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听民声解民难,武汉市代表“三进”活动—— 为疫后重振凝心聚力
2021年第1期 —— 监督广角 作者:
编者按
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各级人大战疫战贫战洪,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决胜之地武汉,人大代表进企业、进社区(村)、进选举单位(选区),人不解甲马不卸鞍,为全力打好疫后重振的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社会稳定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汇聚起上下同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代表行动”诠释着伟大抗疫精神,无疆大爱践行着“我当代表为人民”责任担当,辛勤汗水换得“风景这边独好”,彰显根本政治制度优势。1 月4日,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和代表行动座谈会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汉阳、江岸、武昌、江夏、青山、新洲等6 地活动现场,一个个鲜活故事,书写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画卷。
马路上的“代表工作室” 说起汉阳区的车友路,周边老百姓都戏称它是“撞墙路”“接吻路”。汉阳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武汉微邻里和人大网上议案建议办理系统,创新代表履职方式,线上线下共同推进,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 “有居民在网格群聊中留言,请查看处理。”2020年6月的一天,汉阳区陶家岭选区两位人大代表在手机上收到“武汉微邻里”发来的提醒信息。 轻触手机屏幕,发现她们所在选区网格议事厅发来消息:“车友路早晚高峰交通严重拥堵,生活出行受阻,群众反应强烈。” 两位人大代表建议,直接把“代表工作室”搬到车友路上,就在马路上接待选民,听取意见。随后,街道人大工委牵头召集人大代表、区交通大队、城管中队等部门,在马路上召开会议,现场议事办公,协商解决方案。 “建议把双行道改成单行道”“建议安装显示屏”“建议把8小时的违章抓拍摄像头延长至24小时”“建议增加禁止掉头的引导标识”……不少路过的附近居民也加入到讨论中。经过2个多小时的讨论,一条条建议转化为一条条治理措施,并迅速落实。 “昨天看到不少部门在马路上办公,没想到今天出门就能感受到变化。”附近居民唐先生笑着说。在“代表工作室”“马路议政”的第二天,车友路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随意掉头等现象明显好转,周边居民和企业员工拍手称赞。 “三进”活动中,代表们线上通过“微邻里”收集意见,线下进社区听民意,持续联系建议承办单位,随时跟踪建议办理情况,一大批民生小事得以快速解决,群众满意点赞,代表履职成就感和使命感大大提升。 (本刊记者 胡东梅)
“议事厅”议出最大“公约数” 为促进“三进”活动更有效开展,江岸区人大常委会运用“人民议事厅”这一基层人大实践创新平台,推进多个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2012年,塔子湖村余家墩K3地块被确定进行城中村改造,总拆迁量为60万平方米,但由于村民和外来户的拆迁纠纷,直至2020年5月还剩余187户外来户的房屋共计13.47万平方米无法拆迁,致使该地块搁置8年无法开工,村民还建安置遥遥无期,过渡费及财务成本包袱越背越重,村(股)民合法利益受到损害,群众意见很大。 6月下旬,人大代表在“三进”活动中了解到村民迫切希望解决这一搁置8年的难题后,立即向人大街道工委和江岸区人大常委会反映。 7月,塔子湖人大街道工委开展“人民议事厅——城中村改造之拆迁篇”活动,塔子湖地区人大代表、村民和外来户代表、政府及职能部门、村集体和开发商代表、律师代表齐聚一堂,面对面阐述各方诉求、共同剖析拆迁难点,认真研判外来户合法利益,达成了“理直气壮维护村规民约,依法依规组织改造拆迁,旗帜鲜明拆除违法建筑,心平气和协商利益诉求,让更多人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的共识。 8月上旬,依法和平拆除剩余13.47万平方米的房屋,该地块顺利启动施工,成为武汉市五个百亿投资项目之一。拆迁户村民送来“真诚实意为民解忧和谐拆迁倍感亲切”的锦旗,感谢人大代表为他们解决了长达8年的难题。 截至2020年12月,江岸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三进”活动161次,代表共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416条,办结347条。举办“银企互动”活动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落实纾困资金69亿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帮助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更换老旧自来水管网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协调解决居民群众不动产登记办证问题……一桩桩棘手难题、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解决。 (本刊记者 胡东梅)
“户部巷”重现烟火气 “代表行动”参观现场,武昌区人大代表、三道街小学政教主任曾艳嵘分享了“户部巷重现烟火气”欢欣故事—— 夜上黄鹤楼,寻味户部巷。武昌中华路街的户部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街”,巷子各种风味小吃令人目不暇接、馋涎欲滴,中外食客摩肩接踵纷至沓来,人间烟火气十足。 己亥末,庚子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江城。1月23日武汉“封城”,当日上午10时,户部巷320多家商户集体停业共同战“疫”。这条闻名全国的美食小巷,熬过了80多天没有“烟火”的日子,4月底疫情好转重新开街,却人烟稀少,“虽回暖未回温”。 每天凝望街上零星的游人、食客,商户忧心如焚。曾艳嵘等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刚开街的景况极不乐观,暄嚣的户部巷遽然冷寂,很多商户面临难以为继的现状,焦虑之心我们代表也是感同身受。” 中华路人大街道工委组织10多名代表对户部巷特色街区复工复产复市的情况进行了几次实地调研,同商户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归纳出《关于重振户部巷经济全面复工复产的建议》,提交人大街道工委,引起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启动了“民呼我应”工作机制。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汇集到这个平台以后,它有一个分办机制,分办到相应的责任部门,部门迅速响应,解决问题。”武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曾崎补充介绍。 区委书记刘洁、区长余松先后带队到户部巷特色街区开展调研和座谈,区各职能部门倾情响应,为户部巷全面复苏支招助力。为推进户部巷复工复市,疫后重振再现烟火气,街道与区文旅局合作开展惠民“周周演”,组织各类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户部巷管委会推进户部巷“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建设,让游客吃得放心。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督促,保证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手把手帮扶商户,让户部巷逐步回温。 “凡是符合条件的全部助力一一落实到位,首先是夜市的复苏,然后再带动节庆日流量的回流。2020年国庆期间情况就非常令人振奋和欣喜,整个户部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曾艳嵘深情地说。 目前,户部巷特色街区周末单日流量达7万人次,已恢复至疫情前流量八成,2021年元旦期间迎客13万人次,营业总额近1000万元。 (本刊记者 楚仁)
小朱湾美丽大蝶变 当日上午10时许,来到江夏区代表“三进”活动现场,疫后蓬勃生机扑面而来,亲眼见证小朱湾美丽大蝶变,折射出代表“三进”活动成效。 小朱湾坐落于梁子湖畔,属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童周岭村,是武汉市美丽乡村建设村湾试点。走进小朱湾,一座座荆楚民居鳞次栉比,窗明几净;一串串腊肉挂满阳台,池塘边细竹丛生,成群土鸡嬉闹觅食,一派乡村暖冬生气。 近年来,小朱湾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但停车无序、农家乐“宰客”等诸多现象成为其旅游发展的“绊脚石”。 助力疫后重振,人大代表责无旁贷。2020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三进”活动,人大代表走进小朱湾,聆听村民心声,通过办实事、做好事,让小朱湾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 “前几天有游客在小朱湾因停车场地的问题与人争执,最后扫兴离去。”“周末来这里游玩的人很多,往往因为停车问题产生矛盾和摩擦。”村民代表在一次区人大代表组织的座谈会上,直指游客停车问题。 为切实改善小朱湾休闲观光旅游环境,区人大代表邀请童周岭村村两委一班人现场查看节假日小朱湾车辆停放情况,建议安排专人管理车辆有序停放,及时解决游客矛盾纠纷,并适度增加停车场地。 经童周岭村合理规划,除安排专人管理游客车辆停放外,另增加生态停车场一座,共计占地650平方米,提供停车位52个,并配置绿化草皮等相关设施,大大改善了小朱湾停车问题。 此外,有党员代表反映个别农家乐餐饮定价过高,存在“宰客”现象,影响了小朱湾的名声。对此,区人大代表联合村两委一班人,共同与农家乐商户沟通协商,现场划定溢价上限,将景点消费控制在游客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通过定期的检查监督,从制度上规范了商家的经营行为,变化悄无声息,小朱湾声名远播。 解决小问题,营商环境大进步,小朱湾迎来疫后重振美丽大蝶变。小朱湾诸多问题的解决是武汉“三进”活动成果的一个缩影。据悉,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三进”活动,为助力打好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社会稳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人大代表作用,打造了代表工作的新品牌。 (本刊记者 丁汀)
代表建议推动公租房租金新政出台 “陈爹爹最近怎么总是闷闷不乐的?”武汉市、青山区人大代表,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小妹口中的陈爹爹,是社区内一名74岁高龄的老人。 陈爹爹名叫陈开文,原武钢退休职工,2015年住进青和居社区。19栋居民楼,5235套房,这里是武汉市最大的公租房社区。 这几年,国家政策好,陈开文的退休工资逐年上涨,本是件大喜事,他却因此犯了愁。 原来,2019年,随着退休工资又一次上调,陈开文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了3000元。按照当时的公租房租金缴纳政策,需要缴纳双倍租金。 “1平米每月12元,40多平方米的房子,我每月租金就要多交500元。”青和居社区所在地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改回迁区域,这里困难群体多,25%以上是年满60岁的老年人。陈开文坦言,双倍租金对老年租户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希望人大代表帮助我们向有关部门呼吁,不要涨房租,让老年人能享受到退休工资上涨带来的福利。” 详细了解情况后,桂小妹把“为公租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的建议,带到了武汉市人大会议上。建议转交市房管局后,桂小妹和市人大代表李兵还多次电话联系和走访市房管局,为建议尽快落地积极鼓与呼。 政府相关部门非常重视代表建议的办理,一条惠及困难群众的房管新政出台,规定“在符合公租房政策范围下,公租房小区双倍租金收取减免”。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再难的时候,我们都没想过放弃。”桂小妹说。“三进”活动中,人大代表深入联系群众,认真倾听呼声,推动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在政府与群众间架起“连心桥”。 陈爹爹的脸上,又重见笑颜。 (本刊记者 刘允桐)
夜访—代表选民面对面 “现在视野好多了,村民开车出行有了安全保障!”新洲区仓埠街项山村村民周文清没想到,仅12天时间,他反映的跨区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就得到顺利解决。 “疫情、汛情叠加,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后重振任务繁重,人大代表与选民见面难问题突出。”区人大常委会号召各级人大代表打时间差,开展“回访选区、夜访选民”活动,把走访选民的时间放在夜间、节假日,在“拉家常”式的走访调研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2020年7月31日晚,区人大代表魏久明、蔡静在项山村“夜访选民”。村民周文清主动找到他们反映:司机驾车驶出项山村进入318国道时被一段文化墙遮挡视线,主辅路交叉点出现盲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走,看看去。”两位人大代表实地探访后发现,这个路口位于新洲区和黄陂区交界处,遮挡视线的墙体正好横跨两个区。 “需要跨区协调,要解决不容易吧。”周文清心里没底。 “涉及跨区协调,必须慎重处理,关系群众生命安全,必须尽快解决。”新洲区人大常委会了解情况后,随即与黄陂区人大常委会对接,并得到对方的大力支持,多次赴现场察看情况,研究具体解决措施,并制订实施方案。 8月12日,黄陂区六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请来挖掘机等工具,对遮挡视线的8米文化墙进行拆除,并将路边的杂物杂草清理干净。 在两地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的行车“盲点”变成一道“亮点”。项山村的村民非常高兴,还自发为六指街道送去了锦旗。 “夜访选民”让人大代表在零距离聊天、面对面互动中收集选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能办的事快办,限定时间办,对不能办的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耐心细致说服工作,不让矛盾拖延,不让意见白提。 自开展“三进”活动以来,全区40个代表小组共开展活动261次,区各级代表参加活动累计达1423人(次)。共征集意见建议256条,把群众的心声送达党委、政府,解决了群众所需所盼的难题200余个。 (本刊记者 刘允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