横,惟有铁路可以通行,若吴军得以重整,坚守咸宁,北伐军必又有苦战,于是果断决定穷追不舍。11时,独立团独自抵达咸宁,立刻发起进攻,吴军士气已崩,又不知来攻部队虚实,仅经半小时抵抗,便弃城北走,独立团乃顺利攻占咸宁,打开了通往武昌城的门户。


血战贺胜桥

    革命军进驻咸宁之后,以第四军为左翼、第七军为右翼,沿铁路线两侧继续向武昌挺进,总计在贺胜桥战场投入兵力近两万人。第十二师与独立团受命担任左翼主攻任务,于29日下午抵达杨林垱阵地前线,控制外围据点。30日凌晨,十二师师长张发奎与叶挺商定战术,决定全力突破敌阵地一点,冲锋猛进,分割包围敌一翼部队以歼灭之。510分,以独立团二营、三营与十二师三十五团为先锋,曹渊率一营部队与十二师余部为后继,向吴军发起强攻,与敌白刃肉搏。吴佩孚亦亲至前线督战,命卫队团持大刀在后压阵,敢后退者杀无赦,吴军是以死守甚力。然而北伐军锐气极甚,独立团奋勇无前,吴军终不能敌,激战至9时许,北伐军完全占领杨林垱阵地,吴军退守第二道防线桃林铺。

    独立团斗志昂扬,继续向桃林铺发起进攻。敌军竭力发起反扑,独立团损失甚重,二营几乎被包围,营长许继慎胸部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曹渊紧急率一营前往救援,才得以解围。至10时许,第四军各部陆续跟进至正面前线,第七军各部也突破王本立阵地,在敌侧后方出现,吴军乃不能复战,退守第三道防线贺胜桥。

    连战不利,吴佩孚羞愤难当,手刃退将数人,悬首贺胜桥上,欲整军再战。然而吴军士气已崩,蜂拥向后逃跑,虽以督战队斩杀至数百人,仍不能止。吴佩孚见大势已去,无奈乘火车逃回武昌,北伐军遂顺利进占贺胜桥,铺平了进军武昌城的道路。

    经过汀泗桥、贺胜桥两大战,独立团名扬四海,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曹渊这个26岁的年轻人,也成为时代瞩目的北伐名将之一。


牺牲武昌城

    攻克贺胜桥之后,北伐军以第十师为先锋追击部队,沿铁路线星夜前进,于831日晚抵达武昌城外的洪山。独立团与第四军其余部队于91日赶到,第一军、第七军、第八军的部分友军也陆续抵达武昌附近地区,对武昌城实现了合围。武昌城周围二十余里,高三丈有余,地势险要、守御充备、坚固异常。守将陈嘉谟、刘玉春都对吴佩孚忠心耿耿,守军也多为吴佩孚嫡系部队,战斗意志较坚决,实在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北伐军自出发以来,所向无敌,攻无不克,因此对攻打武昌城的难度未免有些认识不足。93日晨,北伐军以第一军、第四军、第七军各一部向武昌城发起第一次攻击,遭敌军以强大火力居高临下攻击,损失惨重,未见希望,一小时后被迫停止。

    3日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抵达武昌余家湾车站,召集前敌高级将领会议,下令“武昌限于四十八小时内攻下”。攻城计划下达之后,各军纷纷组织奋勇队,承担突击强攻任务,叶挺独立团也决定以曹渊率领第一营为奋勇队。曹渊接受任务后,立刻召开全营会议进行动员,战士们斗志高昂,皆怀必死决心,誓克武昌城。

    5日凌晨3时,北伐军向武昌城发起第二次攻击,曹渊率第一营将士渡过护城河,突进至宾阳门(在今武昌大东门)下,升起云梯强行攀登。然而敌军火力甚猛,将士伤亡极重,一连连长莫奇标死于城下,三连连长高超死于梯上,终不能登城。至黎明时分,曹渊向叶挺起草书面报告称:“天已拂晓,进城无望,职营伤亡将尽,现存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如何处置,请指示!”遂亲上云梯登城,身中多弹,仍坚持攀上城楼,高呼“革命军万岁”而坠下,英勇牺牲。

    是日之战,独立团一营几乎全军覆灭,其余各奋勇队也均未成功,至正午,不得不停止进攻。北伐军自此汲取了教训,改对武昌城采取长期围困战术,同时分兵迅速夺取汉阳、汉口及湖北各地,使武昌沦为孤城。至1010日,武昌守军力竭,北伐军乃发起最后总攻,重建的独立团一营将士在营长孙一中的率领下,奋勇登上武昌城楼,完成了曹渊攻克武昌的遗愿。

    曹渊牺牲当晚,叶挺派人至城下将其遗体抢回,观之痛哭失声。1927年初,独立团在洪山南麓修建了烈士墓(在今武昌街道口),合葬曹渊与其余攻城阵亡将士于其中,立碑上刻“精神不死”四字,中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北伐攻城阵亡官兵诸烈士墓”,右刻曹渊等191位烈士英名,左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诸烈士的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无产阶级的牺牲者”四语。

    1986年,陵园内新修建的曹渊烈士纪念碑碑高2.5米,正面刻有曹渊黄埔一期校友徐向前元帅所题的“曹渊烈士纪念碑”七字,上立曹渊半身铜像,背嵌曹渊生平大理石碑记。时有游人前来,致敬先烈,表达人民的缅怀之情……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