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对机关工作的几点规律性认识(上篇)
2022年第9期 —— 调查研究 作者:文/王润涛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弄砸。机关工作是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中也有诸多规律可循。结合31年的机关工作经历,把自己的一些感悟梳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规律一:讲政治贯穿于机关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 党政机关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第一要求。讲政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诸多方面。要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守政治信仰,筑牢理想信念,自觉加强政治历练,炼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讲政治,要胸怀“国之大者”。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国之大者”就是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对“国之大者”领悟到位,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避免谋划和推进工作中的缺位、错位、出位;才能时时处处事事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把本地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工作要求落实落细落具体,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在机关,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有着具体指向和要求的,不能纸上谈兵、空喊口号,要实实在在落到工作中去。凡事都要从政治上考量。比如,经济发展、扫黑除恶、精准扶贫、环境治理、疫情防控……等等,归根到底都是政治问题,千万不要在这些事情上犯迷糊,要做政治上的“清醒者”“明白人”。讲政治,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把什么事都上纲上线,要注意避免“低级红、高级黑”,闹政治笑话。
规律二:认知水平决定你的思维与行为 如果把思维比做一部复杂的机器,那么心智模式就是驱动这部机器的底层操作系统。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些人看到的是只剩半杯水,所以很焦虑、很消极;有些人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所以很开心、很积极。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你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你做出的选择,反过来就会决定你的人生。《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鲁迅说《红楼梦》里的焦大绝不会爱上林妹妹,为什么?因为思维和认知的差异。同事之间的矛盾、上下级之间的分歧、互联网上的争吵,往往也由此而产生。 优化心智模式、提升认知水平,一靠学,二靠思。 干部是干出来的,也是学出来的。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信息“裂变”,是一个加速时代、跨界时代、迭代时代,如果我们不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就无法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 学习既是一件快乐事,也是一件苦差事,如何长久地保持学习激情、提高工作效率?其奥妙就是在学的过程中结合工作,在干的过程中感悟学习,互相启发促进。有人认为,一个人一生中90%的学习都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要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所学之知识,犹如含金的矿石,只有将其打碎并加以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而这个熔炉,就是我们思索的大脑。“学而不思则罔”。要善于思考,独立思考,唯实求真。多问为什么,多追根溯源,弄清“来龙去脉”,辨清“前因后果”,这样才能把握规律、把握趋势、把握潮流、格物致知。知识只有消化了以后才有能量,不然就是智商中的脂肪。思考正是促消化的过程。既做知识的“存储器”,也做知识的“处理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学习方式,始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切实把看到的书、文章转化成信息、框架乃至智慧,形成一套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 思维决定格局和境界。一个高认知的人,能够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型,看到事物的整体和多面性,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诸葛亮之所以能写出《隆中对》这样战略级的研究咨询报告,是因为诸葛亮有大格局,能跳出荆州谈荆州,立足全局,纵观天下大势,作出合理判断,为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决策参考。
规律三:本领和能力是竞争利器 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满足两条: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前者表明选择和方向很重要;后者表明方法很重要。方法,说白了就是本领和能力。过去,人们追求“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现在,机关工作主要内容是办文、办会、办事“三办”。由此,评价一个机关干部,有三条标准: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 开口能讲。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严厉批评某些干部“不会说话”:“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作为机关干部,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表达出来。要通过认真学习和不断锻炼,做到会议发言时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言简意赅、言之有物;汇报工作时突出重点,层次分明,语速适中、声音宏亮,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电话联系事项时简单明了,表述准确;接待群众来访时热情客气,讲解有理有据。要利用“三会一课”的机会,或者多开处室讲评会,让一般干部大胆讲,领导给予点评指导,多锻炼年轻人。这里推荐一个管用的训练办法:在向上级汇报前,先向自己汇报一遍,用5分钟时间把一件复杂的事情讲清楚,把你了解的情况和你的看法表达清楚。养成了这个习惯,发言讲话也会比较简洁,不会东拉西扯,不着边际,长篇大论。 提笔能写。邓小平讲,革命要靠“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毛泽东在西柏坡用408封电报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见文字的重要作用。在和平年代和建设时期,文字综合能力不仅是衡量个人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也影响着机关处理日常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能。目前,机关普遍的现状是写手难求、写手难得,理论水平和文字功夫强的同志成为稀缺资源。文稿工作出现三个“一般”:一般人不愿意干、一般人干不了、干的人不一般。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企事业单位,会写材料都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广大机关干部要把提升文字综合能力作为基本功,加强日常锻炼和训练,做到好学、多读、常看、善思、勤写,假以时日,一定会激扬文字,写出锦绣文章。 遇事能办。机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解决的,叫相容性问题;一类是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的,叫非相容性问题。解决相容性问题,主要是“三办”——按法规办、按程序办、按职责办。解决非相容性的问题,就得靠发挥聪明才智,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或是把非相容性问题转化为相容性问题,或是用特殊的思维方式找出解决非相容性问题的最佳途径。松下幸之助说:“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这就好比爬台阶,每一阶都有每一阶的问题。只有当你能够不断发现不同阶段的关键问题,解决掉那些看似难以解决的核心障碍时,你才能持续贡献出色的业绩和价值,并在职场上获得指数级成长。人们在日常工作中也总结了一些成熟的办法,比如,急事稳办、大事细办、轻事重办、熟事生办、生事慎办、特事特办、有事快办;紧急事立即办、复杂事合力办、包保事盯着办、超范围事提级办,等等。 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是抓工作促发展的有效方法和实践路径。问题、目标、结果是事物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一体三面。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要推动机关干部抓工作促发展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坚持目标导向,就是咬定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前进。坚持结果导向,就是用实效来说话、以实绩论英雄。任何工作都要追求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规律四:奋进是最美丽的姿态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生命需要不断激活,工作必须永远在状态。青蛙在温水里待得太久,就会跳不出来,此为“温水煮青蛙”;人如果太闲适,就容易生出事、干坏事,此为“无事生非”。杨绛先生讲,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博的年纪,却想太多,做太少。 目前在机关,确有一些“佛系”“躺平”的现象,这与时代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不干就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干部成长是一个逐步历练的过程。守成者没有前途,奋进者才有未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把工作当事业而不是当职业,做一个自驱型、自燃型的人。这类人持有正确的目标,善于寻找事物背后的意义,具有专注解决问题的最佳效率。这种人具有浓厚的主人翁意识,能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超级演说家2015年冠军刘媛媛有句话打动了无数人:我并不算多么优秀,只是足够主动罢了。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结果。一旦开始行动,问题就会变得很少,焦虑也会得到缓解。省直机关的处长、市县机关的科长既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当“项目经理”“施工队长”,时刻保持昂扬斗志和干事激情,不弃微小、不舍昼夜,不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先生”、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非不分的“东郭先生”。 尽职尽责是机关干部起码的职业道德,“不作为”是机关干部最大的耻辱。责任有三重境界:知责—尽责—负责。 首先是“知责”。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才知道该如何做好工作。《礼记》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说的就是工匠实名制。在陕西兵马俑坑出土的上万件青铜兵器中,每一件兵器上都刻有各级管理者和制作者的姓名,且兵器工艺的精准度误差仅为0.8至0.02毫米,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是“尽责”。社会和单位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只有人尽其责,才得以正常运转。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可能导致车辆刹车失灵,可能导致飞机失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不能成为那颗松动的螺丝钉,不能让自己掉链子。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各行各业就会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第三是“负责”。担当是干部的本分,如若不想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就是丢了本分、失了本职。什么是缺少担当?就是遇事绕着走,办事拖着走,工作推着走,敏感问题不敏感,处理问题不主动,总是“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好了”,经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经常置身事外、置若罔闻。对大事要事熟视无睹,死守职责边界,总说这也不是我的,那也不是我的。这样干,哪个领导能够放心把一个部门或者一件重要事情交给你? 体制内工作有个“二八定律”——20%的人承担了80%的事情,干出最突出的成绩;剩下80%的人只干了20%的活,并且只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要争取成为那20%的人,而不是沉默的大多数。接手的工作要用尽全部力气,出手的工作要代表最高水平。坚持高标准,敢于与优者对标、与强者比拼、与快者赛跑,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抓好工作落实。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本文系作者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讲授党课的内容节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