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坚持完善创新 深化民主实践
2022年第10期 —— 监督广角 作者:文/许贤德 图/薛勇
荆门市掇刀区人大常委会以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以省人大常委会“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为主题的“代表行动”为载体,规范履职服务新平台,创新履职活动新方式,健全履职保障新机制,办好暖心实事惠民生,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一、坚持对标新要求,平台建设抓规范 区人大常委会着力推动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建设工作,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个模板抓规范。坚持资源共享、因地制宜,按照荆门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十有”要求,结合掇刀实际,在认真调研基础上,主任会议多次研究讨论、多次修改完善,统一设计制定了符合掇刀特色的代表履职平台“1+5”建设模板,即一块牌子、五个版块(室标、人大代表亮身份、旗帜鲜明讲政治、代表履职有规范、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并按此模板高起点、高标准规范推进全区“家室站”建设。 一批平台创特色。由主任会议成员、机关各专(工)委室、镇(街道)人大分片包联“家室站”建设,指导各“家室站”按照统一规范的模板,结合所属代表特长、行业特色、地域特点,在选民较多、辐射区域较大、代表作用发挥较好的农村、社区、企业及主导产业链上精心打造特色“家室站”。建设了选民众多、配套功能齐全的油城社区代表小组活动室,处于产城融合前沿阵地、汽车产业园所在地的人大代表石堰联络站,在优质肉牛全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华中农业公司联络站,小微企业集中、流动人口密集的人大代表立升环保代表联络站等。目前,全区6个镇(街道)已升级完善代表之家(代表小组活动室)16个、设置新建特色代表联络站26个,畅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本台账记成效。为减少基层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如实反映各地代表活动开展情况,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借鉴外地经验,统一印发“小组活动记录簿”,记录簿对应“1+5”模板建内容,及时规范、全面详实记录代表学习培训、代表履职活动、代表接待选民、代表建议办理、代表述职评议等内容,切实做到有活动、有记录、有处理、有反馈。区人大常委会不定期对台账登记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将台账作为代表年度述职评议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探索新方式,履职活动创特色 人大机关是代表机关,区人大常委会把服务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将创新代表履职方式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抓手,探索出“代表履职小组”这一活动方式。 紧跟时代,瞄准“痛点”。代表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代表活动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反映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要求。”一直以来,各级人大都是以代表小组为基本形式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面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形势新要求,代表小组活动频次不够、形式单调、活动覆盖群众面偏窄、活动灵活性时效性不足等“痛点”也逐渐显现出来。经过前期广泛调研、外出取经学习,区人大常委会认为在代表小组作为基本形式的前提下,开展代表履职小组活动是非常积极可行的探索创新,能够较好适应和丰富代表活动,拓宽活动内容和成效。 切中要害,解决“堵点”。推行“代表履职小组”活动方式,就是坚持在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前提下,将每个代表小组按照3至5人一组划分为若干个履职小组,开展灵活多样的代表履职活动。按照就近组织、便于活动、相对固定的原则,将全区16个代表小组340多名四级人大代表划编为69个代表履职小组,并全部安排进家入室到站,要求每个代表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每个履职小组每月单独或灵活开展一次活动,这样在基本不增加代表负担的同时,做到了“三更”:即活动频次更高,每个履职小组每月只开展1次活动,结果是代表活动到处有、周周有、月月有;活动方式更灵活,不受时间、人员、地点的限制,“随时接单开工”成为现实;活动内容更丰富,每次活动一个主题,小切口直击“靶心”,代表更有成就感,群众更有获得感。 注重融合,打造“亮点”。注重将代表履职小组活动与“一下三民”活动、社区治理“红管家”品牌创建等有机融合,让丰富多彩的代表履职小组活动成为常态,呈现“亮点”,取得成效。小平台释放“大能量”。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小事,结合天气炎热、白天务工等实际,履职小组在村、社区扎实开展“凉亭漫话”“广场夜话”“村湾夜话”等暖心“小行动”62次,用拉家常的形式收集到了开放石化片区文化体育场馆服务周边老年人、城南新区部分楼栋房屋立面水泥装饰框架风化、擅自改变住房结构等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民意”问题5件,并由区领导进行现场交办,得到较好落实,用实际行动擦亮了群众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产业链谋划“大发展”。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依托建在化工、汽车、肉牛等产业链上的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履职小组,走访市场主体186家,收集意见建议372条,经认真梳理汇总,重点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停车难、招工难、产城融合度不够等重点问题,再次进行调研,并及时转办交办。目前已修建公共停车位4000余个、与省内外11家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全区产城融合规划已编制出台,充分发挥出了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的作用。“红管家”兑现“大民生”。聚焦“红管家”基层治理品牌创建,依托16个代表之家(室)、26个代表联络站、69个履职小组,围绕网格小单元,采取“坐诊+巡诊”方式,把代表联系群众的窗口建在群众家门口,实现民意在“格”中提、事在“格”中办。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累计入户走访群众7680多户,帮助解决杨湾路社区视频监控全覆盖、华科路和麻矿路开通红绿灯、下水管网改造等基层治理问题124个,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三、坚持完善新机制,激发活力强保障 区人大常委会从健全机制入手,创新工作思路,畅通联系渠道,激发履职热情。 做实“双联”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双联”工作的通知》,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相对固定联系3至5名区人大代表、每位区人大代表相对固定联系3至5名群众,并建立台账资料,常态化推进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代表与选民联系交流互动。5月以来,全区180余名区人大代表共走访联系群众1000多人,收集整理意见建议200多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50余件。 开展“双参”活动。主任会议成员和专(工)委室负责人带头参加、指导服务代表小组和履职小组活动,即固定参加所在和包联代表小组的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灵活参加多个履职小组的活动,每年不少于9次。特别是在灵活参加履职小组活动方面,方式更加灵活自由,既可参加所在履职小组的活动,也可接受邀请参加全区其他履职小组开展的活动,还可就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确定活动课题,组织熟悉这方面情况的代表,组成专题履职小组开展活动。“双参”活动的开展,切实丰富和提高了代表小组和履职小组活动的实效。 推行积分管理。按照正向引导、全员参与、有效管用、简便操作的原则,制定了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办法,从代表能力素质、履职活动、作用发挥等方面,对每个代表履职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积分管理,做到每季度一汇总、每半年一通报,积分情况集中进行“晾晒”,通过积分管理,代表之间、代表履职小组之间形成“比学赶超”良性互动的局面,保障和促进了代表履职活动持续有序开展,代表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作者系荆门市掇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