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汉口江滩的江岸区长春街上,一栋青灰色外立面的砖石混合结构四层老楼静静矗立。不同于周围的繁华喧嚣,地处闹市之中的这栋老楼显得格外低调质朴,这就是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它不仅见证了中华儿女在武汉抗击日寇、救亡图存的英雄壮举,而且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内外事机构——中共中央长江局国际宣传组的诞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武汉逐渐成为领导中国抗战的重镇。同年10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建立。同年12月,中共中央设立长江局,统一领导南方各省的党组织和抗日运动,中共中央长江局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内办公。这标志着以领导全民族抗战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境内获得合法地位,获准公开活动,亟需向人民大众和国际社会系统阐述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争取赢得中国人民的拥护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支持。因此,1938年4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了由周恩来领导的国际宣传委员会及其常设办事机构国际宣传组,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设立的党内外事机构,其公开办公场所设在法租界吕钦使街(今江岸区洞庭街冷冻厂一带)。
中共中央长江局国际宣传委员会对外称“八路军国际宣传委员会”,委员会由周恩来、王明、博古、凯丰、吴克坚、王炳南组成,工作人员有王安娜、许孟雄、毕朔望等人。国际宣传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国际宣传组的主要工作是翻译毛泽东撰写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积极向国际刊物撰稿投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加强对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的统战工作,接待外国政府驻华使节、媒体记者和友好团体的来访。
国际宣传组积极发展民间外交。先后接待史沫特莱、斯诺、白求恩、路易·艾黎等外国友人来访,周恩来亲切会见他们,深入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帮助他们坚定对中国必将赢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国际宣传组勇于政党外交破冰。周恩来在武汉会见了美国总领事约翰·戴维斯(John Davies),对罗斯福总统代表美国人民捐款100万美元援助中国抗战表示感谢,并同英驻华大使卡尔等也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国际宣传组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外事机构同英美驻华使节直接交往的先例,打破了国民党垄断的同英美外交渠道,为开创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外交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宣传组高度重视与国际媒体驻华记者开展交流合作。周恩来要求国际宣传组经常联系40多名国际媒体在汉记者,邀请他们参加中共代表团举行的每场记者会,向他们提供包括《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内的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资料,重点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等。同时,通过与国际媒体和驻华记者的广泛交流,国际宣传组的工作人员也获悉许多重要国际舆论动态,为党中央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国际宣传组重点开展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统战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日军的严密封锁,身为自由港的香港取代沿海港口城市成为中国与海外贸易的中心。为加强港澳同胞的统战工作,国际宣传组明确把香港定位为“国际宣传及华侨运动的中心地区”。1938年1月,周恩来同英驻华大使卡尔在武汉协商一致,中国共产党可在香港设立不公开的八路军办事处。随后,在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国际宣传组的领导下,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很快成立,主要负责接收转运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捐助或帮助采购的紧缺药品、医疗器械、武器装备和战备物资等,动员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对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联系渠道上的垄断,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路径。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即将结束前,国际宣传组随中共中央长江局撤离武汉。国际宣传组虽存续时间不长,但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肩负外宣职能的党内外交机构。国际宣传组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讲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动人事迹,积极发展民间外交,突破陈规推动政党外交,丰富拓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路径,为初创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事工作开创新局,为成功塑造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国际形象作出重要贡献,也为中国共产党获得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认可与支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