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省人大常委会从政治高度和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看待“双减”工作,将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2022年度监督工作计划。
聚焦热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民族的未来。然而,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是个沉疴痼疾,危害到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近年来,校外培训被资本裹挟,教育变成了产品。校外培训机构“贩卖”焦虑,功利倾向严重。这不仅加重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扰乱了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还侵蚀了义务教育的公益公平属性,对学校教育体系形成冲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的明确目标,这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双减”号角吹响,我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2021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职责分工。
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在制定2022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时,将听取和审议“双减”专项工作报告作为一项重要监督工作来谋划和推动。
把握节点,尽心做好审议准备
为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发挥职能作用,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做好审议工作,教科文卫委员会第一时间制定了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双减”专项工作报告的工作方案,助推“双减”政策落实。
去年12月以来,教科文卫委员会先后赴黄冈市及浠水县、宜昌市及宜都市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校长、班主任、家委会成员、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召开省直部门座谈会,听取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民政厅、市场监管局等13个部门推进“双减”工作情况。
“要抓巩固防反弹、抓深化完善、抓短板弱项、抓重点地方、抓协调推进。”教科文卫委员会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提出指导意见,督促省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要求扎实做好“双减”工作。
3月2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致函,反映社会各方面对我省“双减”制度建设、经费保障、队伍建设、教学质量、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等主要关切,并建议在专项工作报告中作出回应。
直击焦点,认真审议敢建诤言
5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教育厅按照‘积极稳妥、蹄疾步稳’的原则和‘立即停、马上办、长期抓’的思路统筹推动落实,‘双减’工作开局良好、平稳推进。”“通过高位推动,坚持从严监管,聚焦学校主责,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育生态不断优化。”报告梳理了我省“双减”工作取得的成效,委员们对此给予肯定。
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教育观念仍需转变、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校外培训治理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基层落实政策力度需持续加大等不足和困难,报告也不遮不掩,十分坦诚。
在分组审议中,委员们对此高度关注,踊跃发言,既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又建言献策、满怀期待。
“我们发现一些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学校教师负担增大、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一些地方‘双减’工作机构、人员配备还没到位,执法能力也不足。”刘望清委员结合调研情况,直指问题“症结”。
“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尽快出台关于引进校外资源进校园服务的指导性文件,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要防止出现‘新瓶装旧酒’‘地上转地下’等现象,警惕消极应付、敷衍塞责……”委员们发言内容干货满满,所提建议睿智务实。
“要真正实现‘双减’,需要从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教育评价、考试制度、教育生态建设等方面全过程、全链条推进,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密切配合。”罗建兰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破解之策。
突出重点,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一年来,全省共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4311家,压减率为92.19%。教育部委托的第三方在全国的调查显示,85%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72%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90%以上学生表示学业负担有所减轻。
“截至3月底,全省共开展校外培训联合执法1917次,明查暗访9843次;查处休息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1651次,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475次;清理、拆除校外培训广告9072条;责令培训机构停业整顿680家次。”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监管工作情况。
“双减”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只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引导中小学生回流教室、作业回到课本、教育回归课堂,才能实现不让作业剥夺孩子的时间,不让培优透支祖国的花朵,不让培训机构“绑架”家长。
总的来说,以“双减”撬动基础教育的变革和提质增效,需要处理好校内与校外、课前与课后、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学与考的关系等,还要把“双减”放在教育大生态圈里去考虑,进行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
抓好落点,继续跟踪督办落实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根铸魂、埋下种子、滋养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表面看,“双减”是对“校外补习风”“教育内卷”的叫停和破除,实质上是对学校本位和公益公平属性的强调和回归。
整治培训机构易,治理教育焦虑不易。“如果学生在学校得不到高质量的教育,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很难彻底改变,课外培训可能会转入地下。”有专家也表示担忧。
针对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严查隐形变异,巩固治理成果;加强非学科培训监管,补齐治理弱项;完善工作推动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坚持标本兼治,重构教育体系。这既是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跟踪监督的重点。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委员们关于报告的审议意见已转交省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并由省人民政府在六个月内提出处理情况的报告。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人来推动,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科文卫委员会将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持续抓好“双减”政策落实落地,促进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呵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