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贫困地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4月29日,省政府批准宣恩县退出贫困县。今年,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以聚焦脱贫人口“回头看”为主题,在全省继续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这对宣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意义十分重大,也是对宣恩脱贫攻坚成效的一次检验,是巩固提升宣恩县脱贫攻坚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宣恩县将这项工作纳入县委总体工作布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切实加强领导,统筹组织“回头看”。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动员人大代表强化政治担当,把“回头看”作为党有要求、民有所呼、人大代表必有所应的政治任务,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切实拿在手上。组织县“四大家”班子成员中的人大代表带头开展“回头看”;召集乡镇党委书记参加动员会,部署全县“回头看”工作;将“回头看”作为全县综合督查的重点,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县督战队进行点对点督办,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对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并采取现场督办、随机抽查、专题视察等方式,及时跟踪问效。
聚焦活动主题,精心谋划“回头看”。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活动方案。一是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玲4月24日在全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聚焦脱贫人口“回头看”的主题,突出“是否脱真贫、真脱贫,扶贫政策是否落实,脱贫成效是否可持续,巡视问题整改是否落地”四项重点。二是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国家验收标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三是结合宣恩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紧扣“准”“实”二字,将活动内容具体细化为到村“十看”、到户“十看”,突出监督重点、统一监督标准,便于人大代表精准监督,有利于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主体精准整改,高效推动脱贫攻坚质量巩固提升。
抓好工作结合,扎实推进“回头看”。坚持集中与分散、普遍走访与重点走访、入户走访与电话随访、田间走访与夜间走访、调研视察与回访选民相结合,分级组织代表开展“双十看”。将114名全国、省、州、县人大代表,分乡镇编成9个活动小组;将乡镇辖区的县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代表编为55个代表小组,实行“两集中一分散”开展活动。县人大常委会和各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既组织协调实施,又带头开展活动,进村入户解剖麻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散在各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人大代表结合本职工作,发挥熟悉基层、了解情况的优势,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回访选民。把2015年以来已脱贫人口中的受灾户、大病户、边缘户和存疑户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与群众交心谈心,逐项核实,既不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目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率达98%,走访脱贫户26856户、覆盖率达99%。
坚持标本兼治,不断深化“回头看”。始终将落实扶贫政策、回应群众期待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着力发现并切实解决一批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发现问题513个,其中“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问题97个(产业就业方面20个、易迁和住房方面23个、饮水安全方面37个、基本医疗方面13个、义务教育方面4个),生态林补偿、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落实问题13个。提出意见建议184条,完成问题整改329个,办理代表建议54件。县人大常委会将《关于彻底解决苗寨村饮水问题的建议》交办后,我县又投资100万元,从邻村水厂提水,解决了该村295户938人饮水保障不足的问题。二是着力提升综合素质,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代表在行动中既当党委的“侦察兵”,又做群众的“代言人”和政策的“宣传员”。全国人大代表刘自明参加“代表行动”后,回中铁大桥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合此次行动讲党课。三是着力健全完善系列机制制度,脱贫攻坚质量不断巩固提升。根据代表意见建议,制定《2019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统筹资金6.82亿元,用于扶贫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等;制定《2019年“农业产业扶贫一揽子保险”实施方案》,筹资200余万元,推进“扶贫保”落地。针对有的代表反映,极少数群众收入不稳定的问题,采取订单培训、劳务输出和在易迁点扶贫工厂就业等办法解决;还出台奖补政策,鼓励市场主体流转易迁户土地,增加其财产性收入。
宣恩县在“代表行动”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将认真贯彻今年“代表行动”现场推进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行、久久为功,继续按照“一摘四不摘”的要求,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决胜全面小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上一份高质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