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宜城市人大常委会: 紧盯三个环节 激活“代表联络站+”作用
2022年第9期 —— 监督广角 作者:文·图/刘贤东

    今年以来,宜城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建、管、用”三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高效率运行,做到分类引导,突出特色,精准对接多样性需求,不断激活“代表联络站+”作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上下功夫,小空间成为大舞台

    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委室负责人、各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为成员的代表联络站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规范联络站(点)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联络站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功能作用,高起点推进联络站点建设工作。二是明确建设方向,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实用管用、共建共享”的思路,选择在特色产业地和镇(街道)人员聚集地建站,方便代表和选民“双联系”,增强联络站的影响力。目前已形成“市级特色站+镇(街道)中心站+村(社区)联络点”的全覆盖格局。三是积极营造氛围,制定《宜城市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考评办法》,定期开展联络站建设现场观摩活动,组织联络站建设评比,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分别对一类、二类、三类联络站给予经费补助,进一步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代表联络站点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整体推进,形成区域覆盖。采取“学、带、包”的方式,整体推进代表联络站点建设。一是“学”,组织部分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外出学习联络站建设的先进经验,着力补齐宜城联络站建设短板弱项。二是“带”,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在部分镇(街道)先行高标准完成5个联络站的建设任务,进一步总结经验,并逐步向全市推开。三是“包”,坚持大员上阵,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包片联系镇(街道),负责指导督促代表联络站建设与运行,乡镇人大主席团负责组织实施代表联络站的总体运行和日常驻站工作。截至目前,已在全市8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共设置14个代表联络站,40个代表联络点。全市860名四级人大代表已全部编组进站、入点到岗,实现了代表进驻100%,站点覆盖100%。

    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因站施策的原则,市人大常委会充分结合地域和选民群众现实需求等特点,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切,打造代表联络站点特色品牌。按照“代表联络站+”的思路,建立了以农业龙头企业梅缘农资、楚大鸭业为活动阵地的乡村振兴专业代表小组;建立了以工业龙头企业阿泰克、天舒纺织为活动阵地的企业家代表小组;建立了以龙头街道办事处学苑社区、雷河镇民主村为示范的基层治理联络点等特色站点,把联络站点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发展和协调问题矛盾的一线,实现了“一站一品”“一站一特色”。各特色站点围绕相关领域,充分发挥代表特长优势,精准发力,抱团发展,成为了助推产业发展的“加油站”、经济战场的“生力军”、基层治理的“红细胞”。

 

“管”上花气力,小平台汇聚大民声

    深化履职机制,做实制度建设。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接访有计划、活动有创新、行动有主题、履职有档案的“四有”工作思路,全力提供“四个保障”,即设施保障、队伍保障、时间保障、制度保障,积极为代表履职尽责创造条件。根据工作需要,先后制定完善了人大代表工作职责、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履职报告制度、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制度等。为了使管理具有抓手,还建立了包含代表走访选民登记簿、建议批评和意见登记簿、接待选民登记簿、人大代表活动登记簿、先进事迹登记簿、学习活动考勤登记簿、人大代表花名册、人大工作大事记在内的“六簿一表一登记”管理制度,使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充分保证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强化专业支撑,提升工作质效。按照“专业为主、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助推发展”的思路,将从事法律、环保、医疗等相关行业人员或扎根专项领域多年的各级人大代表混编入联络站点,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是聚焦区域共性问题开展专业监督,或提供专业业务支持。如,疫情防控期间,医疗专业代表指导街道开展科学高效的消杀防控;基层治理中,法律专业代表积极提供政策解答、法律援助等服务。另一方面是紧密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履职活动,定期梳理民意,选出关注度高、政策性强的问题,定期组织专业接待,安排工作对口、专业对口的代表参与接待活动,现场答疑释惑,做到让代表们在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收集民意。

    优化工作链条,确保事不落空。进一步完善联络站意见建议的受理、分办、交办、督办、反馈、上报等处理制度,通过代表接待日、网络民意收集箱、代表联系选民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收集民情民意。对收集到的选民意见进行讨论分析并跟踪督办,可以立刻处理的,接访代表马上提出建议,监督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并回复来访群众;不能立刻处理的,接访代表进行实地视察,跟踪督办,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定期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中心联络站跟群众进行面对面沟通,商讨解决方案;确实无法解决的,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确保每一项意见建议都能处理到位。同时,定期对联络站和代表进行考评并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在联络站点方面,着重考评活动组织、学习培训、调研视察情况;在代表方面,着重看接待群众、入户走访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督促联络站和代表作用发挥,确保活动开展有效果,意见建议有着落。截至目前,共组织代表开展活动68次,收集意见建议124件,办理落实86件,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用”上做文章,小站点迸发大能量

    培训“驱动”,让代表能为。一方面是强化政策培训,在市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后,采取全市集中培训、镇(街道)分区轮训等方式,先后3次对全市800多名四级人大代表进行营商环境、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系列政策培训,多次邀请全国、省、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和专家讲解、辅导、解读释疑,把总书记重要论述、中央、省、市委工作部署和要求等相关政策,印编成“口袋书”,帮助代表知大势、懂政策、明职责,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另一方面是注重学习交流,按照“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模式,集中梳理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好的经验,组织新、老代表沟通交流,实现老代表添活力,新代表长本领,做到双向促进,共同提升。

    活动“带动”,让代表有为。一方面是不断深化“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先后组织20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参与,在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联系选民、脚印万家中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真正把暖民心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另一方面是开展特色站点实践活动,发挥特色站点作用。先后以企业家代表小组为依托,组织多位企业家代表走访化工园区企业,摸清企业底数和企业主诉求,撰写《助推襄阳(宜城)精细化工园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出包含园区规划、产业发展、两基建设、运营管理等内容的21条意见建议,得到宜城市委书记的批示和肯定。乡村振兴代表小组围绕宜城市农业十大重点产业链精准发力,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组,积极引导粮食龙头企业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水稻科技成果转化、水稻集成化种植模式、水稻良种繁育、水稻高功效管理技术等科研示范活动,进一步推动“宜城米”品牌提升,并采取“代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基层治理联络站以“数字乡村”建设为载体,针对新冠疫情期间代表履职不便、履职信息保存分散等问题,充分发挥钉钉平台作用,成立了“代表钉”联络群,打造全天候联络平台,进一步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双向“推动”,让代表善为。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代表机关”新定位,主动作为,用好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激活代表履职的“一池春水”。在正向激励方面,以展示代表风采、讲好代表故事作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充分用好传统主流媒体的品牌优势,专题介绍特色工作做法,扩大代表工作影响力。联合融媒体中心,制作系列宣传片,进一步讲述站点建设和代表履职故事,展示代表风采;坚持用活用好新媒体,在报刊杂志、人大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各类有关代表履职的系列报道和小视频,全方位展示代表履职为民、积极作为的良好形象。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会议,征求意见建议,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履职氛围。在反向约束方面,建立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制度,依托代表联络站公开履职情况,进一步接受评议监督。在此基础上,代表联络站还对代表在大会期间的履职情况及闭会期间履职情况进行登记,建立个人履职档案并公示。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双管齐下,有力推动了代表更好履职尽责,更好服务群众。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