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以医者仁心诠释履职初心 ——记全国人大代表谢志斌
2023年第4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文/宋红波 赵彩云 图/周洋

医疗查房、业务查房、呼吸内科专家门诊、医学讲座、行政管理会议、研究生指导......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孝感市社会福利和医疗康复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谢志斌的工作表上,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我执业的初衷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只要患者有需求,医院有需要,我就一定在。”这是谢志斌经常说的一句话。

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谢志斌既自豪,又忐忑,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职,他经常挤时间深入街道、社区、医院、福利院、养老院等地调研,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传递基层民意,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精进医术,当好百姓健康守护人

1999年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谢志斌成为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一名医生。24年来,他怀着一颗医者仁心,用精湛医术当好百姓健康守护人。

2004年,谢志斌被选送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进修呼吸内镜技术。在那里,他接触到大量被晚期肺癌折磨的患者。当时,孝感市医疗系统对肺癌介入治疗的手段缺乏,谢志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呼吸内镜技术带回去,为全市广大患者提供更优的诊疗服务。

为此,他不断钻研学习,虚心向业内行家请教,反复琢磨每个经手的病例,学习笔记就记录好几本。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在有限的进修学习期间,掌握了电子支气管镜和内科胸腔镜介入治疗等10余项新技术,回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原来的岗位后,他又牵头组建业务攻坚小组,毫无保留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身边同事,为疑难呼吸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更多更精准手段,大大提升了全市呼吸专科诊治水平。2006年,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成功创建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当时全省仅4家。

20213月,谢志斌担任孝感市中心医院业务副院长,分管医护、院感、公共卫生等工作。他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普外科等20个学科成功创建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让全市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优质医疗服务,也为孝感创建省级区域性医疗中心奠定了基础。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谢志斌无惧困难和危险,逆行一线,担当重任。

在急危重症病房里,常需要给患者做床旁支气管镜灌洗及吸痰等气道管理,这是一项直面新冠病毒的操作。“我先来!”谢志斌总是带头先上。戴着护目镜理论上可减少气溶胶传播,但护目镜起雾会影响操作视野,为了提高支气管镜效果,他从不戴护目镜。这一举动,大大减轻了一旁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思想负担,也增强了大家共同战胜病毒的信心和决心。

在疫情最为严峻阶段,孝感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每家医院,都留下了谢志斌的足迹,每次会诊莫不星夜方归。为了会诊方便,他在办公室支起一张行军床,一住就是3个月。

因表现出色,20209月,谢志斌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挑战自我,争做特殊群体关爱者

202210月,谢志斌服从组织安排,挑起市社会福利和医疗康复中心的重担。为了更好更快适应新岗位,作为“一把手”,他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学习,迅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发挥自身优势,为市社会福利和医疗康复中心发展带来新气象。

该中心以前申报精神专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没有成功。谢志斌利用自身医疗管理专家优势,围绕创建目标和要求,通过强化学科亚专业分组、进一步完善精神专科新技术、重视人才培养等针对性措施,提升医疗质量。今年2月,该中心精神专科成功创建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

谢志斌注重医疗质量和内涵建设,在市社会福利和医疗康复中心推行常态化医疗业务查房,促进科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中心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特殊群体更需要被社会关注,更应该得到呵护!”谢志斌借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契机,提出了“强化地市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人才建设”的建议。他建议,国家和省级层面要统筹区域医疗专科均衡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实行引进人才跟踪培养,切实吸引、留住、用好高质量医疗人才,推动地市级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深入基层,当好广大群众代言人

作为一名医疗战线的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是谢志斌关注的重点;作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他对履职一丝不苟。

回顾过往工作经历,谢志斌留意到一种现状:不少需要长期医疗护理服务但达到出院条件的老年患者,宁愿留在医院,也不愿去养老院或康养中心。“因为医院里有专业的医生护士,还能享受医保报销。”谢志斌了解患者心理,同时他又担心,这样会导致医疗资源过度消耗,而养老资源闲置。为此,他向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加强医养融合养老建设”的建议。

经过前期走访调研,他发现我国老年人口呈现规模大、增长快、慢性病患病率高、高龄失智失能化等特征,很多大病康复期、慢性病老人往往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与普通养老机构相比,医养融合养老机构优势明显,不仅能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还能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心理治疗、临终关怀等服务。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保障供给成为家庭所盼、社会共期。

目前,由于普遍存在医养融合中医疗费用报销会挤占有限医保资源的误区,导致医保报销不畅通,加上政策层面对医养融合服务和安宁疗护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失智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险制度未能全覆盖,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制约。

谢志斌在提交的建议中,对加强医养融合养老建设给出了十分清晰的思路:首先,要健全医养融合机构医保资格准入机制,并完善相关监管措施。医保部门对医养融合机构医保定点资质及报销标准要进行核定,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完善医保结算方式,避免“套保”“骗保”“断保”现象发生。其次,要加大对医养融合服务和安宁疗护政策的支持力度。对医养融合服务和安宁疗护工作机构,应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并将相关费用纳入医保及其他补充医保范畴。最后,要大力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国家层面应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省级层面要加大试点申报指导力度,优化保障政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早日落地落实;市级层面要建立结余资金划转、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元筹资渠道,着力搭建系统,确保“闭环管理”。

“希望国家层面能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为养老事业和精神专科的区域性发展带来一些变化,积极推动民生和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谢志斌说。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