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现状及对策 ——以黄梅县为例
2020年第7期 —— 调查研究 作者:文·图/陈海明
2021年,是我国新一轮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年。根据国家宪法规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逐级间接选举产生市级、省级和全国人大代表,组成五级国家权力机关。因此,做好五年一次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让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实现当家作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日,按照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要求,黄梅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专题调研工作组,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对过去该县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经验和作法作了系统的梳理,对当前存在共性的问题和困难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做好明年的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县乡人大和换届选举基本情况 黄梅县版图面积1701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总人口96万人。2016年县乡人大换届,登记选民63万人,成功选举出311名县人大代表和1290名乡镇人大代表,顺利完成了基层权力机关期满更替。其中,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42人 。在依法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职责的同时,督查指导乡镇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大力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了乡镇人大主席专职化,代表履职常态化,基层民主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总结该县2016年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成功经验,除了依法依规、按时按序做好日常工作外,最重要的体会有三点: 工作部署上实行了“一盘棋”布局。县委高度重视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其作为全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全县县乡两级换届选举工作,及时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和选举委员会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使整个换届选举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把中央和省市党委的精神贯穿于换届选举全过程,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入口把关上坚持“一把尺”标准。坚持提名推荐代表初步建议人选的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原则,按照代表结构要求和质量要求,成立代表人选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全县统一的考核标准,对各级、各界推荐的代表候选人人选进行政治关、法律关、纪律关的考察和审查,实行纪委、政法委、卫计局、公安局、法院等5家单位联审联批,一把尺子量到底,力求推荐出既具有先进性又符合结构要求的代表候选人。 经费保障上落实“一手包“政策。将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所需的经费全额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到乡镇,大幅减轻了乡镇经费负担,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序推进,各项支出及时兑付,有效激发了基层组织参与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积极性。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黄梅县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体知名度和关注度不高。相对于县乡党政班子换届和村级“两委”班子换届,人大换届选举在基层群众心目中的热度并不高。一是大多数选民在潜意识里认为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与自己利益关联不大,人大代表与自己的切身利益不相涉及,不像选自已信任的村干部,能解决自己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给自己带来实惠。因此,主动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当选人大代表的表现挫伤了选民的选举积极性,一些人大代表当选后,当“哑巴代表”、“举手代表”,不主动了解选民心声,不过问选民疾苦,更不积极为选民上达民意、解决问题。选民对代表感到失望,不愿参加选举。三是部分基层干部认为现在的选举不过是走过场,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费时费力,对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存在着应付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 现场仪式感和神圣感不强。与庄严肃穆的省市人大代表大会选举场面相比,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现场难以组织、冷冷清清。尽管各选区都按要求设置了主会场,但到场投票的选民并不多,绝大多数是以流动票箱的形式进行投票,而且委托票居多。一是多数农村人口流动性强。据统计,有相当部分的村流动人口甚至占总数的70%以上,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少部分的小孩。因此,在选民登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流动人口的登记困难。人、户、房分离现象严重,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人户与居住地分离。在推荐确定代表候选人、投票选举阶段,由于流动人口工作、时间、交通、来回成本等原因,回户籍地参选的实际困难不少,只能采取委托投票方式,主要是由其家人或亲属代其投票,选谁不选谁,难以准确表达选举人的真实意愿。二是部分基层干部责任心弱。一些村组干部对组织现场选举有畏难情绪,认为场面难以管控,不能保证选民参选率和候选人得票率。为图简单省事,以方便选民为由,普遍以流动票箱代替主会场固定投票站,整个投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甚至有部分工作人员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如代写选票 ,一人代投一家或一个家族的票,远远超过了选民委托投票不超过3张的规定,影响选举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人选接触面和覆盖面不广。当前,人大代表人选普遍为村居社区党支部书记、部分为财政、公安、教育、税务等乡镇强势部门负责人、少数园区企业老板,女性代表一般为村妇联主任,给广大群众的印象还是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认为人大选举工作都是“上面定人选、下面画圈圈”,选谁当代表与自己关系都不大,对代表的认同度不高。一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推荐提名代表候选人人选时一般都存在“三多三少”(党员多、非党少,男性多、女性少,干部多、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少)现象,因为村干部是基层代表人选的主要来源,但大多数村干都是男性党员,客观上造成妇女代表与非党代表的比例难以保证。二是有些单位没有正确理解、界定代表候选人的身份和界别,将部分领导干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排挤占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名额,导致代表构成不科学。三是一些乡镇确定代表候选人时按结构比例要求确定,但在选举过程中不把关,因为差额选举,被“差”掉的往往是“一线”代表候选人居多。 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少数代表职务自觉性不强,履职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当代表活动与经济活动有冲突时,首选经济活动。少数代表长年外出务工,不能较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一是从生产一线选出的工人、农民代表,接地气、知民情,但文化程度一般都不太高,知识面不够广,履职的整体素质不够强。二是从党政机关选出的代表,多数是领导干部,这部分代表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但由于他们往往同时担任党政机关或其部门的负责人,日常工作“负荷”较重,闭会期间很少参加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动。三是有些地方为了实现代表结构的需要,对代表候选人人选的摸底调查不够深入,所推荐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履职意愿较差,当选代表后没有实际发挥作用。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面临的问题困难,要高度重视,着眼全局、统筹谋划,加强领导力量,及早调查研究,把控选情舆情,把好代表“入口关”,把好选举“组织关”,把好全过程“监督关”。突出把好选民登记、协商确定代表候选人、组织投票选举等具体环节,做到一个环节不少、一个细节不漏,努力选出高素质的人大代表。 坚持党的领导,突出主心骨地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把人大各项工作置于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和工作布局之中。县乡人大换届都是直接面对广大选民,工作量大、任务重。因此组织领导非常重要。人大常委会要在县委的领导下,依法制定好换届选举的政策性文件 、操作规程 、选举方案和选举委员会的组建,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县委汇报,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持、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 加强舆论引导,锁定主旋律频道。广泛开展政治宣传,把思想发动、宣传教育贯穿于选举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换届选举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法律程序和基本要求等内容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换届氛围,提高选民参与选举工作的热情。 强化业务培训,发挥主力军作用。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任务最终落脚在乡镇和村组两级干部肩上,特别是选民登记工作和现场组织工作,法律性强、业务性强。要从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抽调一些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员,作为选举工作的业务骨干,加强对镇村干部特别是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的培训。通过层层培训,让选举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熟悉选举工作程序,便于依法指导选举工作。 严格入口把关,落实主考官职责。加强对推荐代表初步候选人的把关,组织综合考察组,对推荐人选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履职能力、社会形象、群众基础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考察,重点把好政治关、素质关和结构关,真正把政治素质高、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履职能力强、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人员推选为代表候选人。同时注重代表结构,体现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并保证有适当比例的非党人士、妇女、宗教界等代表当选。 发动群众参与,展现主人翁面貌。做细选民登记和选区划分工作,通过入户登记,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进一步提高选民对选举法律法规和工作部署的认知,提高民主意识,激发参选热情。积极组织正式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通过公布候选人的基本情况、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交流、候选人个别走访选民等多种方式,让选民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同时做好外出选民动员工作,提高群众参选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