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理解人大代表履职的实践之维
2023年第5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胡弘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人大代表是由宪法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通过一系列的履职实践,身体力行执行好代表职务为人民服务。新时代背景下,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断理念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载之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之于人大代表履职。“如何做好人大代表”尤其是“如何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构成人大工作的一项核心任务,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为回应新时代做好人大代表的新要求,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编写了“如何当好人大代表丛书”,包括《如何做好人大代表——一个老代表的学习、认识与实践》《如何提好代表建议——一个老代表的学习、认识与实践》《如何写好代表议案——一个老代表的学习、认识与实践》。 代表履职常学常新,细照笃行。作为一位有着20年丰富经验的“老代表”,周洪宇早在10余年之前就已经出版了关于代表培训工作的论著,一直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研究如何当好人大代表,现如今更是立足自身长期代表工作中对人大代表的认识和实践,再次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梳理,以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做好代表工作、服务社会提供宝贵的依据和参考。“如何当好人大代表丛书”就是作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调整框架重订体例、增加内容、汇集案例、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增加自己在2003年至2022年的实践经验和认识体会后整合形成的。丛书注重应用与操作,力争读者尤其是新代表“一读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行”。作为丛书的“入门本”,《如何做好人大代表——一个老代表的学习、认识与实践》一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依次为“基础知识”“代表体会”“实践案例”,整体布局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体系性构造,字里行间中展示出了作者扎实的理论素养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也正如他形容自己是“人大的岗位,代表的职责,学者的本色”。 上篇的“基础知识”部分,从整体上对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进行了概述。总体而言,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包括会议期间的代表工作和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两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其中,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的工作是指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代表职务,行使代表职权的总称。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主要包括:做好会前准备工作;审议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报告和议案;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参加各项选举和表决;提出质询案、罢免案、特定问题调查案,以及提出询问等等。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则是与代表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密切相关,构成做好会议期间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参加视察、检查和专题调研;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应邀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应邀参加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的立法调研和其他工作调研;应邀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人大专门委员会会议,应邀列席原选举单位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原选举单位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联系人民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等。结合上述人大代表履职实践系列事项的概述,根据人大代表的不同功能导向,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类型可以划分为议决型履职、监督型履职和回应型履职三类。 中篇的“代表体会”汇聚了作者结合自身的代表履职经验,对“如何当好人大代表”“如何做好新时代代表工作”两个重要议题做出的全面、深刻的论述和总结。其中,“为谁当代表”“当怎样的代表”“怎样当好代表”构成当好人大代表的三大核心问题;方法论上,则要求正确处理好“集体行使职权与代表发挥作用”“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代表行使职权与接受监督”“执行代表职务与个人职务”“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五对关系。新时代代表工作的推进则要求进一步“把握新时代代表工作的新形势、新定位、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开创代表工作新格局”“全面加强代表能力建设”。由此可见,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呈现出一种“代表个体履职”和“大会集体履职”的双轨并行模式。就“代表个体履职”而言,人大代表的个体履职指代表仅靠个人就能实现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如“代表的言论免责、代表的人身权保护和言论、表决豁免权”“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等。围绕着人大代表个人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建设要求,作者有着自己的十字箴言,把做好一名人大代表的经验总结为“激情、勇气、执着、理性、智慧”。“大会集体履职”集中体现为人大代表参与大会集体履职,聚焦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集体主导制,包括集体的决策、集体的领导、集体的行动、集体的责任,侧重集体对个体的引导。 下篇“实践案例”中,则是通过大量生动的履职实例,展示了一名有着20年资深经历人大代表履职的睿智与热情。作者长期聚焦自己的专业领域,关注国家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至今共提交议案、建议400多件,平均每年超过20件,集中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残疾学生教育完全免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健全财政长效保障机制”“促进中部崛起,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大领域,其中近七成被采纳。除了自己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外,作者还特别注重平时回归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掘现实问题,常常奔走于实地一线对实际问题进行调研,同时善于运用网络渠道,关注广大网友的切实之需。对此,作者总结了三点核心要义:做好选题、发挥专业优势和善于借助“外脑”。更进一步而言,人大代表履职生动实践所蕴含的内在逻辑,至少可以从宏观层面的制度安排、中观层面的平台组织依托和微观层面的个人载体三个层面展开分析。首先,人大代表履职的探讨是置于代表制度这一范畴下展开的,代表制度无疑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因此人大代表履职实践首先即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语境中进行的。其次,人大代表履职实践依托于人民代表大会的集体平台,从活动发生的时间和序列上看,无论是人大会议期间还是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均离不开人民代表大会这一集体组织依托。最后,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络者,通过联系人民群众的环节,积极密切关注社情民意、回应民众真实所需。 人大代表承载着人民的期盼,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涵和要求,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充分凸显了人大代表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构成人大各项工作的实际推动者,力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的思考和研究,无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推动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人民群众了解人大代表履职的实践逻辑,加深全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营造尊重人大代表的良好氛围。 周洪宇作为一位经历了20年履职“长跑”之路的“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在与时俱进代表工作思路的指引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长期的代表工作中总结了系列履职经验。“如何当好人大代表丛书”的问世,承载着一位老代表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盼。《如何做好人大代表——一个老代表的学习、认识与实践》一书,更是面向整个社会,以生动而不失严谨的语言文字,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人大代表的基本履职情况,思民之所思,解民之所急,传递对广大群众的真切关怀。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