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汉末荆州演绎忠义伦理
2021年第4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 \ 吴艳荣

忠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伦理规范之一,是儒家关于君臣关系及社会道德的重要思想与主张。忠义既是以臣事君的最基本准则,又是为人处世的美德之一,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

忠义观念为传统士大夫道德精神的重要内容,亦是支配其行为方式的内在力量之一。古代有不少忠义之士,他们有着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是对国家之忠、民众之责任、朋友之信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即文圣推孔子,武圣推关公。一般理解为孔子是以其提出“仁”的思想而至文圣,关羽则因其践履“忠义”以达勇武的德行而成为武圣。关羽的“忠义”,正是儒家君臣关系与人际道德上的直接体现,成为天下伦理的表率,因此被统治阶级极力提倡,同时也深受劳动人民拥戴。

 

关羽与荆州

关羽堪称中国的“忠义”符号,而诠释关羽的忠义,一定要浓墨重彩说荆州。“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是关公威震华夏、显灵成神之所。关公从建安六年随刘备投荆州刘表之后,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满花甲之年在临沮壮烈牺牲为止,近二十年一直在荆州这块土地上战斗。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刘备刚借得荆州以为立足之地,便封关公“为襄樊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又“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王述昌《荆州:关公文化的源头》一文中写到,关公董督荆州,“专有荆土”,集中体现了关公以义为核心的忠勇品格。作为儒家教义的忠、义、仁、勇,在关公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三国志》关羽本传说他“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用关羽自己的话说,“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谋士程昱说:“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三国志》说关羽“善待卒伍”、在生命的紧要关头,宁可败走麦城,而不忍毁城伤民,这是他的“仁”。

关公董督荆州,不仅东拒孙权,北伐曹操,西保刘备,而且对荆州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荆州百姓的拥护。关公的遗迹、传说遍布荆州,如“马刨泉”的故事。传说当初关羽受命率部去当阳长坂救援又一次被曹军围困的刘备,时值酷暑,士兵们口渴难忍,附近又找不到水源,关羽平时十分爱护士卒,见状非常着急,不住地挥鞭叹息。赤兔马心领神会,咆哮着使劲用前蹄刨地,把泉水给刨了出来。众将士饮水后精神大振,一举击败曹军救出了刘备。有诗赞曰:“赤兔腾空关坡前,口干舌燥喉生烟。一声长啸龙王至,刹时蹄下涌清泉!”“马刨泉”今位于荆州城西北20多公里处的八岭山山麓,泉口呈马蹄状,泉水久旱不枯,久雨不溢。又如“望兵石”传说。“望兵石”位于荆门老城区南郊,在虎牙关西侧有一条很陡的石坡路名叫关坡,关坡上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有一双深深的脚印,这块巨石便是“望兵石”。“望兵石”方圆十里,青石林立,块块石头皆朝北方。传说关坡所在的山岭原本并无突兀的石头,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后,关羽急于夺回,由于赤兔马太快,飞奔至此,大队人马却落后很远,他站在一块巨石上向北,因嫌位置太低,看不到远处的兵马,便心焦地吼道:“顽石顽石,快快抬起头来……”关羽双脚跺石头,巨石格格作响,一双深深的脚印留在了巨石上。山神土地皆被吓昏了,于是按照关羽的意图,喝令满山石头钻出头来向北昂首而望,宛如千军万马布阵在山岭上。后来吕蒙领兵到此,只见满山皆“兵”,以为又是诸葛亮施的计谋,赶紧带兵退去。后有民谣传唱:“一声怒吼鬼神惊,满山岩石把头伸。犹如诸葛八卦阵,吓退吕蒙数万兵”。

“江陵多神祠,人俗常所祈祷。”关公就是荆州的民众所敬奉的神灵之一。《隋书·地理志》记载:“荆州玉泉祠,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祠鬼助土木之功而成”,由此孕育了玉泉山关公显圣的故事。《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写道,关公麦城遇难以后,其英魂不散,荡游至玉泉山,见到普净禅师,要求指点迷津。因关公曾在过五关斩六将之时,于汜水关前镇国寺中得普净之助而脱险,今番遇祸身死,其灵魂又在普净点化之下,恍然大悟,便皈依佛祖。后来经常在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在山顶上建庙,常年祭祀关羽。

关羽形象有着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他身上,融聚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优秀品质。

 

习珍守零陵

汉末与荆州有关的忠义之士,还有一位习珍。习珍(?-220年),襄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以忠义闻名。

习珍早年追随刘备四处征战,赤壁之战后,刘备据有荆襄,任命习珍为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北部都尉,加号裨将军。关羽北伐中原时,习珍留守零陵。孙权派兵擒杀关羽,郡内各县纷纷投降孙权。习珍想守住所在的城池不投降,他的弟弟习宏说:“驱使溃散已极、不可收拾的人民,来抵挡乘胜而下、其势正盛的敌军,而且铠甲质地不坚实、制作不精良,兵士平素缺乏严格精到的训练,是难以成功的。不如暂时向他投降,然后作出大的功效来报效汉朝。”习珍采纳了他的意见,表面上投降了孙权,暗地里与樊胄等人相约共同起兵,不幸樊胄被孙权派军打败并消灭掉。习珍于是占领七县之地,自立为邵陵郡太守,屯兵于少数民族地区,坚持服事于蜀汉。

孙权派遣潘濬讨伐习珍,所到之处都被攻下,只有习珍所亲自率领的几百人上山继续抵抗。潘濬几次写信给习珍,多方譬解,加他投降,习珍都不作回答。潘濬于是只带领几个人,亲自来到山下,要求与他交谈。习珍对他说:“我一定要做汉朝之鬼,不做吴国之臣,逼迫我是没有用的。”并开弓放箭射向潘濬。潘濬开始攻打,习珍坚守一个多月,军粮和箭支都已用尽。他对部下说:“我受汉中王的厚恩,不能不以死来报答。你们何必同死呢?”说完就拔剑自杀了。刘备听到习珍败死的消息,为他举行了葬礼,追赠他为正式的邵陵太守。习珍宁做汉朝之鬼,不做吴国之臣,他对汉中王刘备的忠心耿耿,深刻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忠与义。

《说文解字》释“忠”:“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注:“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尽心曰忠。”可见“忠”词源本义强调“从心”、“尽心”之意,即尽心为他人效力,这是泛义上的忠,也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家对忠的基本理解。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朱熹注云:“尽己之谓忠”“为人谋时,竭尽自己之心,这个便是忠”。戴震说:“竭所能之谓忠。”忠德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论语》之中,忠被当作一种普遍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贯穿于处己、待人、为政的过程之中。忠之为德,不仅表现在言语上的诚恳坦直,要“言思忠”(《论语·季氏》),而且体现在行为上的诚实守信。在问及为政之事时,孔子亦答之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强调了行使政令时的尽心尽职,诚实不欺妄。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君臣关系一直是一个最重要的关系。孔子曾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忠与义常联系在一起,所谓“义”,即是宜,是当然、应该之意。孔子认为人须依义而行,即人的行为必须合乎必然的准则。他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义就是当然的准则,当然准则的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便有不同的含义。

忠是有原则性的忠,忠心、忠行并非可以无原则地施于任何人和事情之上的,它只是对那些中正、合义的事的竭心尽力。如果对于邪恶、非义的事情竭尽全力,那不是忠。《忠经·天地神明章》说:“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也说:“忠者中此者也。” “忠”与“中”古义相通,中即正、直、不偏不邪的意思。这都是说忠必须出于公而非出于私,为人谋之忠应该是善而非恶。忠义是儒家伦理的重要范畴,既是道德理念又是行为规范。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之忠德,尽忠的对象不仅仅是君主,包括一切人,包括国家和民族。忠义思想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