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等的关键保障。近几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围绕新材料的发展带来的产业迭代越来越快,对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需求越来越紧迫,我国新材料技术虽然不断取得突破,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基础弱,高端材料的技术壁垒越来越显著。在“十三五”的积累下,“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值把握新一轮产业布局的调整,建立湖北省特色的新材料产业新格局的大好时机。
在我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必须高度重视。但是,我省的新材料发展还是存在产业规模小、自主可控能力不足、龙头企业缺乏、创新体系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议:
立足现有的优势产业,加大对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围绕我省“光芯屏端网”建设,以武汉为中心拉动全省其他城市建立产业配套,形成覆盖全省的产业网格。围绕电子显示、半导体领域,产业链上下游拥有巨大的材料需求,国产化替代紧迫,以武汉为产业链中心,协同布局襄阳、荆州、黄石等重点城市,各自形成产业链上配套的特色产业。比如,襄阳重点围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动力电池用核心新材料,既是对武汉中心产业的发展支撑,也是对全省周边产业的拉动和引领。
聚焦关键材料,分步实施攻关。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针对新材料领域实施三步走计划,第一步,重点攻关“卡脖子”工程关键战略材料;第二步,大力推进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第三步,加大研发基础材料。通过这三步,有侧重,有迭代,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材料领域的被动局面。结合我省产业和资源情况,重点发展先进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和封装材料、新兴显示材料;同时大力推进石墨烯材料、3D打印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为我省产业链升级做好准备。
加快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应用技术和应用研发体系已经成为新材料发展的利器,我国几十年来建立的应用研发体系功力深厚,例如上海有机所、北化所、大化所、兰化所,为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依托于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技术的转化,湖北拥有优势的高校资源和新材料产业,以应用技术为引领,将企业、高校单点的研发平台联通,建立专业化的新材料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推进新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成果转化。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出台政策,分行业精准对标,吸引全球高水平技术人才。长期以来,对材料的原创性、基础性和支撑性缺乏足够重视,材料的基础薄弱,人才缺失。特别是在美国对中国多领域实施制裁后,更应该广开渠道,加强引进各国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