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楚国度量衡制度
2021年第2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张硕

中国古代将计量称为“度量衡”,其中“度”相当于现在的长度测量,“量”相当于现在的体积测量,“衡”则相当于现在的重量测量。我国的度量衡制度,相传起源于黄帝时期,如《通鉴》记载:“黄帝命隶首作数,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由是而成焉。”所谓“作数”,就是制定各种计量单位与标准。根据记载,黄帝下令“隶首”(黄帝史官)设立“五量”(指权衡、斗斛、尺丈、里步、十百),即发明了度量衡和亩数。因为史官隶首始作算数,后世也以“隶首”指称善于算数的人。

黄帝毕竟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中的人物,后世相关的文献记载也不足证,加之又没有同时期出土文物佐证,所以目前我们只能认定我国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研究。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典章制度也进一步成熟,与商品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当然也不会例外。

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度量衡制度日臻完备的历史进程中,楚国的度量衡制度的先进与科学、成熟与完善,处于列国之冠。在目前的楚文化考古工作中,各类称量计称的权衡度量器具出土不少,使我们对当时楚国的度量衡制度与发展水平刮目相看。同时,由于权衡器具比度器和量器应用更加广泛,加之权衡器具较之度器和量器更容易保存流传下来,迄今考古出土的权衡器具数量远远超过度器和量器的数量,这也是楚国权衡度量器具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权衡器:天平与砝码

权衡器又统称衡器。其实,这只是人们相沿成习的称谓,汉代以前的文献对权与衡还是有所区分的。权主要指秤锤,如《广雅·释器》云:“锤谓之权。”衡主要指秤杆,如《荀子·礼论》云:“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因此,下文姑且将权器与衡器分开介绍。

迄今为止,楚国权器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都有发现,其中尤以湖南出土最多。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湖南清理发掘的2000余座楚墓中,有101座墓出土了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铜权——砝码,占清理总墓数的5%。在这些墓葬中,最多者出土10个砝码,最少有1个砝码,一共出土389个。这些砝码中,最大重量的砝码和最小重量的砝码数量较少,标示中间重量的砝码出土较多。砝码均为环形,故又称“环权”。

砝码以几枚为一组使用,形制相似,大小相次,制作较为规整。一般表面无纹饰,有的上面铸刻铭文。砝码外环径基本为内孔径的一倍,重量依次成倍数增减。在标识重量方面,楚国砝码采用铢、两、斤递进制,并出现官府监制、颁发的标准环权。

同权器的情况一样,楚国的衡器(天平)也主要出土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同样也是以湖南境内出土最多。在湖南发掘的近2000座楚墓中,出土天平的有15座,其中有2座墓出土的天平是完整的,另有1座有天平杆而无天平铜盘,其他12座只有天平铜盘。

郢爰是楚人铸造并使用的一种黄金货币,其价值是依黄金重量多少来决定的。用来称量郢爰的就是天平。楚人使用成熟的天平砝码,使黄金具备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功能。我们试以湖南境内出土的两件完整的天平为例,对楚国天平的形制与使用作一些复原研究。出自常德常棉50号楚墓的天平很完整,包括一根天平杆和两个天平铜盘。天平杆长21厘米,正中及两端有孔,天平铜盘直径4.4厘米,每个盘重6.9克;出自长沙左家公山15号楚墓的天平保存也十分完整,天平杆长27厘米,中间有一丝线提钮,丝线长13.5厘米。距衡杆两端0.7厘米处有两个秤盘,盘为青铜制造,盘径4厘米,盘边对称地系有4根丝线,每根长9厘米。系秤盘丝线的上端,束拢后分别系在衡杆两端0.7厘米处。交易中实际称量时,两个秤盘上分别放置金币和青铜砝码,提起提钮,增减秤盘中的砝码的重量,使天平衡杆呈水平状态,此时秤盘中砝码的重量即是所称金币的重量。因为这种天平衡杆上提钮到两端的秤盘丝线系点距离相等,从力平衡原理来看即是“等臂”,所以后世称之为“等臂天平”。直到今天,这种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制作的等臂天平仍广泛地被使用。目前我国已经出土的先秦时期的天平砝码,多数出自楚墓,这是楚人权衡器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度器:铜尺

所谓度,即计算长短,而度器,即计算长短的器具。《尚书·舜典》曰:“同律度量衡。”郑玄注:“度,丈、尺也。”《汉书·律历志上》云:“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据文献记载,楚人十分重视“度”这项工作。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楚国为治理军赋,首先就是“度山林”。这里的“度”,即丈量山林面积。《商君书·算地》有“治草莱者不度地”的记载,可互证。据前引《左传》相关记载,我们不难获得两点信息:第一,楚国已具有相当完备的度器;第二,楚国应该设置有专门管理山林田地丈量工作的部门与职官。

楚国的度器实物,极为少见,迄今只出土过2件,皆为铜尺。其中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中的一件铜尺长22.5厘米,出土于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的一件铜尺长23厘米。出土于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墓葬的一件铜尺长度也是23厘米,楚国铜尺的长度与中原地区铜尺长度基本相合,可见楚国度制与中原列国度制没有明显的区别。

 

量器:铜量

楚国的量器,至今能确定的只有铜量。考古出土的楚国铜量,共有6件,其中4件出于安徽,1件出于江苏。1935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了一大一小2件铜量(现藏安徽博物院),器形均为筒形,直口缘,方唇,平底,中腹部置一环钮。其中大铜量表面粗糙,未经修理,浇铸合范痕迹尚存,水测容积为1140毫升;小铜量表面较为光滑,水测容积为216毫升,与著名的商鞅方升、秦始皇方升容积相近似。据介绍,寿县楚幽王墓当时还发现有1件水测容积为1200毫升的铜量,但后来下落不明。

1955年,文物工作者在安徽淮南征集到1件楚国铜量,方唇,直口,圆筒形器身,平底,侧壁有一环钮。该铜量通高11.7厘米,口径12厘米。器身镌刻铭文因笔划细浅且锈蚀严重,难以指认,但依稀可辨有“楚□□陈郢□……”。其水测容积为1125毫升,当为官方颁行的标准量器。1976年,文物工作者在安徽阜阳征集到又1件铜量,形制与前述淮南铜量相同,方唇,直口,筒形器身,平底,侧有一环钮。该器通高12厘米,外径11.311.5厘米,内径10.511.0厘米,内深11.511.7厘米。出土时已残破为12片,修复后水测容积为1110毫升,略低于标准容量。

江苏铜山小崖山西汉崖洞墓出土了1件楚国时期的铜量,量身镌刻有铭文“楚私官,重一斤一两十八铢”。该铜量形体、容积较小,水测容积为200毫升,略低于安徽寿县楚幽王墓出土小铜量。此外,江苏盱胎南窑庄也发现楚铜量1件,器物制作精美,器身有铭文“容一斗五升”,水测容积为3000毫升。

寿县大铜量、淮南铜量、阜阳铜量为同类量器,其标准容量即淮南铜量所测的1125毫升。寿县小铜量未经修整,数值偏低,若加工后增加9毫升,则为225毫升,恰好是大铜量的1/5。江苏铜山小铜量因为系“楚私官”所制,故容积为200毫升,略低于中央政府所颁行的标准小铜量。也就是说,楚小铜量为1升量,大铜量为5升量。由此可见,楚国的量制也是比较完备的。

著名学者王孝通先生在《中国商业史》中指出:“春秋之时,南方诸国,以楚为最强。楚之所以强者,物产富也。”我们认为,楚国之所以富甲一方,除物产丰饶外,以完备的度量衡制度为支撑的发达商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楚国的度量衡发展水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商业兴盛,各国之间贸易频繁,度量衡制也不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统一。这种量制的逐渐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