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层台累榭 砥室翠翘 ——楚国城市建筑与园林
2014年第2期 —— 八面来风 作者:◆ 文/陈绍辉

    史前南方建筑先进,楚国继承和发扬了楚地建筑的传统优势,其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荤荤大者,一是筑城,二是筑台。

  楚人筑城既承接传统礼制的筑城模式,又有着自己的特色,在东周城市中大放异彩。古代筑城必须山川。楚国的城市多依山傍水而建,因天时就地利,巧妙地利用天然河道引水入城,在城内构成四通八达的水道交通网络,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城市用水的需要,又便利了城市污水的排放,同时还兼作功能分区的天然分隔。此外,由于城内河道还与城外水系相连,不仅便于舟船内外营运,保证了运输的畅通,而且河流还可以作为天然的防御屏障,起到了抵制外敌入侵的功能。为加强管理和防御,楚人在河流入城和出城处的城垣上常修筑有水上城门,这是楚城的一大特色。在江陵纪南城、云梦楚王城均发现有水门建筑遗迹。

  楚国的城市形状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吕字形、不规则形、亚字形等,但以长方形居多。楚城多为单数,少数为二城或三城复合组成。楚城的城垣都具有相当的宽(厚)度,城外均设有护城河,以供防御。城内宫殿区、居住区、手工业作坊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城外多为墓葬区。

  从楚城的布局看,楚国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宫城、官府都建在地势较高处,偏居城内一隅,与中原诸国宫殿居中的规制截然不同。如此规划设计,不仅突出了城市主题建筑,而且显示了宫殿、官府的重要地位,营造了一种居高临下,控扼全城的巍峨气势,体现了楚人重势不重礼的建城思想。

  楚人筑城技术先进,施工组织设计严密。楚城城垣一般由基槽、墙身、内外护坡组成。在众多楚城中,最能反映楚国城市建设特点的是位于今湖北荆州江陵的纪南城。纪南城又称纪郢,因在纪山之南而得名,是楚立国后兴建的最大都市,是战国时期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楚崛起江汉、称雄南方的见证。兴盛时期的纪南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闹繁华。

  纪南城北靠纪山,西望八岭山,东北邻雨台山,有三条河流穿城垣而过。朱河由城北穿过北垣流入城内,新桥河由城南穿越南垣流入城内,两条河流在城内中部汇合后形成一条新河——龙桥河,折向东流,在龙会桥处穿越东垣流出城外,与长湖相通,由此形成一个水上交通网,既为引水入城,贯通漕运,引驻舟船提供了条件,又将纪南城自然分隔成了四个功能区。位于城区东南部,即由新桥河和龙桥河相交而成的直角内是宫殿区。考古发掘表明,整个宫殿区南北约长16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160万平方米,比北京紫禁城72万平方米大一倍有余。宫殿区内有密集的夯土台基,台基规模宏大,排列有序。其中,有一组台基呈正南北向排列,正对着外城南门和宫城北门缺口,形成一条主轴线,显然是精心规划设计的。从已经发现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来看,我国从商至明清,宫殿的主体建筑大都是安排在同一中轴线上,特别是秦汉以后的汉魏洛阳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元大都直至明清北京城,更是一脉相承。由此看来,纪南城宫殿区这一组形成中轴线的建筑,正是完全遵循我国古代关于宫殿建筑的这一定制而修筑的。朱河和龙桥河相交而成的直角内是制陶作坊和市肆区。新桥河西侧和东垣南门至西垣南门的东西干道相交而成的直角内是冶铜等官工作坊。朱河西侧和东西干道相交成的直角内则是平民和贵族住宅区。

  纪南城城墙的平面布局最具特色。其东北、西北和西南的拐角均切角布局,东南角虽呈直角,但在相距此角不远的南墙局部外凸出一方块,将城东南凤凰山南延的最高点包入城内,形成“斗城”,并设有城门。斗城之设,既可以藏兵,同时兼具多方位视野,不仅可以将整个南城外的情况一览无遗,而且可以凭眺整个城内,这种平面布局在列国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充分展示了楚人别具匠心的军事防御思想。

  纪南城内外分布着密集的古墓葬,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文物珍宝,堪称地下楚文化宝库。城外西部的八岭山、北部的纪山分布着高大的楚墓封土冢。有的单个独立,犹如高山突兀,有的成组成群,蜿蜒连绵。著名的有大平头冢、冯家冢、周家冢、熊家冢,这些坟冢的直径都在100米开外,高度超过10米,给人以强烈的历史震撼力。纪南城内外已经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宝。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艳丽精美的战国丝绸,我国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漆画和彩绘编罄,都是从这里发掘出土的。我们深信,随着楚文化考古工作的深入,纪南城将更多向世人展示出楚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绝艳。

  楚王好筑台,楚国的亭台遍布于高山流水之间。楚见之于文献记载的有强台、匏居台、层台、钓台、九重台、荆台、章华台、乾溪台、渐台、放鹰台、云梦台等20多座。楚园林,对自然景色之假借,宏微毕至,其于水光山色亦莫不巧加运用。

  在楚国所有的行宫和层台中,代表楚国建筑艺术最高成就,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占据着极为重要地位的建筑,是楚灵王花了七年时间才建造而成的章华台。章华宫台因建筑之壮美、工艺之精致、装饰之华丽,被称誉为“天下第一台”。自灵王兴建此台,我国台类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便产生了质的变化——创建了完备的园林化离宫建筑体系,远非列国的一般游观台榭所能比拟。章华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而是一组以台为主体,其他单体建筑相结合,融台、湖、陵(郭)于一体的复合建筑群,是楚国历史上最宏伟的超大型王家园林化离宫,是我国帝王园林化离宫的先导,故《左传》称此台为“章华之宫”。章华宫台则是这一建筑群中最耀眼的主体建筑。在章华宫台周围有曲水环绕,曲水源于汉水,是经过人工修筑的运河引来的,在曲水之上还耸立着九座巨石雕凿而成的观阙。费工之大,景象之恢宏,为古今之少见!章华宫台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台高约30米,广约45米。因台高,拾级而上,中途需要休息三次才能登顶,所以又名“三休台”。章华宫台内则是画栋雕梁,五彩缤纷;勾墙铺地,绚丽夺目。

  章华台遗址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遗址群,由放鹰台、荷花台、打鼓台、陈马台、水章台、郑家台、华家台等十几个夯土台基组成,每一个台基又都是一处建筑基址。整个遗址约成长方形,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遗址内有六座八角形台,这不但反映了楚人台筑形制的多样发展和台榭形式活泼多样的特色,同时也表明了此遗址的离宫性质。

  楚建筑南国风情万种,楚风楚韵极其浓郁,主要通过高超的装饰技术投射出来。楚人非常讲究室外的装饰、室内的装修以及设施的布置,画栋雕梁之缤纷、勾墙铺地之绚丽、皆为神州绝艺。

  为营造建筑的外部空间效果,楚人非常重视宫室的台、垣、阶、墙体、门窗、屋面和檐柱等室外部位的装饰。楚国建筑的台、阶、垣已使用了砖石镶嵌和木板包裹,墙面采用泥灰细抹,门上一般都透雕有窗棱格纹,并以红漆粉刷。装饰最为别致的是屋檐。屋檐边的檐椽雕镂着各种花纹,彩绘着龙蛇。与椽饰相映成趣的是半圆形瓦当和圆瓦当,不仅如此,还在檐部设立了檐沟。檐沟的设立,不仅起到装饰效果,而且使屋面的流水集中起来朝一个方向排流,避免四处溅落到屋檐下的平台上,巧妙地实现了外装饰与实用的有机结合。

  为从视角上充分造就一个宽敞高雅的空间氛围,楚人更刻意于室内的装潢。为避免屋顶纵横交错的木结构外露,楚人运用现代装潢中的吊顶手段,用木板将室内的顶做成平顶。对于墙壁,楚人采用椒泥粉饰。用椒泥粉饰而成的椒壁不仅能长期散发出芬芳气味,消除恶臭,而且还给人以清新温暖之感。不独如此,楚人室内的壁面还采用了华丽的丝绸来装饰形成帷幔。此外,楚人室内的壁面有时还采用了壁画装饰。对居室地面的装修,楚人也极尽之能事。装饰材料多种多样,石、砖、木、席等一应俱全。

  房屋的顶、四壁及地构成建筑空间的六个面,不同质地的装饰材料,色彩斑斓的图案交相辉映,置身于此,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