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艺术浪漫瑰丽,想象丰富,其中楚帛画独具特色。已知楚汉墓中出土帛画20余件,其中楚国出土帛画4幅,分别是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和楚帛书;另有一幅出土于湖北江陵(今荆州)马山一号墓,画作残损,至今还未向世人揭开其神秘面纱。
帛画以细腻白色丝绸为底绘制,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一种。楚帛画风格简约秀美,画工主要采用二维平面构成方法单线勾勒完成。其工序主要有涂腻固色、调和颜料、毛笔绘制三个步骤。考虑到丝绸材料轻薄,容易晕染,画工们首先在丝绸表面涂上一层白色腻子,固定颜料,防止渗透浸漫;其次,用植物油稀释黑漆或调和其他颜料;最后,用毛笔沾染颜料绘制。
楚帛画上承彩陶画,下启汉魏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楚帛画的代表当属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从出土年代来看,这两幅作品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这两幅帛画既是研究先秦绘画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先秦艺术遗产的珍贵瑰宝。
人物龙凤帛画
1949年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画幅为长方形,高31厘米,宽22.5厘米。
画面上方绘有一只昂首展翅的凤鸟,凤鸟引颈张喙,一足前伸,一足后蹬,尾部羽毛高高翘起。画面中间绘有一侧身女子。女子面向左方,容貌清秀,着宽袖长袍,脑后挽发髻,拱手于胸前,面容端庄,姿态虔诚,似乎正在祈祷。裙身以留白和涂黑展现,裙角卷曲上扬,衣袖和裙角绘有卷云纹样。画面左方绘有一条扭曲攀缘呈“S”形的龙。画面下方女子裙脚下绘有类似弯月的图案,有学者认为月牙形图案表现的是引魂升天的龙舟。
整幅画面采用对角构图,主次分明,用墨线勾勒了一龙一凤一人一舟。构图平稳精巧,线条简约流畅,画意神秘幽远。艺术界高度评价了这幅两千多年的帛画。饶宗颐认为人物龙凤帛画的线描技法成就,“韶秀清劲”。包自超认为“用笔肯定中见松动,既不过于严谨,也不过于放纵”,兼具流水行地和挥洒写意。人物龙凤帛画也因其静穆而高古的绘画风格,成为中国线描绘画的代表作。
关于画中主题和功能,众说纷纭。有祈求和平说、施行巫术说、引导上天说等。学界一般认为画中女子是墓主,这幅帛画是招魂之物。
人物御龙帛画
1973年,考古人员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的棺椁处发现了人物御龙帛画。帛画呈棕色,丝织绢地,顶端用丝绳穿起,可以悬挂。帛画呈长方形,长37.5厘米、宽28厘米,底部为虚边。
整幅画面描摩了一位中年男子御龙而行的场景。画面中央绘有一侧身而立的男子。该男子蓄短须、着宽袍、戴高冠、佩长剑,仪态自若。男子身躯微微后仰,双手拉住缰绳,其脚下驾一条昂首奋力疾行的龙,仪态潇洒从容。巨大龙体首尾翘起,呈“U”型,仿若龙舟之造型。龙尾部另绘有一只单足傲立、引颈长唳的仙鹤。帛画左下角另绘有一条向前流动的鲤鱼。
在这幅帛画中,画工运用毛笔,以墨线造型,辅以平涂与渲染手法,落笔一丝不苟,线条或曲折、或刚柔,粗细浓淡相宜,又富于变化。主要表现在面部线条精微,若隐若现;勾勒服饰行云流水,男子头顶上的华盖流苏和男子颌下所系飘带,随风飘扬、灵动飘逸;画作中单线勾勒则显得遒劲有力。
人物御龙帛画在线描表现力度和人物写实技巧上都较人物龙凤帛画有了长足的进步,仔细观看画作,发现龙、鹤和华盖部分还添加了金色和白粉彩,有学者认为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楚国成熟的绘画技巧和自然飘逸的绘画风格,还初步奠定了中国工笔重彩画基础。
这两幅楚帛画作品融现实与虚幻,帛画放置墓室功用可能是为了达到引魂升天的目的,楚人用鹤、鱼、龙、凤等祥瑞动物神灵形象展现楚人魂魄两合与灵魂飞升自由之意境。仔细研究这两幅楚帛画,有以下特点。
帛画采用典型的平面造型布局,通过上下左右排列的填空式平铺手法展示空间。帛画采用勾线和平涂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线条曲折、技法古拙、画面简练。帛画均用左侧面全身肖像来呈现人物整体形象。帛画抓取了人物最突出之轮廓、最鲜明之特征形象,通过人物部位比例和服饰、佩饰表明人物的性别和身份。这一时期的绘画技艺尚未达到正面完全表现形象和轮廓,但运用线条来塑造人物形象,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有学者认为已经形成了中国画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
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人物肖像画,对后世卷轴画的创制、绘画理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