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湖北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侧记
2021年第3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郑文金 图/陈迹
3月8日下午,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分别在会上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9日下午、10日上午,湖北代表团在驻地湖北大厦济济一堂,对这“两高”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 与会代表在审议时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两高”的工作,提出“两高”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亮点纷呈,群众满意度有新提升;工作报告总结去年工作实事求是,部署今年工作重点突出、措施务实,有高度、有力度、有民生温度,文风朴实、语言精炼,赞成“两高”报告。同时,代表们对法院、检察院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最高法报告: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针对儿童犯下的各种严重罪行决不姑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百香果女童被害案”,对强奸杀害女童的杨光毅依法改判并执行死刑。审理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无效案,让直播平台全额返还158万元打赏金。 最高检报告: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未成年人和拐卖儿童等犯罪5.7万人。会同有关部门建成1029个“一站式”办案场所,针对未成年受害人的询问、证据提取等尽量一次完成,防止对未成年受害人“二次伤害”。推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教职工入职前查询违法犯罪记录制度。 亢德芝、赖秀福等代表提出,孩子就是未来,要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继续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章锋等代表提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司法保护。
加强民生司法保护 最高法报告: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筑牢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免遭家庭暴力侵害的“隔离墙”,2020年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2169份。严惩假借“以房养老”坑害老年人等违法犯罪,依法制裁“强行啃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 最高检报告:守护“舌尖上”“脚底下”的安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联合开展食品领域“四个最严”专项行动。梳理办案中发现的窨井施工、管理、养护等方面问题,发岀第四号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7.6万处。 章锋等代表提出,要加强对侵犯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互联网金融和网络诈骗、医闹和校闹的打击力度。顾想平等代表建议,对拖欠农民工薪资开展联合执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在帮扶基层群众与弱势群体维权方面,要多下功夫。亢德芝、赖秀福等代表建议,适当放宽收养条件,设定3个月试养期,建立收养后跟踪回访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早年收养儿童上户问题。
严惩网络犯罪 最高法报告:严惩网络犯罪,决不让网络空间成为法外之地。审理手机应用流量劫持案,惩治网络流量造假。开放司法区块链,支持著作权人上传作品,预防和惩治网络抄袭。审理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名誉权案,决不让人民英雄受到玷污。审理微信群侮辱人格案,坚决制止网络暴力。 最高检报告:网络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积极参与网络治理,起诉网络犯罪14.2万人,在刑事案件总量下降背景下,同比上升47.9%。最高检向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部门发出第六号检察建议,推进网络秩序整治。针对网络侵权多发、个人维权困难,抓住两男子偷拍取快递女子并在网上造谣其出轨的典型,指导发出检察建议,自诉转公诉。 张柏青、张辉等代表提出,网络的法治环境堪忧,希望“两高”与立法、公安等机关密切配合,净化网络生态,规范依托数字经济派生的商业模式,通过案件判决保护公民信息、确保数据安全。窦贤康代表建议,进一步督促地方政府规范网络环境,对恶劣的行为严厉打击,起到警示作用。吕文艳、胡为义代表建议,抓紧完善网络诽谤等相关问题的司法解释。
优化营商环境 最高法报告: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纠正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34件56人。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合同、司法程序质量等营商环境评估指标继续保持向好。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与全国工商联建立联系机制,畅通民营企业维权渠道,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最高检报告:有力惩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持续清理长期未侦结的涉企“挂案”。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同时探索督促涉案企业合规管理。 钮新强代表建议,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法律的立改废释工作,对营商环境影响较大的司法执法行为进行梳理检查和优化。邱丽新等代表建议,深化检察机关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涉企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加强与地方政府协作,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亢德芝、赖秀福等代表提出,对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在“试点督促涉案企业合规管理”中建立后评价制度,与立法机关衔接,从源头上堵住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漏洞。姚鹃代表提出,现在职业打假很少涉及产品质量,建议对职业打假人有关民事诉求可不予支持,依法取缔以打假为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黑势力。左中一、秦顺全代表建议,根据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加大对软件著作权和文学艺术作品侵权行为的司法保障力度,努力促进形成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激发创造创新活力的法治环境。 此外,王立山代表建议,法院系统高度重视和加强对破产案件中破产管理人的指导和监督,切实防治破产管理、审判中的违法违规和腐败问题。王玉玲、周汉生代表建议,加大破产案件审理力度,提高司法重塑成功率;在金融破产案件中,将特殊债券主体(存款公司)列入法院主导的破产清算管理人角色,以衔接好金融机构司法破产程序与前期存款债权人的清偿程序。 陈凤翔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纠正冤假错案的力度,坚持主动、及时介入,更加重视信访线索、新闻线索。顾想平等代表建议,建立渔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助力长江禁渔工作;持续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支撑。
加强公益诉讼 最高检报告: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令人瞩目,2020年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1260件。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建立磋商机制,拟提出检察建议的先促请行政机关主动履职。拓展案件范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新领域公益损害问题立案2.7万件,是2019年的3.4倍。 王立山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建立健全与纪委监委之间的问题线索移送和协同查处机制,拓展公益诉讼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实现对损害社会公益问题的标本兼治。王能干代表建议,法院、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上要同频共振,加强协同。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最高法报告:全面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法官员额管理制度和配套保障机制,健全审判权责清单制度,健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机制;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坚持司法改革与信息化建设融合;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 最高检报告:以贯彻实施民法典为契机,树立权力监督与权利救济相结合的民事检察思维,确定法定性与必要性相统一的民事检察监督标准。构建规范有序的检律关系,监督纠正执法司法机关阻碍律师行使诉讼权利958件,促进地方检察机关建立律师异地阅卷、远程会见等保障机制。 王玲等代表建议,进一步厘清各级法院的职责,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着力点放在司法理论实务研究、司法解释、类案指导、审判监督等方面,特别是加强国家和公民海外利益的保护;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少捕慎诉慎捕”政策落实,出台配套制度,加强落实监督;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学习枫桥经验,化解内部矛盾。 游劝荣代表建议,在推动诉讼制度改革时,保持足够的谦抑和敬畏,进行更多的调查研究。周洪宇、王忠林等代表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支持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将在武汉设立长江生态环境法院尽早纳入议事日程,争取“十四五”期间实现。王晋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尽快构建与跨行政区域案件规律特点相适应的办案机制和管理模式;“两高”之间加强沟通合作,不断完善对巡回法庭和跨行政区域的法院开展法律监督的机制。钮新强代表建议,建立健全审判权的监督制约机制和倒查问责机制。王立、程桔代表建议,加强对基层的法律实践指导,帮助准确理解法律规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法律实践,将其纳入法律规范。李秉恒、陈义龙代表建议,引导专业律师立案咨询,避免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建立健全证券案件追诉标准调整机制,保持刑罚稳定、合理。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最高法报告: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要求,加快推进法院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推进审判专业化建设,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互联网等审判人才培养,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完善法官任职政策衔接,加强法官员额省级统筹、动态调整,解决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法院人才短缺问题。通过选派干部、培养双语法官、讲师团巡回授课等方式,加强西部及民族地区基层法院队伍建设。 最高检报告: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五个过硬”要求,自觉以更强本领担当作为。深化运用“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引导检察办案求极致,惠及群众、减少讼累。持续抓实从严治检。研究制定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建设25条意见。全面推开东中西部检察院结对共建,健全跨市、县检察人员互派交流机制。实行案件序号终身制,让检察办案能回溯、司法责任可落实。 杨玉华代表建议,“两高”要注重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特别是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好综合治理的制度优势,讲好依法治国取得的显著成绩。陈凤翔、马少斌等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创新普法方式,发挥企业、学校、社区等各方作用,切实增强普法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和及时性。左中一、秦顺全代表建议,加强舆论引导,运用好新媒体,运用文艺的形式,展现司法队伍的良好形象。肖黎春、李秉恒等代表建议,加强对涉及民生案例的宣传;引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对于滥用诉讼权的,提高诉讼费。 周洪宇代表建议,在全国法院设立教育法庭。张家胜等代表建议,完善“两院”经费保障机制,由中央财政足额预算,根据实际动态调整;完善人员保障机制,加强内外双向交流;适当放宽山区基层两院招考限制,提高经济待遇。禹诚等代表建议,推动数字、智慧法院建设;创新办案方式,防止因案致贫;关注“两院”干警的身心健康。章锋等代表建议,出台员额法官逐级遴选操作细则和司法责任追究相关制度,抓好基层“两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加大信息化推广应用力度,发挥巡回法庭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