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胡丹: 稻花香里说丰年
2020年第4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文·图/殷娜 谭雅婷
农历三月的武汉,春光正好。远处,机耕船正细细地翻着田。“4月天气再暖和些,那片水田翻田时,会惊起一片片白鹭,那才叫漂亮!”正绘声绘色描述“漠漠水田飞白鹭”景象的是省人大代表、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东方荣升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丹。 从疫情期间为武汉保障粮食供应,到如今全力投入春耕备耕,胡丹一直忙碌着、奋斗着。“我有信心,今年的粮,一样能种得漂亮!”
春节期间复工保供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对于武汉人来说,是最煎熬的时候。 早上,胡丹接到武汉市黄陂区政府相关部门电话,要求其尽快复工,保障疫情期间黄陂区的大米供应。 “外面疫情很严重,有点担心。但我们是武汉市粮食应急加工点,这个时候肯定得上!”胡丹说得很坚定。 然而,在最困难的时候,复工并非说来这么简单。 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胡丹立即牵头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成立疫情应急防控小组,为厂区和所有员工的安全生产提供防护物资和安全保障。 第一批投入生产的15名员工,全是青壮年。胡丹带领他们顶住压力,实行24小时轮班制不间断加工。同时,她还要求以低于平常市场10%的价格,将大米投放市场,满足群众的大米需求。 2月6日开始,胡丹的团队开始往各指定供应点运粮。正常情况下,运粮车从厂房到黄陂城关,一般30分钟车程。疫情期间,管控升级,常常走半天都到不了。 加工好的大米到不了超市,胡丹急得跳脚,“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米送到!”最艰难的时候,武汉人不会退。 “黄陂区13个街乡镇、六指街60个行政村、江汉大学隔离点,都是保供对象。最高峰,达到10万斤的日供应量!”胡丹回忆,“最难熬的是遥控指挥的那几天!”2月6日到2月10日,因为小区封闭管理,胡丹出不了门,到不了厂,只得在家中电话遥控。 家人说她的电话肯定是“烫”的,太热了!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电话铃声不断。 区政府对外公布了大米、蔬菜等供应商电话,胡丹的私人电话立即在黄陂各个街乡镇传开。每天,除了要通过电话与公司内部对接生产销售事宜外,她还要和各个供应点保持密切联系,不时还有居民打电话找她买米。 “我做的是批发不是零售,可是每天都有居民,特别是老人打电话要我送一包、两包米。”尽管一再解释,居民要求零售的电话还是络绎不绝。后来,胡丹只得每次送货时嘱咐同事多带几包米,路上遇到有居民打电话要买米,就顺路给人捎带过去。 有时为了送一袋米,送货的师傅可能要多跑半个小时的路。用批发价卖零售,有人会说胡丹这是亏本生意。可她说:“这时候怎么会往赚钱上想,只想着大家都帮一把,我们就挺过去了!” 在保证定点粮食供应的同时,胡丹还向区中医院捐赠了5吨优质晚粳米,给六指街捐赠了3万元现金,给区妇联捐赠了1万元现金,给江汉大学隔离点捐赠了600个N95的口罩…… “我捐的不多,就10万,尽点心!”胡丹说得很坦率。然而,这10万元是公司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的所有利润。
不负春光抢农时 “从3月17日开始育苗,一直要持续到5月,水稻种植工作才能告一段落。”胡丹用手指算着日子。“2月复工重点在保供,3月就要以春耕备耕为主了。” 战疫情,保春耕。即使身处全国战“疫”主战场的武汉,也丝毫没有放松春季农业生产,牢牢守护着粮食安全这个发展的生命线。 胡丹所在的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水稻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农业企业,拥有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武汉市规模较大的水稻种植基地之一。 万事开头难! 春耕是事关老百姓吃饭的大事,再难也要把头开好。“在武汉市、区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3月初,我们的种子、肥料、农药、地膜、农耕机具就全部及时到位。”胡丹说。 最令胡丹担心的资金问题,通过区政府搭建平台,公司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应急贷款,解决了疫情期间企业资金回笼慢的难题,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有‘娘家’撑腰,我们只管干好、干漂亮就行!你看,那边大棚里的苗长得多好!再过一个星期就能播下去了!”胡丹笑着描述起了万亩田地机械化插秧的画面。 在她的种植合作社,已经实现了90%以上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我们都是新型农业工人!”胡丹说得自豪,“从种到收,有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飞机;从收到卖,有烘干厂房、储备仓库。可不能用老眼光来看新农业了!” 会开车、会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无论是播种机,还是使用大疆T20无人机去病虫害,基地所有在册农业工人全会使用。 “好多人问我,经受过疫情,再搞农业生产有没有信心?我的回答都是3个字‘有信心’!”胡丹说得底气十足,“既有优质种苗,又有科学技术指导,还有政府扶持,天时地利人和,肯定有信心!”
助力乡村振兴 由于国际疫情原因,多国的粮食出口政策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发了不少民众的恐慌。 “最近可忙了,忙着保供、春耕,还要辟谣!”胡丹近日的电话量又翻倍了。除了正常工作往来,更多的是一些准备囤粮的朋友在征求她的“专业建议”。 “我是人大代表,也是从事农业生产销售的,说话他们愿意听。”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她总要说,“不要慌,我们有粮!” 曾有一个朋友电话里要找她买2000斤大米,她当场就劝其打消了念头。 “按理说,开门做生意的,没有赶客人的道理。但是,这个买法不理性,这个钱我不能挣。”守得住底线,是胡丹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 “害怕、恐慌源于误解、信息不对称。一般家庭,2000斤大米得吃多久?更何况,武汉的季节特点,历来夏季酷暑,就算是真空包装的大米在高温下,没有专业的存放环境,一样要变质。”胡丹隔着电话,拍胸脯要朋友安心,甚至放下“狠话”,“到时候买不到米,你来我家拿!” 胡丹的笃定让很多人打消了囤积大米的念头,也用行动让周边群众安了心。“人大代表的身份在那儿,我说的话还是有点分量的!” 粮食,是关系到民生最重要的物资,民以食为天,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一场疫情让更多人看到农业的重要性。 “疫情过后,也会带来反思。让社会充分认识到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性,意识到农业农村的地位。”作为省、市两级人大代表,胡丹认为以此为契机,农业发展或许会迎来新的“春天”。 2017年开始,胡丹在省市两级人大会议上,多次就乡村振兴提出建议,但大多是农村代表,或是从事农业工作的部门有响应。 2019年,胡丹的水稻种植基地实现了农业物联网设施全覆盖。专家不用到田间地头就可以通过无线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监控,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基地土壤墒情、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以及水稻病虫害的情况,作出判断,及时管护。 她还通过与农村电商平台合作,实现了“合作社+农业物联网+优质农产品+农村电商平台”新模式。 这无疑对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也对于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观光农业为依托,服务业为主体,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 “今年再提乡村振兴,我相信不仅仅是政府会更加关注,社会也会更广泛地关注。”胡丹颇有感触,农村作为城市的大后方,在这次疫情期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供给。“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只有做大、做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民参与, 才能以农业强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助力乡村振兴,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