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省人大常委会历史性地举办全省人大街道工委负责人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高街道人大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新时代湖北街道人大工作新局面,更好发挥基层人大在加快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街道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基层政权稳定的重要基石,是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街道及社区全力以赴、不畏艰险、连续作战、守牢阵地,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街道人大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在街道设立工作机构。工作机构负责联系街道辖区内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常务委员会交办的监督、选举以及其他工作,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大街道工委处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最前沿,做好街道人大工作,对于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意义重大而深远。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街道建设,街道人大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春天”已经来临。我省人大街道工委在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和同级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基层人大工作新路子,有力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人大街道工委扎实推进工作,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基层人大工作新的亮点和特色。如将联系服务的场所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建立线上“人大代表之家”、组建专门工作队伍;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中发挥代表作用,组织代表“走小区、进楼道、唠家常”,面对面收集社情民意;延伸和拓展人大监督“触角”,各街道积极配合,等等。同时也应看到,街道人大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体制不顺、授权不足、思想认识不够、工作辐射面窄、力量薄弱等。
进入新时代,人大工作呈现新趋势、新特点,肩负新任务、新使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勇强调,人大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不能“桌子底下放风筝”。作为街道人大,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制度自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党工委中心工作,谋划开展街道人大工作;加快立法进程,准确把握新格局、新形势下街道人大工作的定位职责,为街道人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充分发挥“最为贴近基层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天然优势,做好街道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搭好“连心桥”;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作的运行方式,创造条件、优化保障,多措并举、再接再厉,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大力发扬“抗疫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全力打造湖北街道人大工作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