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探秘曾侯乙墓
2014年第4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陈文华
距湖北随州市1公里处的擂鼓墩,依山傍水,是一处风水宝地。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越椒叛乱逃至于此,楚庄王率师追击,行至此处擂鼓进军,擂鼓墩由此得名。 擂鼓墩的名声大噪缘于30多年前曾侯乙墓的发掘。1978年,因为军队某部厂房扩建,擂鼓墩田间不起眼的红沙岩小山包成为施工现场,工地与众不同的地貌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这里不仅出现了大面积的褐色土,而且土层中还铺有石板。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迅速上报,在考古人员的科学发掘下,一座埋藏于地下2400多年的古墓得以完好发现。 随州擂鼓墩墓是战国早期姬姓曾国国君名为“乙”的墓,它的发掘震撼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这座墓葬共出土了文物15000余件,其级别之高、铸艺之精湛、种类之齐全,实属罕见。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从礼制、军事、科技、工艺、艺术、音乐等不同侧面展现出荆楚之地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辉煌的物质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曾国大致位于长江以北汉水以东,包括今湖北随州、枣阳、京山、襄阳以及河南新野、桐柏一带。曾国虽为姬姓,政治上却附庸于楚国,疆域也被楚国环抱。至春秋晚期,其文化纳入楚的范围。曾国不可避免地沿袭了楚国的装饰风格,因此,考古学界将曾侯乙墓的文物多以“楚系”风格概括。 曾侯乙墓规模较大,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达220平方米。整个椁室分为东、中、西、北四室,各室之间通过底部不足半米见方的门洞相通,这门洞同外棺的方形小门和内棺彩绘的窗格纹一样,用以象征门户,供死者灵魂自由出入。东室放置墓主人的主棺和8具陪葬棺,1具狗棺;中室放置青铜礼器和乐器,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就是出土于此室;西室放置13具陪葬棺;北室放置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乐器、兵器上标有“曾侯乙”三字铭文的共有208处,悬挂于编钟下层正中的一件圆口鎛钟钟体正面有31字铭文,上面的铭文表明这件鎛钟是楚惠王为曾侯乙制作的宗庙祭器,这些都表明墓主的身份为曾侯乙。 商周时代,古人将青铜称作金或吉金,主要是指红铜与铅、锡的合金。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134件,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其中青铜礼器(含食器、酒器、水器)共117件,青铜用具17件。古墓完好地保存了青铜器陈放的顺序,使后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墓主人生前的宴乐场景。 曾侯乙墓主棺旁发现一件头向南方,昂首伫立的青铜鹿角立鹤,其意蕴是作为沟通人、鬼、神的灵媒,引人入天。整件器形以底座、立鹤、鹿角构成,器物饰有涡云纹、三角云纹、圆圈纹、羽毛纹、蟠龙纹等图案。鹿角立鹤有圆弧形向上升扬的鹿角,如钩上翘的尖嘴,细细长长的颈,硕腹拱背,有力伸展的翅膀……其夸张的造型、失调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呈现出楚人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 曾侯乙墓中被著名学者李学勤评价为“先秦时期的顶峰”的文物当属镂空青铜尊盘。在商周青铜器中,尊是酒器,盘是水器。《仪礼·丧大记》中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表明盘用以冰酒。这件精品由尊和盘叠置组成,集浑铸、分铸、焊接和失蜡法等多种工艺为一体,造型端庄优美,纹饰精巧复杂,铸造技艺高超。尊口远看如浮动云朵,实则为多层套合的龙蛇云彩状镂空附饰。这些镂空花纹相互盘旋环绕,“于繁杂中见条理”,予人立体观感。尊颈部攀附有4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饰有镂空龙蛇装饰的豹身。整个尊体共装饰有28条龙,32条蟠螭。盘身制作复杂,盘口和盘身的四个抠手均饰有无数条龙蛇组成的镂空花纹,抠手下附有8条镂空的夔龙,盘足则是咬住盘口的4条圆雕的双身龙。尊盘不仅证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经开始使用失蜡法,还证明当时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炉火纯青。 与尊盘一样精巧的是另一件器物鉴缶。《周礼·凌人》记载:“祭祀供冰鉴。”曾侯乙墓里出土的两套形制、纹饰相同的大型鉴缶(又名“冰鉴”),被人们称为古代的“冰箱”。曾侯乙墓出土的冰鉴保存完整,是一件构思精巧、制造讲究、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冰鉴由鉴和缶组成,鉴在外,缶在中,缶与鉴间有很大的空间,使用时缶内盛装酒,在鉴与缶之间空隙放置冰块,用以冰酒,冬季还可加温。 曾侯乙墓的青铜器艳绝天下,墓中出土的乐器也是震惊中外。曾侯乙墓共出土9种125件乐器,依演奏方法可分为打击乐、弹拨乐和吹奏乐三类。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宝级文物编钟之王——曾侯乙编钟。其规模大、数量多、铸造精、性能好、保存完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学的发达程度。 曾侯乙编钟曲尺形的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由6名青铜佩剑武士和8个圆柱承托着7根彩绘木梁。架及钟钩共246个构件。钟架分三层八组悬挂着65件青铜钟。上层为三组钮钟,19件;中层为三层钟,33件;下层为两组钟,12件。钟架、钟钩、钟体上共有铭文3755个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和乐律理论。曾侯乙编钟最为神奇的是一钟双音,即分别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同一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而且,两个乐音之间相差三度。究其原因,一是合瓦形的钟体,其钟体两侧棱的阻力作用不同,导致敲击同一编钟的不同部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曾侯乙编钟钟体内壁上特殊的构造,凸起的音塬与凹陷的音隧起到了调音和调律的作用。三是编钟的化学成分对钟的音色也有作用。用于铸造钟和鼎的青铜合金,要六份铜加一份锡。实际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含锡量在13%左右,音色浑厚丰满,恰到好处;含铅量在1.2%至3%之间,既保持了钟声的衰减较快以适应演奏的需要,又保持了音色的和谐。 与这套编钟一同出土的演奏工具共有8件。由3人各执一对小木槌演奏上、中两层的钮钟和组钟,另两人撞击下层大钟,配以和声。整套编钟低音浑厚,中音圆润,高音清脆,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域内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五声或七声音阶的多种乐曲。 古代常用“金石之声”形容编磬和编钟的合奏,曾侯乙墓编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墓中出土的编磬同为国宝级文物。这套编磬保存完好,后人通过此物了解了当时编磬的排列和悬挂方式,为研究音乐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另外墓中还出土有五弦琴、十弦琴、篪、瑟、扁、排箫、笙等乐器。 先秦墓葬中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竹器最多,共230多件。器类有食器(杯、盘、勺、豆)、生活用器(盒、箱、梳、架、桶)、仪式用器(俎、案、禁)以及葬具漆棺等。漆器厚重,纹样简练,线条勾勒,内容丰富,融合了中原和南方文化的艺术特点。 曾侯乙墓出土衣箱5件,这些衣箱上的绘画大都与天文历法有关,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珍贵资料。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金器数量较多,总重量8430多克,含金量在85%至93.6%之间,是目前发现葬金数量最多的先秦古墓。曾侯乙墓出土玉器300多件,主要分为佩饰、实用玉器和葬玉三类。曾侯乙墓的玉器代表了先秦时期琢玉工艺的水平,最突出的琢玉工艺是分雕连接,即用较小的玉料分别雕出造型,然后串连为大的玉饰。有活环将多片玉块相连,既可展开,又可折合相叠的16节玉佩即是此类玉雕镂空法的代表。 曾侯乙的辉煌时代虽已逝去数千年,早已沦为历史的尘埃,然其留下的历史痕迹却深深地刻在岁月之中,继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引导我们从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中探究其在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价值,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