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陈宇(省人大代表、武汉市江汉区友谊青少年空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案由:我省的社会工作正在逐步融入民政领域和其他社会服务领域,促进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全省专业社会工作后发优势明显,呈现出“工作站位高、发展基础好、服务需求旺、行业增速快”等特点,成为推动湖北省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2018年,全省共有12472人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3538人取得职业水平证书,是2017年的2.47倍。发展专业社工,引进新的专业方法和技能,培养发展新时代社会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对于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服务需求,对于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将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
建议:充分行使“党管人才”作用,组织部牵头建立统筹协调体系。要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社工队伍。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等特点的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广泛分布在民政、残联、团委、妇联、工会、科协、司法、教育、卫计、街道等各部门各领域。因此,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统筹协调的途径主要是两条。一是充分行使“党管人才”,形成工作制度,并成立领导小组。由省委组织部牵头,民政厅具体负责,其他相关部门(民政、残联、团委、妇联、工会、司法、教育、卫计、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街道等)相互协作统筹格局。二是出台相应系列政策。在政策的指导下,使得各部门紧密联动沟通,有效整合资源,凝聚优势力量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让社会工作人才发挥社会治理创新的作用和价值。
各级政府各地各部门(县市)将社会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充足的资金投入。社会工作是服务特殊群体和有需要群体的专业方法,是国家福利政策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方法,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2018年全省共投入5400余万元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的民办社会机构数量达289家,所能得到资金支持有限。财政资金的投入必须建立稳定的机制。一是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各地各部门应把社会工作资金纳入其财政预算,建议各地各部门设立“社会工作经费”专项资金,设定合理的经费比例及详细的使用范围、相应的扶持资金和出台相关的一些优惠政策;二是要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全省各地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薪酬标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经费标准、投入资金的规模做好具体而详细的规范工作,合理地改进财政体制;三是需要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的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健全社工服务质量反馈机制和评估机制,保障项目的质量。
建立高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体系。合理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民政部门协调、社会协同、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法治保障”的新时代社会工作人才的体制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一是要有政府和指导部门做好顶层设计,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育提供支持;二是在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要注重教与学,社会实践、职业素养的培养,建立高校人才直通车制度,让政治过硬、有社工情怀、能力突出的社工专业大学生加入基层社会治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工作队伍;三是要提高社工人才与职业发展的契合度,发挥其价值;四是鼓励和优先扶持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规范行业的法治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高社会认同和公信力度;五是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以服务主体为核心原则,注重评价机制的规范化和严格化,有效运用评价结果;六是坚持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机制、表彰奖励机制,提高社会工作职业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同度,让更多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坚守初心,安身、安心、安业,服务社会,大力推动新时代湖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大力推动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