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5万亿元,县域GDP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0%以上,GDP过500亿元县市区达到25个、千亿级县市区达到6个。近几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较快,2021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2.95亿元,占全省的59%。目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足:
县域中小企业已从星光点点到满天繁星。截至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中小企业1.6万家,在这些企业中还诞生了2357家省级、47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增速均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县域有着厚实的闲置“休眠”资产。各地都建有省级、国家级开发区,有着招商引资的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储备。县域企业由于近几年来疫情、转型、融资等因素影响,目前县域发展较好的企业还有近1/3的产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同时,县域创造的知识产权融资潜力较大。2021年,全省专利授权15.5万件,其中县域授权超过6万件,而全省专利质押融资仅40.89亿元,融资空间大。
县域的地方性金融业活跃。农商行、湖北银行已成为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主力,融资份额越来越大,深受县域青睐,一定程度缓解了县域企业融资压力。据报道,全省农商行2022年一季度末,各项贷款余额6589亿元,存款余额10365亿元,存款规模在全省率先过万亿,增量再列全省金融机构第一。
湖北的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发展县域经济,还应大力撬动县域存量资源,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助推我省县域经济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建议:
在全省统筹规划,有序引导推动各地重视、实施县域存量资产资源盘活,激活存量资产,做好做大存量经济。目前对于已建成项目,因流动资金等多方面原因未达产、没有发挥预期效益的项目较多。我省在项目支持上大多支持新改扩项目,包括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技改项目和招商项目。但这类项目有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若对这些项目加以引导,用有限政策来撬动这些存量资产,将会起到吹糠见米的效果。建议政府重视盘活存量资产,可在全省中小企业中筛选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产能没有完全释放的企业,并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做大的企业进行试点,通过财政、信用等多种方式给予企业融资,签订融资目标责任书。通过试点示范,既快速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又撬动县域经济发展。
进一步做强做大地方金融,使地方银行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融资的主力行。一是鼓励支持财政对湖北银行、农商行加大投资入股,并以各地财政投资比例予以放大贷款融资额度,建立稳固的地方金融支持的融资平台,成为县域融资的支柱;二是鼓励支持成长、诚信企业以债转股,做大地方银行蛋糕。按入股比例放大2-3倍放贷,使企业债权变股权;三是鼓励支持和考核各个银行,以存贷合理比例为杠杆,撬动银行存款、贷款,贷款比例低于存款比例或存款比例高于贷款比例要进行年度考核和调整,充分发挥各银行在县域市场主体放贷的积极性。这样做既有利于县域企业融资发展,又有利于地方金融收储及贷款的资金平衡。
协调鼓励推动各地金融机构加大专利质押融资。县域系经济发展主力,也是创新创造的主要来源。目前县域专利质押融资较少,融资的潜力巨大,建议协调制定金融机构认可的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范和管理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质押融资业务,帮助高价值知识专利在加快成果转化中打通转化资金瓶颈,使众多的专利成果进入市场融资和出售转让,让企业创新既有成果体现,又有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