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 关于大力推动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2019年1月18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19年第2期 —— 本期焦点 作者:
总体要求 抢抓战略机遇,切实增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 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要求湖北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民生工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四次全会作出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部署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全省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和全面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湖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具体部署 坚持务实重行,坚定不移走湖北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1. 推进“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实施 一芯驱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强化武汉主中心和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作用,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芯”产业智能创造中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培育“芯”产业集群。 两带支撑:以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为依托,以沿线重要城镇为节点,打造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 三区协同:推动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竞相发展,形成全省东、中、西三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纵深。 2.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重大风险 防范化解 ● 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依法处置隐性债务。 ● 扎实开展非法集资、非法校园贷、互联网金融违法违规行为等专项整治。 ●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风险。 精准脱贫 ● 锚定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严格执行现行标准,落实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 ● 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统筹推进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 ●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能、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夯实脱贫基础。 ● 强化对插花贫困地区的指导和支持。 ● 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 ●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成果。 污染防治 ●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 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坚持依法治污,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 ● 坚决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落细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落实好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3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 培育壮大新动能。 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激励作用,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4. 加快创新强省建设 ★ 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 全面落实《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 ★ 大力加强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园区和重大人才团队建设。 ★ 加快推进先进存储产业、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支持武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 ★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探索多层次、市场化创新基金模式,落实研发投入激励政策,加大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 ★ 聚焦产业领域瓶颈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大国重器”科技攻关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 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与各地共建新型工业技术研究院,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引导人才向企业和基层一线流动。 5. 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 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加强征信增信机制和平台建设,优化信用环境。 全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 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 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坚定不移培育和打造中部强大市场。 加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产能、技术、产品等走出去。 推进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 6.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 培育一批民营大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 搭建政企沟通、政商交流的制度化平台。 7. 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 加快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 ◆ 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 科学规划实施特色小镇建设。 ◆ 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8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实施湖北就业提升计划。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实施湖北社保共享计划、全民参保计划。 稳步提升城乡低保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
勇于担当作为,广泛凝聚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组织推进 健全制度支撑 强化实施监督 改进工作作风 动员社会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