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打造湖北种业发展高地
2018年第10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 本刊记者 刘允桐

9月,省内多地“秋老虎”余威仍在,“桑拿”天持续。1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鸣一行头顶烈日,赴武汉市实地察看省种子集团和光谷高农生物园等企业发展情况,充分了解省人大代表方雪梅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湖北种业的建议》办理情况,并现场召开督办会。

“有没有种子繁育基地?”“‘楚米’占国内市场多大比例?”“园区占地多少亩?”……在实地察看过程中,刘晓鸣不时就关切的问题仔细询问。相关负责人做解答和介绍时,随行的方雪梅在一旁认真倾听。

方雪梅自20多岁起,便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年来,她创办的企业在服务“三农”、优化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上不断探寻突破口。年初,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基于多年来详尽的调研数据支撑,她认为我省种业相对弱小,不适应湖北农业大省地位及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形成了《关于做大做强湖北种业的建议》。该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关注,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建议,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负责督办。

“农民用的多是‘外省种’、种业状况是‘多、小、散’、品种创新明显‘乏力’、推广品种‘各唱各调、小打小闹’。”建议中,方雪梅单刀直入,“毫不客气”地点出了我省种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要把代表的‘好声音’,变成工作的‘真行动’。”建议办理过程中,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承办单位紧密围绕代表所提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

“推进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是核心。”省农业厅总农艺师肖长惜在汇报办理工作时提到,农业厅围绕打造“武汉·中国种都”目标,积极支持推进国内外种业资源、种业龙头企业、科研成果、技术和人才向武汉市聚集,打造湖北种业和产业发展高地。

据悉,省委省政府在《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打造“中国种都”为核心目标,发展我省生物农业产业。武汉市委市政府也发布了《“武汉·中国种都”发展规划(2017-2025)》,强调要发挥种业高端人才和龙头企业的聚集优势,以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和高农生物园为核心,打造“中国种都”。

“目前,‘武汉·中国种’都建设稳步推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央企龙头、国内上市种企通过兼并重组或资本投资落户湖北。”肖长惜对我省未来种业发展做大做强充满信心。

在支持种业创新和推广应用上,今年省财政厅筹措资金2.91亿元,统筹用于支持农作物种业创新和南繁基地建设、新品种选育、农业产业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我们还在今年的部门预算中,为农业厅安排资金2485万元,用于支持种子资源保护、品种测试、救灾备荒等。”省财政厅副厅长黄明就建议办理工作汇报说。

“省科技厅为支持省农科院加强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安排项目资金100万元,支持‘非洲和东南亚引进的主要农作物资源创新与应用’项目。”目前,该库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4万份,近五年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3千多份,根据相关规定分发共享资源1000多份,在加强种子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鄂莲系列新品种为例,新品种产量比传统品种高30%50%,在国内产区覆盖率达85%以上,成为国内的主栽品种。”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吴月朗谈及此事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政府各部门在建议办理过程中认真负责,采取政策支持、投入倾斜、重点发力等方式,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以‘真金白银’的支持,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督办会上,刘晓鸣对承办单位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充分肯定。

“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我感到非常满意。”紧接着,方雪梅话锋一转,“扶持政策不能停在嘴上留在纸上,要进一步落实细化,成为常态化;要加强本省农业品种品牌的宣传推广应用,不能搞品牌创新和推广应用‘两张皮’;育种立项要适配我省各县市产业发展,避免‘水土不服’现象发生……”同时又给出了做大做强我省种业的五条新建议。

“代表建议不能办在一时,绝对不是代表满意画个勾,这个事情就结束了。”刘晓鸣认为,五条新建议是方雪梅代表对之前建议的逐项深化,相关部门要把好建议细化为好措施、转化为好成果,以办理代表建议为契机,把阶段性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到种业发展是湖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重要基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标志,是农业科技支撑的具体体现。要以改革为动力,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湖北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过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